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君臣之间的一段对话,句句在理,现在对每个人都适用
他被后人称奸臣,但成功辅佐3位皇帝,其中他与皇帝对话被人推崇
由于历朝历代史官及皇帝的好恶,致使历史上出现一些争议性人物,有的人被称为奸臣,但也有人认为并不是奸臣。还有的历史人物被吹捧成名人,但经过考古研究很多人物争议性很大。在唐代就有一个争议性很大的名人,后人对他评价贬多于褒,但研究史书会发现,如果我们站在那时角度又会怎样看他呢?
“奸臣”不贪不占争议大。
闲话少叙,直入正题。此人就是唐朝开国大臣许敬宗,他先后投靠了4个主子:隋炀帝、宇文化及、李密、李世民。一生辅佐三位皇帝: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后人说许敬宗是一个“顺风倒”的人,宇文化及发动政变,杀了许敬宗父亲许善心,许敬宗是在哀求之下才免予一死,然后他投奔李密,与魏征一起掌管文书。李密失败后,许敬宗投奔唐朝。李世民听闻许敬宗有才,直接招到身边,从此成为李世民身边的宠臣。
许敬宗辅佐李世民时,主要从事修国史的文官,此时他的才能全部贡献在文字工作上,并没有过多参与朝中的内争。但许敬宗却因在长孙皇后去世服丧期间,因为嘲笑一名长相丑陋的大臣被贬官,但不久重新进宫编史。
唐高宗即位后,许敬宗依旧被李治所器重,继续从事文字工作。从这可以看出许敬宗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他实际已经皇帝的“高级秘书”,但此时许敬宗开始走向“前台”。许敬宗成名应该感谢武则天。当时李治想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坚决不同意。但许敬宗审时度势,站出来支持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这就使他进入武则天视线,成为武则天喜欢的大臣。
有人说许敬宗“奸”,也正是他被武则天赏识这一阶段。期间许敬宗借助武则天之势,排除异己,狠狠打击一些大臣。特别是长孙无忌,许敬宗没少说坏话,致使长孙无忌流放自尽。所以后人说许敬宗是个“奸臣”。
难道长孙无忌就是个“好人”吗?未必!此人协助李世民搞政变,借助妹妹是皇后,也打击了一些大臣。如果换位思考,许敬宗也会被除掉,因为长孙皇后丧期时他笑场了。
有人说许敬宗爱色,为了女人把儿子赶出家门。这件事缘于许敬宗的小妾与许敬宗的儿子偷情,被许敬宗发现,宁可要妾不要儿子。试问:留着这样儿子有何用?
有人说许敬宗爱财,为了得到钱财把女儿嫁到蛮夷。但史书并没有记载许敬宗贪公家财物,而是记载了他年老辞官而善终。所以应该以客观角度看待许敬宗。
“奸臣”一番话连皇帝都服。
虽然许敬宗争议性很大,但他却深受李世民、李治、武则天赏识。特别唐太宗与许敬宗的一段对话,被后人推崇。
许敬宗任中书侍郎时,一天唐太宗问许敬宗:“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然犹有诽者,何也?”
许敬宗回答说:“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厌其泥泞。秋月如圭,佳人乐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天地之大,人尚叹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况且是非之言不可听,听之不可信。 君信臣遭诛,父听子遭戮。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里听之疏,亲戚听之绝。人有七尺躯,口有三寸舌。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唐太宗大喜:“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这段千年前对话翻译成白话文:
唐太宗:“我发现满朝文武百官,你许敬宗是最贤能最完美的一个臣子,但有人还在我面前说你的不足,难道我还没看到你不足的一面?”
许敬宗:“陛下!你知道春天的雨贵如油,农民都喜欢它,因为春雨滋润了庄稼,能有个好的收成。但在路上走的人就反感春雨,因为春雨致使道路泥泞,行走不便;才子与佳人都喜欢明月,可以赏月饮酒作诗,但盗贼就不喜欢月亮,因为月亮太刺眼,他们就不便于偷盗。所以老天爷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更何况这个凡夫俗子呢?我没有讨好那些说我坏话的人,这些搬弄是非的人没必要听他们的,即使听了也不能对外说。如果皇帝偏听偏信大臣的话,可能会被杀;如果当爹盲目听儿的话,也会被杀;再好的夫妻,如果听到不和谐的话,也会离婚。再好的朋友如果听到是非的话,就会断交成仇人;再亲的人听到是非的话,也会远离;街里街坊听到是非谗言,就会有仇。所以人这一辈子,还应分析判断一些是非传言。舌头像锋利的宝剑,杀人都见不到血,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评说呢?”
唐太宗:“你说的有道理!我全记住了!”
“奸臣”对话留下的启迪。
唐太宗与许敬宗这番对话出自《贞观政要》,现在陕西耀州药王庙里有座石碑就刻着这段对话。面对唐太宗的质疑,许敬宗很聪明,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摆事实讲道理,从春雨和明月入手,一层层阐明搬弄是非之人的“凶恶”。
许敬宗这番话在今天也照样适用我们每个人。如果遇到小人背后说坏话时,就想想许敬宗这句话。因为我们一生很短,没必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人,也没必要让每个人都喜欢,走自己的路,只要走得正行得直,不干涉别人,那就让他们去说!
参考资料:《旧唐书》、《贞观之要》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
※國王聽讒言殺使者,兩年後遭滅國,800年後此地稱是中國人後裔
※皇帝準備征他去打高麗,他第一個聚眾起義,混個小官還被人暗算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