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蕭何為何不自己稱王,反而為劉邦賣力奪天下?

蕭何為何不自己稱王,反而為劉邦賣力奪天下?

蕭何本是一名小吏,在政治素養和才學上遠超過了劉邦,但卻從未想過稱王,而是為劉邦肝腦塗地,盡心儘力輔佐,為何頗具政治經驗的蕭何會甘於屈身於劉邦手下呢?

從蕭何的性格來看,他為人隨和,做事小心謹慎,原本作為沛縣縣令對於各種法令頗有研究,他深知秦法嚴苛,造反的罪名有多嚴重,出於多種考慮,蕭何便甘願做小弟,也不做領頭人。

其次,蕭何對劉邦的看法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的出身卑微、見識粗鄙,而是看到劉邦身上的能伸能曲、明辨是非的氣質。而蕭何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相較於劉邦,並不適合成為一代帝王,更合適做一個謀士。

在劉邦成為皇帝之後,蕭何也自然而然的成了丞相,為劉邦攻打項羽出謀劃策,為國制定法令規約,他一心為民,贏得了關中百姓的一片讚譽,甚至有人知蕭何而不知皇帝,劉邦開始忌憚蕭何,聽信了功高震主之說。蕭何為表忠心不惜殺了自己的愛徒韓信,

除此之外他還自編了一場「自污其身」的事件,蕭何一生清廉,從不貪污腐敗,就連自家的院子都破爛不堪,雖然貴至丞相,其夫人仍然穿著廉價的布衣,其子也不過是朝廷中的小吏。蕭何為了使劉邦放心,故意在劉邦回來的路上讓人圈佔良田,並使人告發自己,劉邦一氣之下把蕭何打入監獄,後終於明白蕭何的良苦用心,才把蕭何放了出來,消除了對蕭何的忌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老照片 的精彩文章:

慈禧為何能讓不可一世的『鬼子六』臣服,只因用了這一招!

TAG:天下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