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作者:千尋麻麻


1

上周末,到朋友家玩,喝著咖啡聊著天時,突聽書房傳來一聲吼,「這麼簡單的題,你都算不出來嗎?!」原來,是朋友先生在輔導小孩數學。

我看了看題,是剛問了小孩,5加2等於幾,小孩說等於7,再問5加多少等於7,就不知道了。

不就是問號換了個位置嗎,怎麼就轉不過彎了呢?!

教孩子數學,有時的確讓人頭疼,大人覺得很簡單的道理,解釋無數遍娃都Get不到要領。第一遍還能和顏悅色,第二遍循循善誘,第三遍開始分貝提高,等第四第五遍娃要還是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怒氣值就蹭蹭往上冒!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面對娃的不得要領,有經驗的爸媽會跟你說:「別急,孩子就是沒開竅,做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一旦開竅就對了。」

說到這裡,我就想到了之前陪千尋玩的一個「數學開竅」小練習。

練習前,對乾癟癟地加減法算式,千尋小朋友也是一副不開竅狀態,不僅計算速度慢,答案也常不靠譜。

練習之後,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脈,順利搞定基礎加減法。

這個開竅小練習,步驟不複雜,但裡面可是有新加坡數學的精髓-建模思維。我用它給千尋做數學啟蒙,效果非常明顯!關鍵是,操作起來也很簡單,爸爸媽媽和孩子在家就可以做。

2


道具很簡單,一包教學用的小棍(幾乎所有文具店都能買到)和Thinkfun數學桌游中的數字牌(也可以用紙牌代替)。

怎麼練習呢?你只需要列出一些加減法的題目,引導孩子藉助小棍和數字牌來完成題目就ok。

我用8+?=10舉例:

第一步 小朋友先擺出十根小棍,按算式的分布,往左邊挪動8根小棍,右邊很顯然剩下了2根小棍。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第二步 讓小朋友把數字牌放到小棍下面相對應的位置。(大家操作時可用紙牌代替。)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第三步 根據第二步的數字分布畫出簡單的格子圖,像這樣: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第四步 在等式中填上你的計算結果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減法的練習也一樣,比如7-?=3

孩子可以先擺出7根小棍,往右邊挪動三根,一目了然,得出答案。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後面步驟我就不一一羅列了,大家可以根據加法的練習方式來類推。

3

這個「開竅小練習」看起來很簡單,不就是擺弄幾根小棍和數字牌,再畫個格子圖嘛。

其實,這裡面的學問可大了。所謂開竅,是一個幫孩子捋清數學思維的過程。從具象到抽象與具象的結合,再到畫圖建模過渡,慢慢去掉具象化,直至完全抽象,讓孩子的思維逐層遞進地變清晰。

對孩子來說,建立清晰地數學思維太重要了!只要數學思維ok,後面你上百以內加減法、乘除法都沒問題。

所以,我寧願慢一點,盡量去模仿孩子的步伐,感受他們的難處,他們的困境,找合適的方法幫其捋清思維。思維OK,孩子距離開竅也就不遠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開竅小練習」是如何打開孩子的理解困境,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的。


抽象的數字具象化,

孩子理解更容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指著盤裡的水果問孩子:「兩個蘋果和三根香蕉,加起來是多少?」孩子一口就能答出:「5!」直接問孩子:「2加3等於幾?」反而沒那麼快得出答案。

這是因為,孩子在7歲前對抽象數字的理解都是困難的。

按照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對孩子智力階段的劃分,4-7歲是直覺思維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傾向於眼見、手摸的具象,對數字、算式等乾癟癟地抽象事物,沒什麼好感。

當我們想讓孩子理解抽象數字時,不妨先將數字具象化。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這是可汗學院學前數學的一堂課。你看,它用了不同顏色的球把數字具象化。這樣,孩子從視覺上,很容易就Get到了三個等式的相同點。

這堂課給了我很大啟發,換位困難,其實是因為孩子很難通過抽象思維,去理解數的部分與整體。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數的整體與部分」具象化呢?

「開竅小練習」中的第一步,便是用可見的小棍把抽象的數字具象化,孩子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參與式學習,孩子記憶更深刻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小練習之前,千尋也上過幾堂網課。網課上,老師講了「湊十法」,平心而論,講得還是十分淺顯易懂的。但論效果,還是不如孩子自己親眼看、親手操作的小練習。

為什麼呢?這和我們記憶系統的特點有關。人的大腦會在第一時間提取自己親眼看見、親身經歷過的記憶,這個優先順序遠遠高於了他人傳遞給你的信息記憶。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推崇教育一定要重實踐的原因。

參與式學習,能增強孩子的長期記憶。小練習中,孩子需要自己親手操作,擺出小棍、畫出格子圖,比起聽課,記憶更深刻!

畫出格子圖,

孩子具備基本建模思維

孩子數學不開竅?試試這個小竅門!

練習中,其實孩子只要一擺小棍,就知道答案了,這時候千萬不要忘記第三步:畫出簡單的格子圖。

這類格子圖在新加坡小學數學里十分常見,它所強調的,是數學中最基礎的建模思維。

學習數學,是一個往抽象走的過程。我們具象的目的,不是要讓孩子停留在具象上面,而是幫助他們去理解抽象,建模這步,就是關鍵的過渡。

習慣了建模,孩子慢慢會放下具象的小棍和數字牌。再往後,他遇到任何數學題,都能自己在腦海里創建模型。因為模型本身已經有一些抽象化的趨勢(模型就是數字加格子,沒有實物哦),它促進了孩子的思維往抽象發展。

最後我想說,這個小練習是可以做出很多拓展和延伸的。

平時在家,沒事多和孩子擺一擺小棍和數字牌。你可以用增減一根小棍讓孩子明白奇數和偶數的區別和轉化;也可以去和孩子一起拼接幾何圖形,了解基本的多邊形圖形規律,和三角形的邊角關係等等。

越到後面,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對孩子數學概念、思維和建模能力的幫助也是越來越大。花不了多少時間,卻能帶給孩子巨大的收穫,幼兒園和一二年級孩子的爸爸媽媽,推薦試試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我如何讓數學差的女兒考了第一,非常好的教子經驗!
允許小寶貝幫爸爸媽媽做事,如何訓練寶寶成為媽媽的小幫手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