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麻花

麻花

原標題:麻花

人,不可能樣樣都得到。但,卻可以擁有一顆不去斤斤計較的心。很多時候,心態對了,生活就輕鬆了。
麻花,誰都吃過。但你知道麻花的由來嗎?傳說還挺多。

從前,天津十八街一家點心店有個少掌柜,一次出去遊玩,回來又累又餓,開口就要點心吃。可巧點心都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點心渣。有個夥計靈機一動,把點心渣與麵粉和在一起,扭成條,下油鍋迅速炸熟,很快就給少掌柜端了去。少掌柜一吃,酥脆不膩,噴香可口,就問這是什麼。那個夥計說:「這個嘛,那什麼,就是有點花樣的點心。」少掌柜吃得正香,沒聽太清,就聽見「嘛」「花」,於是就說:「麻花好啊,明天咱就賣麻花。」麻花,就這麼問世了。

相傳很久以前,天津大營門一帶發生蠍災,蠍子四處橫行。好不容易災退了,人們不想再發生這種事,就把和好的面拉成長條,扭成有點像蠍尾的樣子,用油炸後吃掉,稱為「咬蠍尾」。覺得這樣一來,蠍子就不會來打擾人了。久而久之,「蠍尾」就演變成了麻花。

相傳清朝末年,一個叫劉老八的人,在天津十八街開了一間麻花店。劉老八的麻花酥而不硬,慢慢就出了名。因為他的名字不好聽,人們談起他的麻花,不愛說「老八麻花」,而是喜歡說「十八街麻花」,於是,名牌麻花就此得名。

據說上世紀三十年代,天津十八街附近住著范貴才、范貴林兩兄弟,他倆各開了一間麻花店,一名「桂發祥」,一名「桂發成」。他們的麻花廣受歡迎,每當有人問「在哪買的」,就有人回答「十八街」。時間長了,「十八街麻花」就成名了,一直流行到現在。(宗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魯木齊晚報 的精彩文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霜秋殘荷

TAG:烏魯木齊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