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究竟有多美!這群年輕人用11年復原200套漢服驚艷世界
文 | 美物計
主播 | 書心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漢服之美,一醉千年,
或素色布衫,長風玉立,
或錦衣華裳,飄逸靈動,
你是否也想過若自己身著這樣的服飾,
究竟會是怎樣的風采?
劉帥也有這樣的想法,
他本是繪畫專業出身,
出於對漢服的喜愛,去學了服裝設計,
2007年的時候,
和幾個朋友一起組建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
只為復原出真正考究的漢服,
再現漢之古樸,唐之飄逸,
宋之淡雅,明之端莊,
重回那個羅衣飄飄的時代。
為了儘可能地還原歷史,
這個年輕的團隊也吃盡了苦頭。
他們
做大量嚴謹的考據,
紡織品與金銀玉器不同,
非常容易損壞,
是極不易保存的物品,因此出土的實物很少,
即使有文物也都是博物館中的珍品。
沒有實物可研究,
他們就去
專研古畫、壁畫、陶俑,
和前人的的經典著作,
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服飾藝術,
考據服飾的材質、配色、花樣。
比如
這件西漢長壽綉曲裾袍,
是根據長沙馬王堆
西漢辛追墓
出土的長壽綉曲裾袍復原,
色彩、紋樣、尺寸都無比貼近。
從選取材料到紋樣復原,
再經歷織、染、印、搗練、
刺繡、製版、剪裁、縫紉等複雜的工序,
完整復原一套衣服,
常常需要
花上半年的時間,
11年來,整個隊員通力合作,
也才復原了200多件精品。
投入大,難度高,
考驗著這些年輕人的耐心,
辛苦、艱難,但不會停止,
因為熱愛,所以他們咬著牙堅持下來。
每當一套古代裝束最終復原完成,
一種欣慰與成就感油然而生,
所有辛苦與付出都是美的。
在他們手裡,
那些文獻壁畫中不可觸及的古人形象,
終於成了生動的現實。
戰國直裾在昏黃的燈光下,
展露
古色古香的美人風骨
。
魏晉絞纈絹裙,
「步裔裔兮曜殿堂,
婉若游龍乘雲翔。」
執手半遮面的北涼少女,
袍服層疊,拖曳成美好的弧度。
著紫色團花印花半臂衫裙的唐仕女,
信手閑彈,姿彩華美。
南宋少女的硃色暗花羅衫,
樸素無華中有最嫵媚的東方韻味。
還有抱劍而立的西漢士人,
執扇而坐的南朝貴族,
彷彿剛剛抖落了歷史千年的蒙塵,
從壁畫和捲軸中走出。
為了讓展出的時候更貼合時代特徵,
中國裝束復原小組
除了復原服飾外,
還致力於
復原各種道具,
包括首飾,鞋帽巾冠,髮型妝容配件等。
比如這件唐代仕女服,
便是參照吐魯番阿斯塔納187號墓葬出土的
「唐代彩繪騎馬戴帷帽仕女俑」複製而成,
從
帷帽到服飾都完全
貼合。
根據龍朔三年(663)
新城長公主墓中的壁畫還原,
初唐單刀半翻髻,
和錦緣半袖襦裙腰裙。
根據陶俑及壁畫
復原的
北朝武士裝束。
同時他們在選擇展示的模特時,
也有自己的標準,
對女模特來說,
除了自帶古典韻味外,
對頭髮也有嚴謹的標準:
不能太短、
不能燙染、
發量不能過少。
這群年輕人將
那些曾經美艷的裙裳,將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霓裳艷影,
重新呈現在大眾眼前
經過多年的努力,
他們也從一個漢服愛好小組,
發展到了最專業的中國
裝束復原團隊。
他們的實踐成果也
成了兩本學術畫冊:
《中國妝束》《漢晉衣裳》
為無數專業的研究人員提供了參考。
當「業餘的愛好」變成「專業的研究」,
他們終於迎來了肯定和讚譽,
2012年,他們應外交部邀請
參加了中日韓傳統服飾展演,
代表中國
去展示東方服飾之美的源頭
——中國正統漢服。
2015年7月,
中國
裝束復原團隊
應中國絲綢博物館的邀請,參加了
「絲路之綢——兩千年的亞洲東西文化交流」
大型展覽。
今年中秋,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
參加了《天天向上》
,展示了八套漢服,
「披羅衣之璀粲兮,
珥瑤碧之華琚。」
所有人都沉醉於它的璀璨華美。
他們的復原
漢服
不僅在國內贏得好評,
還受到外國人的推崇,
團隊與英國一家電視公司合作的紀錄片,
驚艷了英、日、韓等各國。
以上為日文版的視頻截圖
曲裾深衣,齊腰襦裙,
漢服不僅是一件華服,
它那密密的針腳縫進去的,
更是一種傳承歷史的文化態度。
然而,在現代社會裡,
仍有不少人對漢服存在著誤解,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漢服,
復原小組
通過各種方式推廣漢服,
奔走在高校間走秀、宣傳、展示,
讓年輕人懂了,復興才有希望。
和
共青團西安市委、
西安市文物局合作,
一起「穿越」唐朝,
再現了盛唐氣象。
拍攝短視頻,
展示「最美畢業季」的打開方式。
開設「朝代復原體驗」項目,
接納更多的人前往工作室體驗
「把歷史穿上身」
的感覺。
當然,也有人對他們的成果嗤之以鼻,
覺得他們復原的衣服又丑又土,
團隊的創始人劉帥說:
「也許我們現代的審美觀讓我們覺得,
這些復原的裝束很奇怪,但你不能否認,
從他們身上流淌下來的歷史厚重感
散發著令人心驚的美麗。
這便是我們的祖先們留下來的瑰寶,
即使被掩埋千年,也依然光輝奪目。
」
團隊成員說:
「服飾史是一部看在眼裡、
穿在身上的歷史,
是一面折射社會歷史最直觀的鏡子。」
團隊要做的就是
窮盡心力留住傳統之美。
讓人們對漢服的認識,
不再是「古裝」
「戲服」
更不是cosplay,
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中國文化。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服飾文化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
代表中國的美學和精神。
本文「美物計」原創,圖片來源於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和微博@裝束復原,版權歸原作者,音頻插曲《畫壁》。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美物商城,為您挑選最有品位的禮物
※物語 | 幸福的女人,都有第二張臉
※拼團|日曆界的勞斯萊斯,出禮盒裝了
TAG:美物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