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普洱茶的大樹和小樹,我看這篇最靠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導讀:在雲南有幾百年的古樹茶,也有人工栽培的台地茶,還有幾十上百年的大樹茶,而很多新茶友對於大樹、小樹的區別並不是那麼清楚,下面我們就從古樹的定義、植株、鮮葉以及品飲幾個方面辨識大樹和小樹的區別:
一、定義區分:僅僅以樹齡。
百年以上大樹(古樹),百年以下小樹。
簡單明了沒爭議。
也有一說,用三百年為界的。但凡碰到這樣的,問問它用什麼技術來區分的299樹齡和301樹齡的茶樹?茶樹在活到299年11月30日23時59分59秒後又經過的一秒發生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導致茶樹從小樹變成大樹?
至於百年為界,是因為百年前的雲南,因為戰亂、瘟疫、火災等故,茶業生產受到極大影響。一則是邊陲地區又奉改朝換代,後又遭逢日寇侵華(1942年,戰亂引發大火焚毀倚邦);二則是瘟疫橫行,許多知名茶區和茶葉貿易城鎮被拋棄(瘟疫往往伴隨在戰亂之後);三來火災也曾極大幹擾茶葉貿易(主要是貿易城鎮,如同治13年曼撒大火、光緒十三年曼撒大火等)。因此其間數十年間雲南茶葉生產大幅萎縮,自然而然的茶樹的種植與新茶園的開拓也就大受影響。這段從清末到民國的數十年的大間隔期,使得前後的茶樹的品質有了質的不同。
所以,百年為界,沒杠抬。
二、品質區分
若從品質上區分,實際中存在一定難度,因為茶葉生產受茶樹品種、樹齡、生態、製程、倉儲等多重影響,很難從中篩選中由樹齡單獨造成的影響,所以若要有儘可能精確的判斷,除非有能力將其它影響因子盡量固化。
1、植株
比如勐海茶科所內有顆茶樹,足有大碗口粗,放在茶山裡絕對是數百年起跳,可是它實際樹齡不過三十來年,是通過各種精確的肥料施用等現代手段催谷出來的「視覺系」大樹。又比如下圖的茶樹(勐海勐宋)
註:下方的脈動瓶子是為了對比尺寸,我收走了的
這顆茶樹據其主人說法,種植年限已過百年,但因上方高大的雜樹冠過多,過度遮擋陽光,造成其發育遲緩,才成了如今這幅可憐模樣,實在不撐頭
下面這顆是它的同齡樹,命好,頭頂有藍天……
這個片區都是此戶茶農的祖輩同時代種植的,最為對照效果十分顯著。
再比如許多地方所謂的「茶王樹」,比如下邊這個:
往往會因其高度、樹冠/樹榦直徑等參數被認為是此片區樹齡之冠,實際上許多所謂茶王樹與其臨近茶樹往往是同時種植。
茶農種植茶樹多使用茶果(扦插種植真正在普洱茶領域使用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方才開始,第一款使用扦插種植良種茶原料製作的大宗茶品就是88青,它從側面證實了群體種才是普洱茶的適製品種),因為茶樹天然喜變異的特性,種植出的茶樹品質各異,並非全然與母本相同,茶農多喜採摘茶質優異的茶樹,對於茶質不佳的則直接棄采不管(地大茶樹多任性o(╯□╰)o要是換個其它茶區早拔了~~~~),經過以百年計的時間單位,採摘鮮葉對茶樹生長的影響自然而然的體現出來。哪成想現在到了現在,上山收茶的老闆辨別品質不是靠喝而是靠看,不是看茶葉而是看茶樹夠不夠粗大,看到茶園裡最大的那顆就立馬先跪下再說(許多學界的專家在茶山裡分辨樹齡的水平其實也就到這個層面),最後反正都是支援了村寨的經濟建設。
2、鮮葉
這個階段分別古樹茶與小樹茶往往是最為簡便的(前提也是盡量排除其它干擾因素),同一片區同時採摘的古樹茶鮮葉和小樹茶鮮葉用手握持,古樹茶鮮葉柔韌性更好,觸感順滑如絲絨;而小樹茶鮮葉往往更為「扎手」,同時其茶梗韌性也較差。
古樹茶鮮葉(其實靠看是沒用的o(╯□╰)o)
這種情況未必一定是小樹茶,古樹茶的雨水茶也會有類似情況。
另,古樹茶鮮葉的持嫩性更好,比如下圖
持嫩性上佳,這個等級若是換做小樹茶則大葉子早就黃片化不堪制茶了。
不過一旦經過萎凋,鮮葉不「鮮」,辨識便做不得准了。
另,萎凋完成的鮮葉,古樹茶與小樹茶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古樹茶往往有因發酵產生的類似花香的香氣,而小樹茶的草青味更重——對比前提仍然是同一片區同一時間採摘。
3、品飲
一般而言,僅僅在口腔感受範疇內,古樹茶最為明顯的特質是其喉韻更深——喉嚨中能夠感受到喉韻的位置更靠下。至於口感中其它品質特徵點,許多生態環境優異製程正確的小樹茶同樣有很好表現。同樣的,若是生態不佳,或是製程失當,古樹茶的喉韻被幹掉也是分分鐘的事兒。
同時,若是小樹茶製程中略提高發酵,或是經過經年倉儲,小樹茶茶品的喉韻也會下沉。若古樹茶經過不當倉儲,其優秀的特質也會被負面倉儲吞噬。所以,排除其它影響因子的干擾這點仍需強調。
來源:知乎 真的是單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