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突厥與波斯——中亞五國的直系祖先

文史宴:突厥與波斯——中亞五國的直系祖先

文/班布爾汗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吉爾吉斯斯坦——西遷的突厥系民族

3

烏茲別克、哈薩克雖然都是蒙古人衍生出來的民族,但從其出現在世界舞台之初,蒙古人便只佔很少比例,只是上層貴族保有血統,而其民族主體都是北亞、中亞的突厥部落。因此在立國之後,基本上已經突厥化了,算是新興突厥系民族。

而另一個中亞民族吉爾吉斯人,則屬於較為古老的突厥語系民族。

吉爾吉斯人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將其族名譯作「鬲昆」。班固所撰的《漢書·匈奴傳》以「隔昆」、「堅昆」等漢字表示該族的族名。其後在漢文文獻中又相繼出現了「紇骨」、「契骨」、「紇扢斯」、「黠戛斯」、「轄戛斯」、「乞兒吉思」、「吉利吉思」等諸多稱謂。雖然名稱不同,漢字譯寫也存在差異,但這些族名均指代不同時期的吉爾吉斯人,已為學界公認。

公元48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北匈奴被迫向西遷徙,一部分臣屬於匈奴的「堅昆」人自然被遷到了中亞天山一帶。這就是在天山地區出現的最早的吉爾吉斯人。據《三國志·魏志》記載,匈奴之北有「鬲昆」,康居西北又有「堅昆」,而康居在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因此這裡康居西北的「堅昆」部落應是天山吉爾吉斯部落。

到了突厥興起之時,吉爾吉斯人被稱為「契骨」,先後臣服於突厥汗國和回鶻汗國,自己的語言習俗也逐漸突厥化。公元840年,吉爾吉斯人滅亡了回鶻汗國,建立汗國,此時他們被唐朝稱為「黠戛斯」,其汗國也就被稱為「黠戛斯汗國」。

黠戛斯一度與唐朝聯手消滅回鶻

儘管後來大部分吉爾吉斯人返回了漠北,但仍有一部分留在了七河地區。儘管他們的人數很少,但卻為後來的遷徙奠定了基礎,具備了對後來吉爾吉斯人西遷的吸引力。

10世紀至16世紀期間,吉爾吉斯人再次西遷。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曾於公元1128年大舉進攻葉尼塞吉爾吉斯地區,迫使一些部落遷至安哥拉河流域。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征服了乞爾吉斯、謙謙州地區,吉爾吉斯人遂成為蒙古帝國屬民。至1225年,成吉思汗將乞兒吉思之地封與其子拖雷,拖雷之妻唆魯禾帖尼的封地,稱為別吉大營盤。乞兒吉思才真正成為屬於大蒙古國的一部分。忽必烈時代開始至元末,這裡是阿里不哥系的封地。

元朝滅亡後,元室北遁成為北元,阿里不哥系趁著北元汗室衰微之際,聯合衛拉特部一度奪取汗位,吉爾吉斯人遂與衛拉特人聯繫緊密。後隨著衛拉特部日趨強大,吉爾吉斯人成為衛拉特的臣屬。

幹掉北元皇帝,一度廢元朝帝號的鬼力赤

吉爾吉斯人是其重要助力

16世紀,東蒙古正統派復興,向衛拉特大舉進攻,迫使其西遷。一部分吉爾吉斯人被遷到天山南北的伊塞克湖和阿克蘇、喀什噶爾一帶。

1514年,東察合台汗國王子賽義德建立葉爾羌汗國,並征服了吉爾吉斯人。葉爾羌汗國內部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蘇菲派的納克什班底教派,而此教派在葉爾羌汗國又分裂成白山、黑山兩派,互相敵視。

吉爾吉斯人大多支持黑山派,而在眾多次內鬥中,白山派戰勝了黑山派,於是喀什、烏什一帶的吉爾吉斯人人大批逃往伊塞克湖、塔拉斯河、楚河一帶。

待到準噶爾汗國的崛起,滅亡葉爾羌汗國,進而向西擴張,吉爾吉斯人又成為準噶爾汗國臣屬。而此時,俄羅斯也在步步東侵,為了爭奪吉爾吉斯人的控制權,俄羅斯與準噶爾汗國多次發生摩擦乃至戰爭。而葉尼塞地區的吉爾吉斯人也大量遷到河中地區,使得這裡的吉爾吉斯人成為其民族主體。

準噶爾汗國被清朝滅亡後,吉爾吉斯人大部分臣服於清朝,小部分臣服於浩罕汗國。1864年,俄羅斯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邊記》,割走44萬平方公里領土,其中就包括現今吉爾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之後俄羅斯又於1876年滅亡浩罕汗國,吉爾吉斯主體遂成為俄羅斯屬民,只有極少數留在中國境內,成為跨境民族。

俄羅斯十月革命後,吉爾吉斯地區成為「卡拉-吉爾吉斯自治州」。1926年改為「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36年12月5日成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蘇聯解體後,宣布獨立,改國名為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

吉爾吉斯斯坦地形圖

土庫曼——輝煌的塞爾柱帝國的後裔

4

中亞另一個突厥語系的民族是土庫曼人,土庫曼在我國古代史料中稱為古思或烏古思,屬於突厥的「九姓部落」之一。

突厥汗國解體後,烏古思人被迫西遷。七世紀末後,烏古思人游牧於額爾齊斯河到伏爾加河的廣大草原地帶,並融合了大量當地游牧部落。十世紀中葉,烏古思奇尼克部首領杜卡克及其子塞爾柱克,率部遷往錫爾河,成為當時統治中亞的薩曼王朝的邊防軍。也就在進入薩曼王朝後,他們接受了伊斯蘭教,被稱為土庫曼人,意思是「像突厥的人」。

從塞爾柱克開始,土庫曼人勢力日益做大,到其孫子圖格里爾時期,終於強勢崛起,於1040年建立了塞爾柱帝國。經過三代人數十年的努力,塞爾柱帝國的版圖東起中亞內陸地區並與中國西北部的新疆地區接壤,西至敘利亞及小亞細亞,南達阿拉伯海,北至基輔羅斯邊境,成為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帝國。

塞爾柱帝國最大版圖

但在1092年,第三任蘇丹馬克里·沙去世後,帝國分裂,難續輝煌。到1118年馬克里·沙之子桑賈爾奪得蘇丹之位,重新四處擴張,屢屢獲勝,幾乎要重興塞爾柱帝國。

但此時,金朝崛起滅亡遼朝,遼朝皇室耶律大石率部西遷,建立西遼。1141年,在卡特萬草原,耶律大石大敗桑賈爾,從此奠定西遼在中亞的霸主地位。而桑賈爾重興塞爾柱帝國的夢想破滅,1157年桑賈爾死後,塞爾柱帝國在中亞的統治徹底結束。

十三世紀,蒙古帝國崛起,佔領中亞地區,土庫曼人接受蒙古統治。先後是察合台汗國、帖木兒帝國的臣民。帖木兒帝國崩潰後,土庫曼人又成為烏茲別克汗國的臣屬,分別隸屬於烏茲別克系的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以及伊朗的薩法維王朝。

從16世紀末、17世紀初開始,許多原居住在土庫曼北部的土庫曼部族開始了向南部的大規模遷徙。這次持續近一個多世紀的民族大遷徙對於近現代土庫曼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

土庫曼人雖然在烏茲別克人的統治之下,但其人口超過烏茲別克人,因此烏茲別克統治者一方面要利用土庫曼人穩定統治,一方面也對其多有防範壓制。

土庫曼人大部處於希瓦汗國的統治之下。1622年,希瓦王子伊斯芬迪亞(1622一1642在位)依靠土庫曼諸部力量的支持登上汗位,在其執政時期採取了借用土庫曼貴族勢力壓制和打擊烏茲別克王族內部政敵的策略,不僅使大部分土庫曼人的社會地位提高,而且讓部分土庫曼上層人物掌握了國家的賦稅徵收大權,甚至介人汗王的軍事決策的核心。

伊斯芬迪亞的做法使這一時期的希瓦汗國部分統治權實際上落入土庫曼諸部貴族的手中。由此,引起了以其兄弟阿布爾·加茲為首的烏茲別克貴族階層的極大不滿。1643年,阿布爾·加茲繼承了汗位之後,便馬上開始了在汗國的政權中和領土上對土庫曼人的清洗、驅趕和屠殺。

在嚴厲、殘酷的排斥政策下,土庫曼諸部被迫遠離希瓦汗國的統治中心。另外,原游牧於伏爾加河下游的土爾扈特汗國這一時期繞過裏海北岸,沿東岸南下,趁土庫曼人力量受到削弱時,時常掠奪和襲擊居住在曼基什拉克原地和烏斯丘爾特原地上的土庫曼人。

在這種處境下,土庫曼諸部的社會經濟也由此遭到很大的打擊。正常的游牧生活難以維持,尤其是薩雷卡梅什湖畔綠洲的灌溉農業,由於烏茲別克貴族強行關閉了溝通阿姆河和薩雷卡梅什湖的達利雅雷克乾渠,使湖水位下降,烏孜伯依河乾涸,原以阿姆河、薩雷卡梅什湖、烏孜伯依河為基本水源的灌溉系統荒廢,土庫曼人經營多年的綠洲農業區開始被卡拉庫姆大沙漠所吞噬。

由於以上原因,居住在土庫曼北部的大部分土庫曼人,不得不向南去尋找和開發適合於其生存和發展的新的牧業區和農業區。

從16世紀末、17世紀初開始,許多原居住在土庫曼北部的土庫曼部族開始了向南部的大規模遷徙。南遷後的土庫曼諸部與當地土著的其他土庫曼和非土庫曼的中、小部族逐漸融合,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現代土庫曼人的主體。

遷徙後使更多的土庫曼人口在綠洲定居,開始從事灌溉農業和家庭畜牧業生產。生產方式的改變使土庫曼社會經濟和文化得到了相當的發展。到19世紀上半葉,土庫曼人口約有20萬帳,計100萬人之多。

十九世紀初,俄羅斯開始向土庫曼地區滲透,到七十年代,俄羅斯先後征服了烏茲別克三汗國,然後集中兵力征服土庫曼地區。土庫曼人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使俄軍付出慘重的傷亡,但終因武器落後,土庫曼各部先後被俄羅斯戰敗。到1881年,土庫曼核心城市阿什哈巴德被攻陷,標誌著土庫曼被俄羅斯吞併。

土庫曼地形圖

蘇聯成立後,土庫曼地區於1924年建立「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土庫曼宣布獨立,成立土庫曼共和國。

塔吉克——土生土長的波斯系原住民

5

上述四個民族都屬於突厥語系民族,而中亞五斯坦中還有一個伊朗語系民族,這便是塔吉克人。

塔吉克人的祖先是中亞地區最古老的原住民,但初期並未形成統一的語言文字和族群意識。直到阿拉伯帝國東侵,佔領中亞,為了維持在中亞的統治,扶持利用本土貴族,從而使這些貴族成為了中亞的統治者,先後建立了塔希爾王朝、薩法爾王朝和薩曼王朝,逐漸形成了統一的語言文字和族群意識。尤其是薩曼王朝時期,中亞地區經濟、文化突飛猛進,塔吉克民族也在這一時期最終成型。

東伊朗最後的輝煌——薩曼王朝

塔吉克人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東伊朗的民族成分和伊朗語,與西伊朗人,也就是波斯帝國的祖先雖有人種上和語言上的親緣關係,但卻是獨立發展的。

「塔吉克」這一族名的含義,有眾多推測。按照塔吉克人自己的說法,是居住在中亞、帕米爾、阿富汗的操伊朗語、定居、信仰伊斯蘭教的居民。居住在撒馬爾罕、布哈拉、赫拉特、巴爾赫等地的稱為「平原塔吉克人」,生活在帕米爾、興都庫什山一代的稱為「高山塔吉克人」。

薩曼王朝被塞爾柱帝國所滅亡,之後塞爾柱帝國又被西遼帝國趕出了中亞,待到蒙古帝國崛起,中亞又在蒙古統治下數百年,塔吉克人一直是中亞人口最多的民族。

帖木兒帝國崩潰後,烏茲別克人成為中亞霸主,先後建立了布哈拉、希瓦、浩罕三個汗國。塔吉克人在這一歷史時期沒有建立自己的國家,他們大部分居住在澤拉夫善河流域的布哈拉和費爾干納的浩罕汗國各地,一部分居住在希瓦汗國和哈薩克汗國的齊木肯特等地。在今天塔吉克境內的吉薩爾、喀拉提錦等地,存在著一些半獨立的小公國,都是布哈拉等汗國的的附庸。

在這一時期前,中亞居民的身份劃分,一般分為「突厥人和塔吉克人」,而在此之後,便開始分為「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了。

十九世紀,俄羅斯征服中亞,布哈拉、希瓦汗國先後成為俄羅斯的保護國。俄羅斯保留這兩個汗國的原有格局,因此在今塔吉克境內的吉薩爾、庫利亞布、喀拉提錦、達爾瓦茲等塔吉克人封建自治領,仍是向布哈拉汗國宣誓效忠。

此時的塔吉克人,不僅要受到布哈拉的烏茲別克貴族的壓榨,還要被俄羅斯殖民當局壓榨,因此負擔極重,生活困苦。在十九世紀末,爆發過多起塔吉克人針對布哈拉的人民起義,但都在布哈拉和俄羅斯的聯合剿殺下歸於失敗。

1917年,俄羅斯的沙皇被推翻,中亞地區也陷入革命風潮,而塔吉克人是各民族中參與革命最為積極的。1924年,塔吉克地區建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隸屬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9年,成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加入蘇聯。

塔吉克地形圖

1991年,塔吉克宣布獨立,成立「塔吉克共和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蘭亭集序》的出現與消失,都跟六朝的社會傳統息息相關
文史宴:隋文帝、隋煬帝父子到底是不是昏君?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