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究竟如何控制澆水的量

究竟如何控制澆水的量

正 文

圖文:這個女生有點甜

這個問題的來源,我覺得主要是沒有定量的經驗。很多書上的描述,不外乎「要嚴格控制澆水」、「可以多澆水」、「保持乾燥」、「宜干不宜濕」等等,這樣的描述,每個人的理解都肯定不一樣,有的朋友理解的「干」和另一位朋友理解的不一樣,所以一個澆水了,一個沒有澆水,於是結果自然就不一樣了。雖然定量分析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但是對大家在成為養花高手的過程中,減少損失應該是有幫助的。下面是我覺得比較實用的兩種經驗,以前也說過,這裡再集中說一下:

一、竹籤判斷法:即將竹籤(或牙籤)插入盆土三分之二的深度,要澆水的時候,拔出竹籤,看看土壤部分的乾濕度情況。這種方法對休眠和半休眠或者要進入休眠和半休眠期的植物澆水,很有幫助;

二、表層土乾濕判斷法:一般地說,表層土發白,就可以澆水了,這就是「不幹不澆、干透澆透」的原則。所謂的干透,就是指表層土發白,但是撥開表層土,依然可以看見濕氣。對於生長期的仙肉,這樣的判斷方法就可以了。習性強健的,可以馬上澆水,對相對怕水的,等兩天再澆水。

其他的還有端盆法,即手感好的朋友,可以端一下盆,覺得盆輕了,就可以澆水,用塑料盆種的仙肉,用土也以泥碳等輕質材料為主的,澆水後和乾燥的份量還是比較明顯的。敲盆法,即用手指輕敲盆壁,發出空心的聲音,就說明土幹了。

判斷了土壤的濕度,就要澆水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坐盆法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盆浸入水中二分之一的深度,只要15秒鐘就夠了,千萬不要看到表層土出現濕氣再拿出來。越是疏鬆透氣的土,時間可以越少,因為虹吸作用強。這種澆水方法的好處在於,可以保證土壤的上部比下部相對干,不容易爛根。因為植物的根尖分為根冠區、生長區、生長娶和根毛區,只有根毛是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抗濕能力最強,而根毛區之上的老根已經失去吸水的功能,主要起傳輸水份養料和固定的作用,抗濕能力差,爛根往往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三、空氣濕度

有些仙肉迷常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自己剛從花市淘來的仙肉寶貝沒過幾天就已經看不見剛「入駐」時的神氣勁了。雖然自己愛護有佳,但這些小東西非常不給面子。這可急壞了他的主人了。孰不知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每個仙肉迷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也常常難倒一部分愛好者。但稍有一些經驗的栽培者都知道這其實是一個空氣濕度的問題。

如果你是在北方乾燥地區的仙友;如果你的栽培場所是自家的露天陽台,或窗檯。這一點就尤為重要。那麼為啥會出現上述的問題呢?空氣濕度又為啥這麼重要呢?這裡我們可以一起分析一下:花市的多肉植物都是花圃里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植物都在大棚里長大,而大棚多數時間都是封閉栽培因而裡面的空氣濕度相對較高,這樣栽培的植物個體飽滿,且極富生氣。然而在它被購買後,由於多數地區的家庭栽培場所常常達不到這樣的條件,所以就會出現上述的問題了。那麼也有些仙友會問:這些多肉植物大多的原產地環境較惡劣,年降水量極少且乾燥,那麼它們又是怎麼利用空氣濕度的呢?我們首先排除雨季時較高的空氣濕度。這些原產地在太陽落山前的幾個小時溫度較高(尤其是中午)。但到了晚上溫度又會急劇下降。這樣一冷一熱空氣就會凝結成霧氣。在黎明時尤為顯著。這也是它們吸收水分的一種途徑,此時正是它們最開心的時候。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大多數的栽培場所的條件還不夠。這裡還不包括一些要求更高的附生類品種和一部分鳳梨科的植物。

正是因為栽培場所的條件限制,許多植株出現了褪色,葉尖枯焦、乾癟、植株提前老化等現象。而這一點在大棚種植中是看不到的。雖不致死但觀賞性卻會大打折扣。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很簡單即:用細嘴噴壺噴霧。也有多數愛好者會用一次性的塑料杯倒扣在盆上(多在春冬兩季)。或者選擇在玻璃缸內栽培,在底部鋪上一層粗紗,可以不時在上面撒水這樣即可增加濕度,又不會使盆內常常「水滿金山」。總之空氣濕度的調節要從多方面考慮包括種類、季節、生長階段等,絕對不能一概而論。濕度過高植株易腐爛且易引發介殼蟲;濕度過低植株觀賞性會打折扣且易引發紅蜘蛛。

1 各個季節的空氣濕度的要求:生長期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是相當重要的。當植株進入生長期時此時空氣濕度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原產在熱帶雨林的種類要求更是嚴格。一些富有顏色變化的園藝品種如能保持相當的空氣濕度,則顏色更艷麗。可以說基本上大多數品種在此時都需要一定的濕度。而在休眠期空氣濕度的把握則要相當謹慎,首當其衝的就是一些夏眠的肉質程度較高的品種。舉個例子在上海的夏天就屬於典型的「濕熱」天氣。番杏科的高度肉質的品鍾就相當容易腐爛。生石花、帝玉這些老品種在夏天如何渡夏往往是愛好者最頭痛的問題。同樣冬季休眠的品種也要保持一定的乾燥度。這一點在溫度低於5度後要引起相當的重視。當溫度繼續下降之0度或更低。此時若是濕度偏高往往是致命的而且可以在一夜之間就能致死。不過北方的大多數城市冬天多較乾燥。這種「濕冷」的氣候在我國的一些南方城市較常見。

2 小苗階段的空氣濕度:小苗期的空氣濕度尤為重要,它的意義要超過土壤的濕度。因為在苗期會有一個「蹲苗」的過程。這樣控制土壤中的水分目的是促生新根,這時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可以使其不會因蹲苗而缺水。一般苗期對空氣濕度的要求較其他生長階段要高,但此時的空氣濕度也是最難掌握的。實踐證明種子越小,苗相對也較小,其抗性較差,往往不能耐高濕。典型有番杏科的多數品種,景天科的一部分品種(四季海棠最為突出)為代表。等成型後這樣的現象就會大大好轉,空氣濕度的問題也不會那麼突出。

3 無性繁殖對空氣濕度的要求:家庭常用的無性繁殖有兩種扦插、嫁接。扦插:植物器官在剛從母體上分離的幾天里均要保持乾燥。這樣的時間段要根據品種而定。少則4、5天多則一個月,待傷口完全乾燥後可插在基質上。此時可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這一點上主要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創造高燥的環境,這樣能在較短時間內生根,但消耗較大。另一派主張創造潮濕的環境,這樣的方法對扦插的個體消耗較小。而在嫁接方面的觀點則較為統一,在剛完成嫁接的頭兩個星期都要保持乾燥、通風,過高的濕度對嫁接的成活率是有影響的。

4 對於某些塊根類品種如:龜甲龍、苦瓜類、笑布袋等。在原產地它們的表面 往往呈不規則開裂,多凹凸不平。但在人工栽培環境下,尤其是從實生苗開始馴養時它們凹凸不平的表面卻變的很不明顯。但原因不僅僅是濕度的問題,它是一個全方位的問題。這點也是一些有經驗的愛好者用來判斷野生與人工栽培的輔助依據。

三、施肥

冬型種和中間型植株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複合肥。施肥時間可在天氣晴朗的上午,並注意肥液不要濺到植株上。夏型種則不必施肥。

四、溫度

溫度在15~28最適宜,溫度在 5~35是植株忍受極限。

五、繁殖

葉插生根後得等葉片枯萎後,芽長大後再移。等苗長到兩三cm再說,葉插時要用大盆,不能噴霧,土幹了就澆,不要澆到它們身上。

砍頭適宜在每年的四月份中旬,下面留三到四片葉子就行,然後把砍下來的晾上五天,再扦插。

很多多肉類植物可以用利刀從莖上切枝扦插來繁殖,任何用於切割植物體的工具都要事先用酒精消毒。了解更多:多肉植物枝插繁殖方法

最佳的切割部位,如莖幹有節的在節下,或莖上葉柄或新芽基部的下方。注意採取扦插用枝時不要破壞母本株形的美觀,最好隔一個莖節以上再采枝。將插枝栽入經高溫消毒的砂質介質中,可以是純沙、粗砂或蛭石。有時扦插枝切下就可以直接栽上,也可先晾上一兩天,讓傷口組織癒合,避免真菌感染。

很多多肉植物只需要一片葉子,就可以用扦插得到一個新植株。如景天科天錦章屬、石蓮花屬、虎尾蘭及許多附生性仙人掌科植物。鯊魚掌屬植物有時也可以通過插葉繁殖。取下的葉片晾幾天,使傷口封閉併產生癒合組織,然後將葉片放入繁殖用盆,只使其葉片基部接觸到栽培基質,感覺這樣比把葉片的下部插入基質效果更好,不易腐爛。過一段時間就能觀察到新根生出,隨後新芽新葉也會出現。

扦插最好在生長期開始時進行,通常在春天,當然冬型植物除外。扦插好後放置在通風良好,光線明亮,室溫20℃的場所,但要避開陽光。將扦插苗放入能保持合適濕度的封閉環境中直至生根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簡便的方法是在一個大花盆上套上一個大的聚乙烯塑料袋,或者切取一個乾淨的透明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倒扣在尺寸相當的花盆上。扦插苗的澆水寧少勿多,直到能觀察到明顯的生長後再加大澆水量。

分株繁殖:很多多肉類植物是叢生的,或有粗大的塊根,它們可以通過分株繁殖。從盆中取出植株後,盡量去除掉盆土,分株操作的具體方法要看植株的生長類型。如蘿摩科,景天科,仙人掌科中的多頭品種,可在倒盆時分株,生長良好並已獨立生根的仔株可分離後單獨上盆。

側芽繁殖:很多仙人掌和多肉類植物會在成株的基部長出側芽或仔球,通常很容易摘下或切下,晾乾放置幾天後可分別上盆。這樣做對母株也有好處,這些側芽或仔球要消耗母株不少養料。有些植物會在葉片邊緣、花葶上萌出櫱芽,也可摘下培植。

六、病蟲害防治

1.紅蜘蛛

主要危害蘿藦科、大戟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吮吸幼嫩莖葉的汁液,被害葉出現黃褐色斑痕或枯黃脫落,這種瘢痕永留不褪,一般來說可以看看葉背面是不是有蜘蛛網,還有很小的紅色/白色/暗色的蟲子,如果有通常就是紅蜘蛛了。

防治手段可以通過加大環境濕度,減少和避免蔓延,可用40%三氯殺蟎醇1000-1500倍液吸殺,或者阿維菌素。

紅蜘蛛清除方法

手工剔除紅蜘蛛,成本低廉,取材方便,效果極佳。

材料:牙籤一根,雙面膠少量。

方法:將雙面膠剪成0.5-1CM見方的小塊,平放在桌面;取牙籤一根,將一頭按在膠面上使其固定,然後向一個方向輕搓牙籤使雙面膠裹在牙籤一頭;這樣就製成了一個簡單的微型「粘塵輥」。將有紅蜘蛛病害的植株置於明亮光線下,(因害蟲太小,光線不好根本看不清),然後用「粘塵輥」在球體上滾動,紅蜘蛛絕難逃走,由於「粘塵輥」很細小,可以靈活的穿梭與棱、刺之間,讓紅蜘蛛無處藏身。當一個「粘塵輥」粘滿害蟲後,可以稍適休息,然後重新製作一個。此法適用於病害初期,球體未受大面積侵害時使用,效果不錯的。

2.介殼蟲

危害面很廣,常危害葉片排列緊湊的龍舌蘭屬、十二二卷屬等多肉植物,吸食莖葉汁液,導致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出現枯萎死亡。它的高發期比紅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時即已大量繁殖。但它危害也有易控制的地方,即它往往只集中在少數植株上,有時候一株上布滿介殼蟲,鄰近的一株卻一隻也沒有。

防治手段:數量少時,可用毛刷驅除。此外,也可用速撲殺800-1000倍液噴殺。在培養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預防作用,但藥效只有3個月。

3.粉虱

危害面不大,較多地發生在大戟科的彩雲閣、虎刺梅、玉麒麟、帝錦等灌木狀多肉植物,在葉背刺吸汁液,造成葉片發黃,脫落,同時誘發煤污病,莖葉上會有大片難看的黑粉,直接影響植株的觀賞價值。

防治手段:改善環境通風外,發生初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噴殺,還可用馬拉松500倍液或樂果混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噴葯2天後再用強力水流將死蟲連同黑粉一起沖刷掉。

腐爛處理

腐爛是多肉植物常出現的一種疾病,通常是由於澆水過多或養殖環境過於濕潤而引起的真菌感染。有些蟲子比如粉蚧也會引起腐爛,尤其是根粉蚧。這些害蟲吸食植物汁液時造成的傷口會引起真菌感染。

腐爛的表現形式很多,而且當你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晚了。要時刻警惕植物上褪色的區域,以及變軟、變糊狀的莖和葉子。

一旦多肉植物上有地方褪色並變軟發糊就是爛了,爛了就要立刻切掉,刀具和人手前後都要消毒以免傳染其他植株,真菌性感染的話要用殺菌劑噴洒植株,傷口必須完全乾燥後才能入土。

腐爛有許多種,簡要介紹如下:

冠部腐爛:植物內部腐爛,導致植株倒下;

莖部腐爛(主要是大戟科):就是莖部腐爛了,通常出現於莖的底部;

莖部斑點狀腐爛:由桔蝽(Orange stink bugs)引起;

真菌性腐爛:植株上出現棕色的、水呼呼的污漬;

番杏腐爛:發生於枝幹

黑腐病:常發生於棉蚜或根粉感染之後。

多肉植物腐爛了的治療手段

在處理腐爛的植株時務必保持器具的乾淨無菌,在碰其他植株之前務必仔細洗手。

冠部腐爛:用鋒利的刀子削去感染部分,然後往傷口裡塞入碎木炭和硫磺,傷口應當完全乾燥。

頸部腐爛:切掉腐爛的部分,剩下的就當做是枝插吧。記得要在傷口完全乾燥後才能入土。

真菌性腐爛:用乾淨的刀子切掉受損部分,覆上硫磺。用苯來特(譯者註:一種殺菌劑)和代森錳鋅的混合溶劑噴洒植株。

黑腐病:用乾淨的刀子切掉感染部分,苯來特噴洒,覆以硫磺。

沒有上述藥劑的用一些平常用的消毒殺菌的藥物也湊合。最重要的是要把腐爛的部位切除,然後將植株放在通風處,等傷口乾燥癒合,只要切除了,以多肉植物的頑強個性一般都得以存活,一些較難培育的品種不在此列。

文章由多肉植物精品館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一些文章無法查明出處,標註為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肉植物精品館 的精彩文章: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來啦!請注意查收
多肉開花,並不是隨便兩種多肉授粉就會有寶寶!

TAG:多肉植物精品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