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TO人選落定,大陸集團「邁開」獨立汽車業務重要一步

CTO人選落定,大陸集團「邁開」獨立汽車業務重要一步

自動駕駛「風風火火」,除了大筆資金投入,頂尖人才也是各家爭奪焦點。

大陸集團周二表示,已聘請寶馬前高管德克?阿本德羅斯(Dirk Abendroth)擔任該公司汽車部門的首席技術官。目前,Abendroth在新造車公司拜騰(Byton)擔任動力及自動駕駛副總裁。

此前,Abendroth曾負責寶馬電動車業務(包括混合動力及純電驅動系統)12年之久,並參與了寶馬i3和i8車型的研發。

按照計劃,Abendroth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履職,並將負責整合大陸集團旗下自動駕駛與汽車連接技術的全球研發體系。

此前,在接受採訪時,Abendroth曾這樣表達自己對於未來汽車的定義。「用戶交互界面是首當其中的產品大變革,其次是自動駕駛與車聯之間的緊密關係。」

今年7月,大陸集團在總部德國漢諾威正式宣布了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公司將分為三大板塊:動力總成、汽車和橡膠,並成立三個獨立的控股公司。

同時,底盤與安全、內飾這兩個部門將改成兩塊新業務:自動駕駛和車聯網,並歸屬於汽車板塊,還將成立一個中央的研發機構,重組計劃將於2020年完成。

這也是繼德爾福、奧托立夫拆分自動駕駛業務,博世成立統籌各個汽車業務的智能網聯事業部之後,又一起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面向未來的業務重組。

大陸集團預計,到2023年,新汽車板塊的銷售額將增加到約300億歐元,2017年這一塊銷售額為190億歐元。此次邀請Abendroth加盟,無疑是這個計劃的組成部分之一。

此外,大陸集團今年頻繁在收購布局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

29日,大陸集團宣布正式收購汽車天線領先製造商之一凱士林汽車(凱士林集糰子公司)。公司表示:「若沒有天線,將無法實現互聯與交互。高性能的智能天線是實現一體式車輛互聯的關鍵技術。」

目前,凱士林汽車還包括為5G準備的天線系統以及移動數據補償器、V2X技術。這是未來與自動駕駛進行銜接的關鍵產品。

在現在的全球一級汽車零部件巨頭陣營中,大陸集團在自動駕駛領域也是幾乎全線布局,除了傳統的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線控底盤系統,還有域控制器、激光雷達(收購激光雷達公司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預計2020年量產固態激光雷達)、AR-HUD、虛擬化A柱等等新技術布局。

此外,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大陸集團也是雙線布局。

大陸集團今年2月曾宣布與Nvidia達成了戰略合作,後者將為其提供自動駕駛平台的「大腦 —— Drive AI晶元。大陸集團計劃在2021年將該平台推向市場,其目標是建立一套可擴展、可伸縮的自動駕駛計算機系統。

此前,當被問起大陸集團對於自動駕駛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時,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汽車零部件廠商的優勢是如何快速優化複雜的系統並付諸於量產,但自動駕駛需要嚴格的安全測試和驗證。

比如,Waymo在投入大量的自動駕駛車進行真實道路測試的同時,也在藉助模擬引擎對自動駕駛進行著虛擬路測。

為此,大陸集團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與德國達姆施塔特市的一所大學合作,開發一個單獨的AV模擬系統。到目前為止,測試平台已經有超過60PB的感測器數據用於ADAS及自動駕駛系統有效驗證。

當然,大陸集團也在重新思考HMI在自動駕駛時代面臨的變革。

汽車的人機界面過去一直是給駕駛員傳遞信息。然而,快速走向自動駕駛的時代,這樣的交互機制正在改變。HMI系統需要快速無縫地處理自動駕駛車輛產生的大量信息,以建立與乘客之間的信任。

比如,當車輛進入自動駕駛系統接管模式下,乘客需要知道汽車自身是否已經「看見」了道路障礙物。這就是大陸集團希望可以使用增強現實技術,尤其是結合HUD,通過全新的AR-HUD方案來準確傳遞這種交互。

而對於未來的交通,大陸集團對於自動駕駛與車聯的深度融合一直保持高度的重視。

2014年,大陸集團在矽谷組建了一支全新的智能交通系統(ITS)業務團隊,致力於E-horizon和3D實時路況顯示等軟體技術的研發。

去年4月,大陸集團宣布與中國聯通旗下全資子公司智網科技成立合資公司,發展智能交通系統(ITS)解決方案,雙方將各持有合資公司50%的股份,並拿到第一批智能交通系統的訂單。

未來的智能移動出行取決於連通性。這恐怕也是此次任命汽車部門CTO的長遠戰略考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智能 的精彩文章:

佛吉亞/法雷奧青睞,這家以色列雷達公司神秘在哪
毫米波雷達「點雲成像」補位感測器融合

TAG:高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