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趕散」是何緣由?蘇北人的祖籍?從蘇北人說話就能看出來
原標題:「洪武趕散」是何緣由?蘇北人的祖籍?從蘇北人說話就能看出來
作者:大國文社(大國文史,大果文社原創原創)
元朝末年,戰亂四起,張士誠是其中一支。張士誠是鹽丁出生,家在淮南中十場的草埝場(現在大豐區境內,元末明初屬於揚州),張士誠造反之後,以蘇州為常駐地,在與朱元璋的戰鬥中,得到蘇州當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朱元璋苦戰得勝之後,為報復甦州老百姓,把蘇州閶丶胥門的老百姓發配到經長期戰亂而人口流失非常多的淮安揚州沿海地區,擔任燒煮鹽滷,製作海鹽的工作,古稱"鹽丁"。史稱這次人口遷移為"洪武趕散"
方言的形成是有歷史、社會、地域等多種因素決定的。當初洪武趕散,並非所有人都來自於蘇州閶門,而是周邊地區北遷者在閶門進行集散,與洪桐縣的老槐樹具有同樣的故鄉情懷。再說,趕散的移民,進入蘇北後,由於當地有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口,很難保持原有的方言口音不受影響,地域的變遷更是可能促使新的方言的形成。因此,深入江淮腹地的江南移民,語言上逐漸蛻變。
第一,明初到現在600~700年了,當年來一個人,現在就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第二,古代鹽城地區地方水患嚴重,土地鹽鹼,移民生活困苦。來了很多人,能活下來,娶妻生子孕育後代的就不錯了。不能活的,也許還乞討外流。第四,鹽城處於中國南北的中部,又是里下湖平原地區,從明初到現在,朝代變革、戰爭、運動,幾乎都少不了,人口也會因而減少。第五,閶門移民,未必都是蘇州人,閶門只是當時移民集散地之一。其他還有山西洪洞大槐樹、山東棗莊、河南光州固始、湖北麻城孝感、江西瓦屑壩等等。
第六,口音與水土、環境相關,移民到來後為了適應地方環境,被地方文化同化了。當然,鹽城人的方言中保留著很多地方的辭彙,當然仍然有蘇州方言的,舉例:祖父,口語普通話是「爺爺」,射陽西南部叫「DiaDia」,而黃沙河北叫「爹爹」,蘇州方言卻是「Dia Dia」。兒時曾記菜咸了,祖母說「芒死了」「苦芒苦芒的」,後來電視中看到湖南一處人也稱「咸」為「芒」。第七,江淮官話是古老的語言體系,其方言發音中也保留了古代的語音聲調。
沿長江的以北,以前都是講吳語,到了南北朝時代戰爭的前線就是江淮沿線,也就是電視劇,琅琊版的時代很多人開始向南避難,長江兩岸的語言沒有什麼不同,有史料記載隋煬帝下揚州,當時的江都(揚州)講的也是吳語,南宋北方的遼金對漢人的驅趕,導致北方人南下,吳語才慢慢消亡在江北。
江淮官方的形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明朝的洪武正韻,就是結合中原洛陽和長安的中原官話,以及雅言和吳語、形成的江淮官話,作為明朝的全國官話,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明朝移民進行了五十年,主要是元末打戰死了太多人,出現千里無人的狀況於是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作為移民的一個集合地中轉站,非常出名。
為了將貧富差距縮小,將蘇州太湖平原的富人遷到受戰亂之苦的蘇北鹽淮地區,但是入鄉隨俗,語言也會融入當地的江淮官話,清朝的淮安揚州,作為漕運的中心城市,富甲天下,雍正一朝查的貪污鹽稅直接填滿了國庫!
連雲港古稱海州,基本以隴海線為界,南片屬江淮官話海州片包括沐陽,口音一樣。北片屬中原官話,于于屬膠東口音。生活習慣亦有區別,一個喜面,一個喜米。江淮口音的原住民,祖籍基本都說是明初,從蘇州閶門外,被紅頭蒼蠅趕過來的。但中原、膠東口音的卻是大槐樹的後代,小腳指頭都是兩辦。
海州自古海、贛、沭、灌一家,千年相依。現人為分離。除贛榆、東海北部,口音一統,習慣相同,一部淮海戲行走海屬地。可悲的是淮海調跑調,省淮海劇團跑到淮安蹭熱鬧,那是淮劇根據地,去占他人地盤亦是不受待見。
版權所屬,嚴禁轉載,抄襲必究,部分圖片取自網路
※魯班書不是木匠指南嗎?為什麼是禁書?接觸它的人無一善終!
※日本青年:日本只要突破限制,會比中國更強大,野心越大死的越慘
TAG:大國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