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億萬身家的年輕人,把成功歸於媽媽從小的這個教育!
源於神奇麻麻在哪裡
前幾天看朋友圈,我們號的老朋友菠蘿媽發了一張小菠蘿圍著圍裙做麵條的照片,真是驚到我了,2歲不到的小菠蘿,做起麵條來有模有樣。我心裡一邊給小小年紀就會做家務的她點贊,一邊也有點擔心小寶寶做飯的安全問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後來菠蘿媽給我發來一個菠蘿做飯的完整視頻,從洗菜到攪拌雞蛋,再到把原料放進鍋里開始抄,小菠蘿不急不緩,動作流暢。不僅很熟練,而且看得出她很享受自己動手做飯的過程。
菠蘿媽說自己全程只幫助她開火、切菜,以及最後把面盛出來,其他的都是菠蘿獨立完成。至於安全方面,她是提前做好功課的,比如全程只開最小火。她說,菠蘿自己也是要有安全意識的,一歲的時候菠蘿就摸過鍋,自己說燙,以後就知道注意了。
在規避安全風險的情況下,早早讓寶寶參與家務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以前看過很多明星家庭曬寶寶做家務的照片,甜馨包餃子,蔡少芬的女兒拖地,趙薇的女兒小四月,2歲多就開始洗筷子洗碗了。
明星家庭也愛用「童工」
前段時間,SHE里的Ella曬出了家裡的小清潔工,一歲半的兒子在掃地,角角落落都不放過,細心的樣子好萌,很多人大呼「暖男體質」無疑了。
一歲半的清潔工
以前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現在連有錢人的孩子也早當家了。因為寶寶的「生活能力」,也是一種項很重要的競爭力!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追蹤一組青少年數十年,發現寶寶越早參與家務,日後人際關係更好,心態更樂觀,成年後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比不做家務的孩子高四倍,失業的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不僅這項研究數據說明了做家務的寶寶成年後更具競爭力,前段時間,我看了一個新聞,一位美國華裔的平民媽媽,培養了三個學霸兒子,其中兩個身家上億,她獨特的「家務教育法」,也讓我看到了,讓寶寶從小參與家務,最終獲益的是他們自己。
1
兩個億萬身家的年輕人
把成功歸於媽媽的「家務教育法」
前段時間,一位華裔媽媽引起了美國媒體的強烈關注。這位媽媽從小生活在一個貧窮的農家,17歲移民美國,當時的她既沒有錢也沒有學歷,但最後她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自己生存下來,還培養出了三個學霸兒子。
大兒子畢業於耶魯大學,在念書的同時,創建了Twitch,2014年,Twitch以9.7億美金的價格出售給了亞馬遜;二兒子創辦了Cruise公司,研發自動駕駛汽車,2016年,公司以超過10億美金的現金和股票被通用汽車收購;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兒子,也是一位出色的軟體工程師。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兒子們告訴大家:他們從媽媽的「家務教育法」中學會了如何創辦和管理公司。
兩兄弟把自己的成功歸於小時候做家務
這位媽媽,在布置家務上也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她並不會把任務單獨分配給每個人,而是給孩子們一個需要完成事情的清單,並且告訴他們:「你們一起去完成吧,記住,在事情做完之前,沒有人可以玩電子遊戲。」
開始的時候,兒子們還覺得不公平,但很快就明白了要團結合作才能更快的完成任務。共同完成家務的過程,讓他們從「只考慮自己」變成了「了解我們共同的責任」,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團隊。他們需要了解每個人的特點,合理分配任務,計算工作量……這些鍛煉了他們的執行力。
兩個年輕人接受採訪時說,小時候做家務和長大後開公司其實是一樣的,都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然後齊心協力來實現這個目標。
2
如何培養寶寶做家務的習慣呢?
18個月就開始!
從小培養寶寶做家務的習慣,長大後寶寶受益多多,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比較好呢?1歲的寶寶能做家務了嗎?
哈佛大學歷時75年進行的Grant Study研究告訴我們:想讓孩子成功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他們做家務活,越早開始越好。
事實上,培養寶寶做家務的習慣,從幼兒就可以開始了。心理學家發現,寶寶在18個月左右,就開始初次萌發想要幫助別人的動機,這正是我們培養寶寶養成做家務習慣的好時機。
跌跌撞撞剛學會走路的寶寶,其實就開始喜歡幫助別人了,這個時候他們渴望參與到媽媽爸爸做的事情當中,結果卻成了一個可愛的障礙。瓜瓜這個階段也特別愛幫忙,愛幫我開門,幫我撿東西,丟東西,我在疊衣服,他也要來「幫忙」,往往是越幫越忙。
這個階段,培養寶寶參與到家務中,其實挺考驗爸爸媽媽們的耐心的,因為他們通常像是來搗亂的。原本我們幾分鐘可以搞定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加入,可能要弄半個小時才能完成。所以,我們會本能地想把這可愛的障礙移走,好讓我們儘快把事情做完。其實,這樣做我們不僅忽略了寶寶想要參與勞動之中的心情,還把寶寶想要幫助他人、想為家庭做出貢獻的初心扼殺在萌芽狀態了。
這時候,我們更需要多一點耐心,允許寶寶笨手笨腳的參與到家務中,給寶寶做家務的權利,而不是趕走他,讓培養寶寶做家務的好時機溜走。
3
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適合做哪些家務?
抓住培養寶寶做家務的關鍵時機很重要,當然,我們也不能奢望寶寶可以直接學會「洗碗,拖地,做飯」這些複雜的家務,從最簡單的「小指令」開始慢慢培訓,是個很好選擇。
在美國,寶寶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爸媽會告訴他們在家庭中負起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就是最好的方式。下面是美國家庭常見的分年齡家務表,媽媽們也可以借鑒一下哦。
9-24個月:
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歲:
- 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 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
- 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
- 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
- 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
- 飯前擺放碗筷和椅子
- 喂寵物
- 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
- 飯後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裡
- 幫助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
- 把自己的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里
4
五個方法讓寶寶愛上做家務
在寶寶18個月到24個月這個階段,當我們感受到寶寶想要幫忙的渴望時,就可以推寶寶一把,幫助寶寶養成做家務的習慣了。當然了,讓寶寶愛上做家務,我們還需要一些小技巧。
1,給寶寶具體的指令,任務簡單是關鍵
2-3歲的寶寶,理解力也那麼好,所以我們的指令要儘可能的簡單、明晰。
比如,當你看到寶寶的小房間到處都是玩具時,不要和寶寶說:你看,你房間好亂,整理下房間吧。這種不太具體的指令,會讓寶寶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可能會發脾氣或抱怨,最終放棄。我們可以給寶寶一些具體的指示——「寶寶,把你車子都收起來,放在這個箱子里」、「寶寶,把你的繪本都撿起來,放在這裡的書架上。」
同樣,給寶寶布置任務的時候,簡單是關鍵。因為寶寶的注意力通常很短,所以我們需要給他們找一些容易完成的事情,比如,讓寶寶把尿褲扔進垃圾桶里,送玩具回家,把奶瓶放在某個位置。
反之,一開始如果讓寶寶去做一些超出他能力的事情,他可能會感到失望和沮喪。但是如果寶寶能做好簡單的工作,他會特別有成就感,願意做更多的事情。
2,用巧妙的語言勾起寶寶做家務的興趣,讚揚寶寶的努力
美國兒童心理研究權威雜誌《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研究表示,感謝寶寶「成為一個小幫手(being a helper)」,比直接命令寶寶去做家務,更能顯著提升他們幫忙的意願。
瓜瓜小時候,我想讓他乾的活,都先感謝他的幫忙:瓜瓜,如果你把這些垃圾收拾好,並且扔進垃圾桶里,真是幫了媽媽的大忙了。
當寶寶完成一項任務後,我們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讚揚,當寶寶完成疊衣服、收拾玩具、擺放碗筷這些任務時,我們甚至還可以和寶寶一起擊掌,給寶寶完成任務後一些儀式感。我們還可以不斷告訴寶寶,「謝謝你的幫助,我們的家庭組成了一個偉大的團隊。」
3、將遊戲融入家務中
遊戲是小孩的天性,在家務中,加入一些遊戲成分,會讓整個過程更有趣。我們也可以設置一些闖關環節,比賽遊戲,也可以一步步提升家務的難度。
比如我會和瓜瓜一起比賽洗襪子,看誰洗得又快又好;有時候也會比賽拖地,比賽讓家務變得更有挑戰性,更有效率,和寶寶一起做家務也變成了歡樂的親子時光。
4,給寶寶創造方便做家務的環境,給他們備好合適的工具
比如說,我們教寶寶如何脫掉鞋子,如何掛好毛巾,那麼我們要讓寶寶放鞋子的地方夠低,掛毛巾的地方,也要讓寶寶能夠得著。
再比如,初學走路的寶寶喜歡水,可以讓他幫忙給家裡的植物澆水,那麼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小水壺(確保它不是太重),然後裝的水要適量,以免寶寶過度澆水。
另外,寶寶做家務的安全問題,我們也要提前規避。如果寶寶想嘗試一項家務,而這項家務對她的年齡來說太難或太危險了,我們就可以想出另一種選擇。比如,寶寶太小不能切菜,但他又想幫忙做飯,我們可以讓寶寶撕菜,或者弄碎一些食物,做一些攪拌類的工作。
5、寶寶家務打卡,讓它變成一種習慣
把做家務放進寶寶每天的日程表裡,讓它成為一種習慣。
當小寶寶每天或者持續一段時間都有做某件家務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這件家務的小圖標後面重複打勾,或者,寶寶做了一次,就往罐子里放一張貼紙或硬幣。過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和寶寶一起數一數,同一件事情,他堅持完成了多少次,當貼紙和硬幣的數量越來越多,寶寶也會更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