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不要輕言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沒想像的那麼好

不要輕言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沒想像的那麼好

李詠因癌症去世,引爆了大家對癌症的關注。到處都在喊:我們要去做癌症篩查呀……然而,癌症篩查真的那麼好嗎?

不要輕言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沒想像的那麼好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創意配圖:2017中國城市癌症報告出爐 每個人都有3成患癌風險

比如:某人60歲做癌症篩查,發現一個早期癌症。經手術、化療等等。因為治療該癌症的藥物有遠期心臟毒性,導致慢性心臟功能衰退,最終於70歲死於治療併發症。

某人沒做癌症早篩;69歲進入癌症中晚期,治療1年後死於癌症本身。壽命仍是70歲終結。

那麼問題出來了:同樣一個人,這樣的癌症篩查對他有利嗎?

對於前者,無論是病患,還是醫生,都可能覺得很值得。畢竟從發現癌症到死亡足足過去10年!對於後者只治療1年,無論病患還是醫生,都覺得很挫敗。

但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其實不做癌症篩查似乎更好。起碼快快樂樂的多活了9年。這種癌症篩查不過是給了一種錯覺:領先時間偏倚。

治療乳腺癌的蒽環類化療葯、赫賽汀有心臟毒性,可導致慢性心衰治療乳腺癌的蒽環類化療葯、赫賽汀有心臟毒性,可導致慢性心衰

今天的醫學界是很清楚了解「領先時間偏倚」!

為了避免這種偏差,我們可以這樣設計癌症篩查試驗:

同樣的人群(性別、年齡等)隨機分配。一些進入癌症篩查組,一些不做(假裝做)癌症篩查;觀察5-10年,甚至更長時間;看看最終篩查帶來的後續治療等等能否改善壽命。這樣的對照研究才能幫助我們判斷癌症篩查是否真正讓人獲益。

在今天,最常見的癌症是肺癌。目前針對肺癌的隨機對照試驗有如下:

不要輕言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沒想像的那麼好

醫學

1,丹麥納入4104例的50-70歲之間的吸煙者(吸煙包年數至少為20)予以低劑量CT篩查。該對照研究認定篩查未能降低人群死亡風險。

2,義大利納入了4099例大於等於49歲的吸煙者(吸煙包年數>20,正在吸煙者或戒煙不足10年的既往吸煙者)予以予以低劑量CT篩查。最終發現篩查未能降低人群死亡風險。

3,採用胸片篩查肺癌,針對包括非吸煙者的55-74歲人群的PLCO癌篩查試驗證實:用胸片做肺癌篩查未能降低人群死亡風險。

用胸片篩查肺癌是無益的用胸片篩查肺癌是無益的

針對的是55-74歲具有至少每年吸煙30包的吸煙累積指數的吸煙史,包括正在吸煙者和入組時戒煙時間小於15年的既往吸煙者。共有53454人納入研究,採用的低劑量CT篩查。中位隨訪6.5年,最終發現篩查降低了約20%的肺癌死亡率,但卻只降低了6.7%的全因死亡率。

然而,儘管NLST試驗在經驗豐富的醫學中心進行,但因為有創檢查而出現61例併發症,其中6例死亡。由於有人死於檢查併發症,從而讓全因死亡率下降的不夠多。

綜合目前所有的數據,醫學界的共識如下:

1,肺癌可以做篩查。但應僅僅限定於55歲---80歲間的無癥狀的長年吸煙者。長年吸煙的定義:每年吸煙30盒、當前仍吸煙或戒煙不超過15年。

2,僅限於用低劑量CT做篩查。不支持胸片、普通CT。

肺癌篩查應限定人群、方法肺癌篩查應限定人群、方法

對肺癌篩查的討論就可以發現,癌症篩查還必須考慮:副反應。

篩查的副反應包括兩個:

不要輕言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沒想像的那麼好

醫療和醫學概念——醫生與病人在醫院裡

1,篩查的誤診。此後會引發大量的沒必要的檢驗、治療。

2,篩查時的檢驗本身副反應。

比如,肺癌篩查用低劑量CT。雖然低劑量CT的副反應很少,但也並非沒有。而因為懷疑肺癌行有創傷的穿刺等的結果是,5萬多人參加實驗,最終61例副反應,並最終導致6人死亡。雖然概率風險來看很低,但終歸是有的。

所以,結合篩查的好處、副反應。現在很肯定可以做的癌症篩查有:宮頸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但需注意,並非全人群可做。而是有年齡、狀態限制。

可能獲益的人群:東亞各國的胃癌高發現狀,篩查胃癌也可能有益。對慢性乙肝病人,篩查肝癌可能有益。

宮頸癌篩查很好降低女性死亡風險宮頸癌篩查很好降低女性死亡風險

名人的癌症死亡激起了大家對癌症的恐慌。但大家要理智看待癌症篩查。切勿對癌症篩查有過高的期待。

真正的癌症預防還是生活方式調節。比如戒煙、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積月累的阻遏癌症,終究比畢其功於一役的篩查更有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跨過4個「鬼門關」 恭喜你 癌症基本痊癒了
慢性胃炎久治不愈的根源在哪?你的方法都選對了嗎?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