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是我心情最複雜的一篇

這是我心情最複雜的一篇

從昨天到今天,大家應該都被金庸先生離世的消息刷屏了。




是真的刷屏,從微博到朋友圈,上到家裡看著電視就會打瞌睡的長輩,下到還在為了學校不準留長發穿窄腳褲而憂愁的小孩,個個都在感嘆時代的結束。






未曾謀面的畫手自發作圖來感慨他的離去(圖via微博@阿駘)??







同為一代武俠作家代表的溫瑞安親寫悼詞,說他「天下無雙/不朽若夢/金庸笑傲/武俠巔峰」。






還有他用大量筆墨去書寫過的襄陽城,也在燃起了點點燭光。







每一種都是大家竭盡所能卻沒法說盡胸中鬱郁的表達。



更不要說那些曾扮演過他創作人物的演員們,因為人生路上和他有過那麼一些相逢,即使沒有碰面,卻也就此改變了一生。




韋小寶(陳小春)??







小龍女(李若彤)??





楊過(古天樂)??







令狐沖(呂頌賢)??






楊康(苗僑偉)??




戚芳/鍾靈/儀琳(何美鈿)??






當然其實還有很多,周迅、馬浚偉、趙學而、李亞鵬、黃曉明、楊冪、陳紫函、陳妍希、譚耀文、應采兒……




只是一說起來我腦子裡會先想到這些,並不局限於粵語或者普通話,又不存在於TVB和張紀中的版本之爭,但卻真真實實變成過我青少年時期每晚追看的代名詞。






或許有冷靜的人覺得身有原罪的營銷號,比如我,發這些純粹是為了蹭熱度,因為人人都愛金庸。




但正因為人人都愛,在這時候我們也沒有任何差別,華語世界裡人人都有懷念金庸的理由。







有的人是看書喜歡上金庸的。



雖然曾經才子王朔洋洋洒洒寫了一大堆,批判金庸小說「俗」,覺得他文字功底不行:





「老金從語言到立意基本沒脫舊白話小說的俗套。老金大約也是無奈,無論是浙江話還是廣東話都入不了文字,只好使死文字做文章,這就限制了他的語言資源,說是白話文,其實等同於文言文。」




又批判他三言兩語就開打,寫的人物身上缺乏真是真實存在的人性:




「金庸筆下的俠與其說是武術家不如說是罪犯,每一門派即為一夥匪幫。他們為私人恩怨互相仇殺倒也罷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給他們暴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殺人這種事也有正義非正義之分,為了正義哪怕血流成河。金先生大約是純為娛樂大眾寫的這類讀物,若要你負起教化民眾的大任你一定不肯,那又何必往一些角色臉上苦苦貼金?」







但這種言論在當年就被四面批駁,甚至還得到了金庸本人的書面回應。




金庸引用佛家學說和孟子直言,說「王朔先生的批評或許要求的太多了謝,是我能力做不到的,限於才力,那是無可奈何的」。







事實上金庸先生的書是最為好讀的。




他有法學基礎又識得外文,經歷過戰爭後又遭遇職場失意,最終在香港站穩了腳跟。




所以你能在他的書里看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暢快,又能捕捉到小人物的求生不易,虛實交錯、張弛有度,看進去了便不想放手。







也有人是從影視劇入門的。




上世紀8、90年代,內地的電視還是罕有物件,但阻礙不了大家吃過晚飯後湊到一起,圍著電視追得忘情。那時候電視台可播內容有限,大部分影視劇都購自TVB,於是很多人對武俠類影視劇的最初啟蒙就來自金庸。







83版的《射鵰英雄傳》應該算是個中翹楚,內地引進是在文藝思想更放鬆的85年,在改革開放之前,金庸和他所代表的武俠小說一度被視作「毒草」,沒法在內地正式出版。




雖然書沒法看,但電視劇製作精良,有忠有節的郭靖和鬼靈精怪的俏黃蓉和當時觀眾印象里的所有武俠作品都不一樣,再配上金庸作品本來就有的故事張力和傳奇劇情,很快就變成了一代經典。







《射鵰英雄傳》的電視劇在當年也是飽受批評的,但它所帶來的廣泛影響力卻推動了金庸小說在內地的正式出版。







也正是有這個契機,94年,當時還在讀大二的黃海冰和王菁華、曹穎等人一起拍了《書劍恩仇錄》,那也是內地第一部金庸劇,並且帶動了此後武俠題材在大小熒屏上的長盛不衰。







因為了解的起點不一樣,書迷和影視劇迷其實是有分歧的。




像是昨天唐人老總蔡藝儂發聲,說感謝金庸在06年籌拍其作品遭遇重創時所做的版權讓奪,沒有收一分錢。








此外還給胡歌和唐人親手寫了鼓勵信,希望他們都能夠好好努力,共渡難關。







蔡藝儂說的是08版《射鵰英雄傳》,一個被很多人吐槽雖然青春但劇情卻過於言情甚至到有些OOC的存在。







事實上影視劇改編,是不可能全盤還原金庸小說原貌的,編劇和導演必須在大場面和篇幅里做出取捨,預設觀眾心理來做一定的倚重。




金庸劇的改編版本,都是隨著製作單位or製作人的不同,有著明顯的風格區分的。




之前我寫過台灣楊佩佩版的金庸劇時曾經總結過,都是自己寫的,現在搬來再補充和整理一番。




即使我們看來經典的83版《射鵰》,同樣是不能平書迷意的存在,覺得黃蓉被改編得太市儈了一些。







張紀中版本,我們一說到就會想起鼓風機,他的金庸劇里不管男女主,永遠都會站在鼓風機和背光板前飄動長發。








但張紀中也有他的好處,因為他調動的多是央視資源,非常豐厚,因此他呈現出了一種「實」,體現在山水之實,都是去九寨啦舟山桃花島啦之類有天然美景的地方去取景,演員在其中自然能呈現出其縹緲高人感。








演員動作也都實打實,一招一式力求到位到點。







此外,張紀中的「實」也還體現在他對原著劇情及對白的忠誠上,基本上就是照著原著拍,但也有很多冗長的細節和對話被包含進去,連篇看下來節奏把握得不是很好,會讓人覺得有些悶。







這種風格做得不好就是《碧血劍》和鄧超版《倚天屠龍記》,做得好的就是他自己最滿意那一部,







天龍八部。







而影響力最大的TVB版本由於製作限制,細節不是很到位,特別是布景——懸崖就在攝影棚里搭一座假山,雪景則是風雪音效加上滿天的泡沫塑料,華山論劍這種級別的武林大會,都只是在狹小的空間里用道具布景搭設而成。







但由於編劇有著成熟的娛樂製作手法和經驗,製作也對市場口味把握較穩,TVB版本的劇情緊湊又有力,演員演技也好,寥寥數語就能交代完整故事的來龍去脈。







此外,TVB版金庸劇依託於那個年代強大的香港樂壇,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主題曲,也是非常洗腦的。







聽到↓這首歌你腦子裡應該就會浮現出陳小春穿清裝的樣子惹!







徐克版本的金庸戲裡,或者說香港電影里的金庸角色里,都透出一股俠氣。







但楊佩佩不一樣,她拍武俠,也拍言情,我涯有個很愛刷陳紅的「五公公」(我忘了他真ID叫啥了),最喜歡刷那部《今生今世》就出自楊佩佩之手。







楊佩佩拍戲有個特點,是她雖然在為台灣拍戲,但她很喜歡用香港那一套模式。




在畫面風格上,她崇尚香港電影美學那一套飄逸的風格,單看畫面其實很難區分這部戲的出產地區。








另一個特點在於,她喜歡啟用港星。像是她常用的夏文汐,就是香港女藝人,







她之前還拍過別的戲,用的是劉松仁。







有人說她是台灣武俠之母,因為她在1985年就拍了《笑傲江湖》,啟用的也是港星梁家仁來演令狐沖。







而她有自己愛用的編劇,博華夫婦,關展博,陳麗華,都來自TVB。







在TVB,向來都是工業化生產,編劇先把故事大綱寫出來,然後大家分工協作。其中陳麗華擅長的是感情戲,隨手摘一個她的作品列表。







而關展播一開始是給香港話劇團寫舞台劇的,他的風格更偏向於人物形象的塑造,從細節上去打磨人的方方面面。同樣給一個列表參考。







兩個人出自TVB的的劇本鍛造基地,卻又各有風格,最後融成的風格就是脫離原著,但在感情戲上格外動人。




像是孫興的楊逍和潘儀君的紀曉芙,對戲簡直就是霸道總裁征服冷淡小嬌妻的典範。







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元素的存在,楊佩佩的故事「人性化」了不少,卻也丟了武俠風範,一群人的感情更局限在小家小愛上。好端端的武俠劇集但男女主的台詞實在言情又肉麻。




比如說,小龍女對楊過說,過兒,別說了,







過兒,我流淚了。連聲疊句不知道是想塑造小龍女一個什麼形象。







而當中一些配角又在這一版里被深挖或者美化了,比如尹志平,讓他在嫖妓時因自愧然後自宮,甚至小龍女還跟著尹志平同處一室,







甚至有些情況下他的行為動作是迫不得已的。







如果說其它版本的黃蓉最多是婚前白月光,婚後魚眼珠的區別,那夏文汐這一版的黃蓉是最冷冰冰最自私暗黑的一版了。







她統領丐幫的時候郭靖在她旁邊拿著打狗棒一副「護駕」的樣子。








也難怪金庸在看完這一版之後很生氣,說「改成這樣讓我生氣,簡直像天天打我的兒子一樣。我和楊佩佩朋友都要作不成了,她怎麼可以把黃蓉變成壞人?」




這一段新聞非常有趣,可以看出金庸對楊佩佩製作金庸劇的態度和感覺,我摘一下全文:





楊佩佩拍的「神鵰俠侶」改了不少金庸的原著內容,金庸相當不高興說:「改成這樣讓我生氣,簡直像天天打我的兒子一樣。我和楊佩佩朋友都要作不成了,她怎麼可以把黃蓉變成壞人?」「我希望改編我的作品要改得愈少愈好。」對於金庸的不滿,楊佩佩表示,她已向金庸保證下一部戲不會再改了。 




昨晚台視請金庸夫婦及同行的蔡瀾等十多人一起在台視頂樓吃飯,由鄭逢時和李祖源作東,節目部經理盛竹如和新聞部經理顧安生、楊佩佩作陪。與楊佩佩同席的金庸雖表達了他的不快,但仍與楊佩佩談話共餐及合影。楊佩佩當即保證,明年將開拍的「笑傲江湖」不會再改了。 




金庸說,他以為大家都會很尊重他的作品,沒想到「神鵰俠侶」會這樣糟蹋他的作品,就像天天打他的兒子一樣讓他痛心。由於台視對他的禮遇,他之前沒有多說,但昨天他不吐不快。他說,早知如此,下部戲就不該簽給楊佩佩,除非她保證下次不改了,否則他寧可花兩倍錢把版權買回來。 




金庸雖批評了「神鵰俠侶」,但他覺得楊佩佩拍的「倚天屠龍記」不錯,他才會來台視。




外界又有一句話,說是金庸對楊佩佩說,「我的作品能搬上熒幕,最好的是你拍的,最不喜歡的也是你拍的。」大概就是同一場來的。







而被金庸說是滿意才會選她的那部《倚天屠龍記》的確可以算作是楊佩佩所拍攝的金庸劇高峰。




同樣以豆瓣評分為例,這部有一萬多人標註,分數在7.8,雖然不能和自帶濾鏡的TVB比,但分數也算是很不錯。







這部戲的男女主其實也是被罵慘了的節奏,因為男主是馬景濤演的,那仍然是瓊瑤咆哮式佔主導的年代,他的演法也並沒有跳脫出自己的一貫風格。







而葉童,雖然美艷與氣場兼有之,但她在當中的造型也略有點奇葩,比如這個↓







而且當時新白娘子走紅沒多久,葉童在這部戲裡又有一些男裝打扮,整體來說的造型是沒能突破許仙給人的感覺限制,







豆瓣頁面下很多網友也還是在提許仙。







兩位主演的基調定錯了,劇情也略有減弱,葉童的趙敏,則被處理得苦大仇深,有點神經質。所以《倚天》的突圍其實還是靠配角。像是周海媚的周芷若,基本上就是永恆的經典了,







很多人都說金庸說過,「早知道周海媚演周芷若,我就改結局了。」因為她的扮相又美又媚,就算耍心機也不過分。







而除了周芷若之外,這一部裡面的小昭也是用了陳孝萱,在當時名氣並不大。







上面提到的楊逍紀曉芙,其實也是冒險成就的奇蹟,楊不悔和紀曉芙的扮演者是潘儀君,本身是個歌手,







孫興是廣州人去台灣,早幾年在台灣演的戲都一般般,甚至不少還有點喜劇元素,







但楊佩佩找上他來演這個角色,現在都是不少粉絲心中最經典的楊逍,







風流倜儻眉目如畫,







她對金庸作品是由衷摯愛,83年到2000年拍了不止一次《笑傲江湖》。80年代的版本里除了梁家仁的令狐沖,任盈盈她選的是台灣當紅女演員劉雪華。







這一版里應采靈演的岳靈珊,靈動又可愛,其實記得的人不少。







但不按套路走的典型結果就是她的東方不敗找了乾德門,







就是我們熟悉的法海。法海=東方不敗?你們演戲還是要講基本法的!







在這一版之後,楊佩佩又在2000年左右拍了一版中視版的《笑傲江湖》,很不幸,男主還是任賢齊。







但好在這一版的女主自身顏值過硬演技也好,沒有被坑爹,這就是楊佩佩港星魂發作找來的袁詠儀。







袁詠儀演的花木蘭,也是楊佩佩製作的,這說明楊佩佩對她是真愛。







在這一版里,楊佩佩又把她當年的任盈盈劉雪華給拉來演了個東方不敗,







有乾德門在前,這一版其實好多了。而劉雪華要求生孩子的那位仁兄,就是之前的尹志平李志希。







同樣是瓊瑤女郎出身的陳德容在這裡,變成了小師妹。







按照楊佩佩拍劇必有一帥定律,這一部里最出彩的兩個配角一個是劉雪華,一個就是曲陽姜大衛。







但這一部拍出來之後,還是改動頗大。




金庸後來在央視採訪的時候專門拿楊佩佩做了個反面教材,說「從小說到影視劇,有些情節的小改變當然是可以的,但如果把人物的個性全部改變了,那就是不可以的。比如那個台灣導演楊佩佩,她的那些電視劇,改過頭了!所以她打電話到我公司,我是不聽的,再想買我的作品版權也買不到了。」







原作黨和影視改編黨的纏鬥並不會隨著金庸老爺子的離世而減弱,但在泰斗離開的這瞬間,繼續撕扯下去也沒什麼必要。




因為金庸風骨不僅存在在他所寫下的每個字里,更在於他著力去刻畫的每個人物中,你哭過笑過感同身受過,也就不辜負它的存在。




就像胡歌在轉發蔡藝儂那篇博文時說的那樣,「先生的俠義不僅在書里,更在他的生命里」。







你瞧這些白雲,




原創不易,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作者以及微信號(cj10141234)。




喜歡文章的話歡迎分享到朋友圈。這裡是天涯娛樂八卦版版主cj的公眾號,關注請添加微信號:cj10141234或長按二維碼圖片識別,跟我一起八卦。









(看完文章後要做的事是什麼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實在是太CJ了 的精彩文章:

網路有回憶,從初代女網紅自殺說說天涯當年的姜岩事件與3377事件
現在還有多少人知道周潤發的厲害?

TAG:我實在是太CJ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