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為進一步弘揚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2017年秋季開始,各地中小學都開始統一使用新編教材。新教材其中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增加了古詩文的比重。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反映了我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詩文能夠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這已經形成全社會的共識,這一變化反映了人民的呼聲和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今年是新教材使用的第二個年頭,在此小編將七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匯總如下,以便大家進一步了解和掌握。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七年級語文教材上冊中涉及到的古詩詞共12首,其中教讀4首,分別是《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自讀8首,分別是《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龜年》、《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夜上受降城聞笛》、《秋詞》、《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潼關》。另外古文有《世說新語》二則,《論語》十二章,諸葛亮的《誡子書》,蒲松齡的《狼》,《呂氏春秋》寓言一則,《列子》寓言一則。對於其中的12首膾炙人口、簡單易記古詩詞,建議大家一定背下來,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方面是提高自我文化素養的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學生,又是學習和考試的需要,作為家長,可以起到以身作則和檢查督促的作用。對於其中四首教讀詩詞,僅作簡單分析,希望你能喜歡。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一首四言詩,是曹操《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這首詩寫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一時興起所作。詩人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曹操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這首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表達了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奇特的想像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雖未追敘與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誼,但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把友情抒發得真摯感人。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首五言絕句是詩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當時正值冬盡春來,旭日初升,詩人面對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時光流逝,油然而生別緒鄉思。但是,由於詩人情感內容完全融納於特定時空的生動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詩的情感基調不僅略無哀傷凄婉,反而表現出在晝夜轉接、時序交替之際對獨特的江南景緻與蓬勃的自然生機的發現的喜悅,並且形成高朗壯闊的審美境界。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緻,前三句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斷腸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秋詞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七年級語文教材中12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你無論如何要背下來

晴空一鶴排雲上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其二

陸遊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潼關

譚嗣同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解不平。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沙視界 的精彩文章:

80道比較冷門的國學知識題,能答對一半就堪稱飽學之士(含答案)
《左傳》中一篇小文,可謂振聾發聵,直令兩千多年後的現代人警醒

TAG:老沙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