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鬥機是如何知道被導彈鎖定的?機身兩個裝置十分重要

戰鬥機是如何知道被導彈鎖定的?機身兩個裝置十分重要

原標題:戰鬥機是如何知道被導彈鎖定的?機身兩個裝置十分重要



看過美國軍事電影都知道,戰鬥機在空中格鬥過程中,如果被導彈鎖定,將會有非常麻煩的事情到來。我們都知道,現在戰鬥機都裝備有尖端自衛系統,能通過被動探測的方式發現並判斷敵人是使用雷達、激光還是紅外手段在探測、跟蹤自己,或已經向自己發射了導彈。


雷達告警接收機部件


自衛系統中最重要的兩個設備是雷達告警接收機和導彈逼近感測器。雷達告警接收機的雛形是護尾器,用於接收本機尾後部一定空域內敵方的雷達照射信號。當敵方尾隨跟蹤本機時,護尾器被敵機雷達照到,於是就向飛行員發出燈光或聲音告警信息,讓飛行員規避機動。


戰鬥機尾部的雷達告警接收機


護尾器後來進化成全向雷達告警接收機,對接收到的2或3厘米波段的敵方火控雷達信號進行告警。現代先進雷達告警接收機具有很高的威脅輻射源探測精度,能用於反輻射導彈的制導。


目前主力戰鬥機、轟炸機、武裝直升機都已普遍裝備導彈逼近告警器(MAW),其作用是通過探測導彈尾焰來對導彈發射和逼近進行預警,讓機載自衛系統提前進行防禦對抗,如發射干擾彈或實施電子干擾等,大幅提高載機生存力。



蘇-30戰鬥機感測器示意圖

導彈逼近告警系統按工作原理一般分為紫外、紅外、主動多普勒三大類體制,其中紫外、紅外兩種被動式的光學告警系統又細分為早期的點源型和現在主流的成像型兩大類。


早期導彈逼近告警器有兩種,一種是為紅外告警器,另一種是和脈衝多普勒雷達告警器。紅外告警器發展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屬於無源告警,也就是通過探測導彈尾焰的紅外輻射或導彈表面的氣動摩擦加熱發現來襲導彈。


但紅外告警器存在虛警率高、感測器需要冷卻、在城市上空易受地面背景紅外輻射的干擾,甚至有時戰鬥機自己發射熱焰彈都會引發報警。直到上世紀90年代出現雙色紅外感測器技術後,紅外告警器才日趨成熟,開始真正實用化。

與紅外告警器誕生於同時代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屬於有源告警,通過主動發射電磁輻射來探測逼近導彈,可提供接近於零的虛警率,而且預警時間長,足夠戰機有效施放干擾。但該系統因需要發射電磁輻射也容易暴露自身目標,而且重量和體積都較大,對導彈到達角的測量精度不高,所以僅有少量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嘿科技 的精彩文章:

美航母艦隊遇強敵, 兩艘甲板被掀翻, 多架戰機葬身海底!
美軍剛轟炸完敘利亞沒多久,後院就傳來一個壞消息,這下「虧」了

TAG:未來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