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鐵路引發的血案,直接殺死了一個國家
「辛亥革命」(1)
1900年庚子之變,八國聯軍都殺入京城了,擱以前清朝早就嗝屁了。可這一次,清朝居然沒亡,簡直對洋大人們感恩戴德,乃至慈禧老太婆感激涕零,主動表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洋人本來就想宰你,你自個兒主動求宰,那人家就更不客氣了。
對國外獻媚,必然對內壓榨,因為獻媚不能空口白牙,需要本錢的嘛。1911年5月,鐵路督辦大臣盛宣懷與英、美、德、法四國銀行團簽訂了「粵漢,川漢鐵路借款」,把地方籌集資金和募集款項修建起來的鐵路,全部收歸國有。
很顯然,只是組織強行耍流氓。廣東、四川、湖北、湖南四省人民不幹了,特別是四川,專門成立了「保路同志會」,提出「路存人存,路亡人亡」的口號。更要命的是,這股浪潮席捲全國,引起了巨大振蕩。
保路運動發起後,遭到清政府血腥鎮壓,導致原來的和平請願升級為武裝鬥爭。由於清軍在四川的兵力不足,為了鎮壓四川人的反抗,清政府不得不就近從鄰省增兵。於是,端方率湖北新軍第8鎮(相當於師)16協(相當於旅)31、32標(相當於團),趕去四川去鎮壓保路運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沒有四川保路運動,何來湖北武昌起義?
四川鬧得厲害的時候,湖北也沒消停,特別是革命思想和人員已經滲透進入軍隊。以前往四川鎮壓運動的新軍第8鎮為例,大批中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都加入了同盟會下屬的「文學社」和「共進會」這兩個革命團體。9月16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武裝起義的具體事宜,成立了統一領導機關,推舉文學社社長蔣翊武為起義軍總指揮,共進會軍務部長孫武為參謀長。
不過,那個時期的革命者普遍有個毛病——保密意識不強,總是容易泄密。這不,湖北新軍醞釀起義的事兒就被官方察覺了。湖廣總督瑞澂和新軍第8鎮統制(相當於師長)張彪得到不少關於革命黨人要起義的密報,趕緊採取了應急措施:一方面加強警戒和防備,另一方面對有所懷疑對象進行秘密逮捕和突擊審訊,企圖把革命起義扼殺在搖籃里。
這個時候,革命者再不動手,那就只能等死了。所以,文學社和共進會決定於1911年10月6日(農曆中秋節)發動起義。後來因為準備工作不順利,決定延遲10天,到10月16日再干。
結果,出意外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孫武
起義前一周,也就是10月9日,參謀長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革命黨人劉公的家裡,秘密製造起義所用的炸藥時,不慎失手,導致炸藥爆炸。劉公急忙用黃包車送孫武去德國人開設的醫院治療,但由於爆炸的動靜太大,導致俄租界的軍警迅速趕到現場,將起義用的旗幟、公告、武器以及起義重要人員的名冊統統搜走,並轉交給了清政府。
形勢危急,起義總指揮、文學社社長蔣翊武在當天下午17點趕到武昌小朝街85號文學社機關,召開緊急會議,作出如下決定:
第一,迅速撤退名冊上已經暴露的兄弟;
第二,把起義時間提前到當天晚上12點;
第三,以中和門外的炮聲會起義的信號,同時派鄧傳麟去各處傳達提前起義的指令。
當晚9點,清軍拿著起義花名冊到小朝街逮捕革命黨人。來不及轉移的彭楚藩、楊宏勝、陳化龍等人不幸被捕,起義軍總指揮蔣翊武從廁所的窗戶翻出,僥倖逃過一劫。同時,由於武漢三鎮被戒嚴,奉命去傳達起義指令的鄧傳麟也沒辦法完成任務。
起義的頭兒沒了,起義的時間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次起義要胎死腹中了。
10月10日凌晨,剛剛被捕的彭、劉、楊三人,因為寧死不肯透露機密,被處以斬決。為防止第8鎮新軍起來反抗,湖廣總督瑞澂和新軍第8鎮統制張彪聯合下令,封鎖新軍軍營,嚴禁士兵外出,不配發足額的彈藥,外人也不許入軍營一步。
這樣一來,在新軍中引起了巨大恐慌。計劃參與起義的新軍軍官和士兵們,誰也不知道名冊上有沒有自己的名字,如果隨後被捕,肯定死路一條,橫豎是個死,不如拼了。這是起義一聲槍響,迅速蔓延的心理基礎。
10月10日下午,湖北新軍工程第8營的士兵們被困在營房。大家把所有的酒和菜都拿出來,痛痛快快喝一場,意思是要麼革命革痛快,要麼被殺頭也是飽死鬼。大部分士兵一直喝到傍晚,才醉醺醺回到各自營帳去休息。這一天,正好是1排的革命黨熊秉坤值班守夜。他是該營共進會的代表,當天發現起義領導人都不見了,便決定利用自己值班的機會,外出串聯其他部隊,籌集子彈,準備起義。
熊秉坤小兵立大功
晚上7點,該營2排的排長陶啟勝巡查,意外發現士兵金兆龍正在把子彈上膛,大喊:你幹什麼呢?要造反么?陶啟勝平時欺壓士兵慣了,金兆龍早就看不慣他,上前將其打倒,並高喊:弟兄們,動手吧。
陶欲逃跑,另一名士兵程定國開槍將其擊斃。聽到槍聲,該營代理管帶(就是營長)阮榮趕來,還沒到門口就被士兵呂中秋和徐少斌開槍擊斃。其他忠於清政府的軍官見勢不妙,紛紛逃竄。
熊秉坤和金兆龍很快集中了300多名士兵,第一時間趕去一個地方——楚望台軍火庫。因為槍彈分離,缺少彈藥怎麼起義?
本以為楚望台軍火庫有一場惡戰,哪知很快就擺平。原來,守備軍火庫的士兵在隊官吳兆麟的帶領下,戰場起義。由於吳兆麟年齡稍長,又是隊官,大家就一致推選其為革命軍臨時總指揮。
楚望台軍火庫舊址
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程第8營起義的星星之火,很快點燃了武漢三鎮。隨後,新軍的步、馬、炮、輜重等各營紛紛發動起義,打死忠於清政府的軍官,不約而同聚攏圍攻總督府。炮兵營佔領高地,把大炮對準總督府,發出隆隆炮聲,震動了整個武漢。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湖廣總督瑞澂根本沒有想到。他以為,既然已經滅了起義的總指揮部,那幫反賊是烏合之眾,群龍無首之下,肯定搞不起事來。如今,面對起義軍的大炮,他根本沒有死守待援的決心,不顧身邊人勸阻,在總督府後面的牆上打了一個洞,帶著家眷和親信從這裡逃走,一直逃到停在長江上的「楚豫」號軍艦。
湖廣總督瑞澂
總督跑路了,清軍的指揮官張彪也沒心抵抗了,從文昌門渡江逃往劉家廟車站。
10月11日中午,整個武昌都被革命軍佔領。當晚,革命軍佔領漢陽,次日又攻克漢口。至此,武漢三鎮全部光復。
俗話說,破壞容易建設難。起義雖然成功了,但接下來的問題很大。同盟會老大孫中山遠在檀香山,同盟會二把手黃興還在香港,本應該直接領導起義的共進會和文學社的頭腦蔣翊武、孫武、劉公等人,完全不知去向。
中國人選老大,非常講究資歷,而起義的領導者卻是低級軍官。起義成功後要選一把手,誰也不敢坐上去。當有人打算推選吳兆麟當一把手的時候,他連聲說自己不夠格,職小位卑,不能服眾。當然了,他們也許還擔心一點:萬一後面清軍反撲,起義失敗,作為「造反派」的頭兒,肯定被殺頭!
起義居然沒有頭兒領導還能成功,成功了卻沒人願意出來當老大,縱觀上下幾千年的起義史,這也算是很奇葩了。
吳兆麟
既然吳兆麟不願意,那總得找個人出來才行,他必須官兒更大,鎮得住場子。最後找出來這人,既不是革命者,也沒有實際鎮壓革命,後來還當上了民國總統——黎元洪。
下一篇,我們接著說老黎身上鮮為人知的細節和趣事。
參考資料:
1.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2. 何炳南:《武昌起義》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