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脂肪肝不要慌,中醫治法幫你忙!
主訴:上腹及兩肋脹滿,隱痛不適兩天。 現病史:患者說兩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脹滿,隱痛不適,以兩肋為甚,兼引後背脹痛,食後加重,伴見便秘,4-5日1行,物硬,半月前曾因胰腺炎住院治療(蘭州一院),痊癒後出院調養。 中醫診斷:腹痛(肝胃不和型) 證屬:肝胃不和,氣血瘀滯,脾虛濕阻。 處方:小柴胡合四連散加減
醫生:王道坤
姓名:金某
性別:女
就診時間:2005-09-24
節氣:秋分後第1天
主訴:上腹及兩肋脹滿,隱痛不適兩天。
現病史:患者說兩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脹滿,隱痛不適,以兩肋為甚,兼引後背脹痛,食後加重,伴見便秘,4-5日1行,物硬,半月前曾因胰腺炎住院治療(蘭州一院),痊癒後出院調養。
刻下症:上腹及兩肋脹滿,隱痛不適兩天
既往史:無
體溫:37
血壓:132/78
呼吸:17
舌質:舌淡
舌苔:苔白膩
脈象:脈弦細數
輔助檢查:2005.9.19日B超查示:1.慢性胰腺炎,2.膽囊炎並膽結石,3.輕度脂肪肝。
辨證分析:兩脅為少陽分野,肝氣之所布。稟賦不足,飲食失節(潔),復加情志所傷,致使肝氣鬱結失於條達,郁而犯胃,故見上腹脹不適,兩肋為甚。「氣為血之帥,」氣滯則血瘀,「不通則痛」,加之久病必虛故而隱痛。細數主虛證,胃為「水谷之海」,「有倉廩之官」之稱在五行屬土,主攝納,以降為和。今肝鬱失達,克伐太過是以攝納,降濁俱廢,故而上腹脹滿,餐後加重,常見便秘。脾之升清,為後天之本,位居中州,今受肝木所制。中州不鍵,不能升清散精,上歸入肺,致使濕居中焦,舌苔白而厚膩。
中醫診斷:腹痛
西醫診斷:1.慢性胰腺炎
2.膽囊炎並膽石症
3.輕度脂肪肝
中醫證候:肝胃不和,氣血瘀滯,脾虛濕阻
治則治法:疏肝健脾,和胃祛濁,活血化瘀 。
方名:小柴胡合四連散加減
方劑組成:柴胡15克 半夏12克 黃芩10克 党參15克 枳實30克 白芍30克 炙草6克 大黃10克(後下) 番瀉葉6克(後下) 玉片12克 紫地丁12克 化瘀散10克(分沖)。
用法:7劑,1劑/1天,水煎服。
醫囑:注意飲食,保持心情愉悅。
【二診】
就診時間:2005-11-01
舌質:舌淡紅
舌苔:舌根苔略厚
辨證分析:兩脅為少陽分野,肝氣之所布。稟賦不足,飲食失節(潔),復加情志所傷,致使肝氣鬱結失於條達,郁而犯胃,故見上腹脹不適,兩肋為甚。「氣為血之帥,」氣滯則血瘀,「不通則痛」,加之久病必虛故而隱痛。細數主虛證,胃為「水谷之海」,「有倉廩之官」之稱在五行屬土,主攝納,以降為和。今肝鬱失達,克伐太過是以攝納,降濁俱廢,故而上腹脹滿,餐後加重,常見便秘。脾之升清,為後天之本,位居中州,今受肝木所制。中州不鍵,不能升清散精,上歸入肺,致使濕居中焦,舌苔白而厚膩。
中醫診斷:腹痛
中醫證候:肝胃不和,氣血瘀滯,脾虛濕阻
治則治法:疏肝健脾,和胃祛濁,活血化瘀。
方名:小柴胡湯
方劑組成:藿香15克、消痞散30克 柴胡15克、半夏12克、黃芩10克、党參15克、枳實30克、白芍30克、炙草6克、大黃10克(後下)、番瀉葉6克(後下)、玉片12克、紫地丁12克、化瘀散10克(分沖)。
用法:7劑,1劑/1天,水煎服。
醫囑:注意飲食,不可暴飲暴食。
預後:顯效,消失。
按語:「急者緩之」,「甘緩和中」
【三診】
就診時間:2005-11-01
舌質:舌淡紅
舌苔:舌根苔略厚
辨證分析:兩脅為少陽分野,肝氣之所布。稟賦不足,飲食失節(潔),復加情志所傷,致使肝氣鬱結失於條達,郁而犯胃,故見上腹脹不適,兩肋為甚。「氣為血之帥,」氣滯則血瘀,「不通則痛」,加之久病必虛故而隱痛。細數主虛證,胃為「水谷之海」,「有倉廩之官」之稱在五行屬土,主攝納,以降為和。今肝鬱失達,克伐太過是以攝納,降濁俱廢,故而上腹脹滿,餐後加重,常見便秘。脾之升清,為後天之本,位居中州,今受肝木所制。中州不鍵,不能升清散精,上歸入肺,致使濕居中焦,舌苔白而厚膩。
。
中醫診斷:腹痛
中醫證候:肝胃不和,氣血瘀滯,脾虛濕阻
治則治法:疏肝健脾,和胃祛濁,活血化瘀。
方名:小柴胡湯
方劑組成:藿香15克、消痞散30克 柴胡15克、半夏12克、黃芩10克、党參15克、枳實30克、白芍30克、炙草6克、大黃10克(後下)、番瀉葉6克(後下)、玉片12克、紫地丁12克、化瘀散10克(分沖)。
用法:7劑,1劑/1天,水煎服。
醫囑:注意飲食,不可暴飲暴食。
預後:顯效,消失。
按語:「急者緩之」,「甘緩和中」
難言之隱,問中醫智庫!
專業醫生為您一對一制定個性化調理方案
點擊【了解更多】??,立即進入諮詢頁面
TAG:神黃中醫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