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的上位,還得感謝這個人對孫中山的背叛

蔣介石的上位,還得感謝這個人對孫中山的背叛

原標題:蔣介石的上位,還得感謝這個人對孫中山的背叛


1922年6月16日凌晨,廣州夜空槍聲大作,炮聲震天,粵軍葉舉部發生叛亂,4000多名士兵圍攻廣州總統府和總統孫中山在觀音山的住所粵秀樓。廣州全城崗哨密布,交通斷絕,各行政機關被佔領。孫中山化裝成中醫,在槍林彈雨中穿越包圍圈,抵達海軍司令部,登上「楚豫」號軍艦避難,史稱「六一六」兵變。


次日,孫中山與夫人宋慶齡在黃埔會合,轉登「永豐」艦(後改名「中山」艦),游弋珠江,困守無助,蒙難50多天。直至8月9日,孫中山獲悉北伐軍返師失利,才乘英國戰艦「摩漢」號離穗赴滬。「六一六」兵變後,孫中山和粵軍總司令陳炯明,這對昔日的同志和戰友,從此反目成仇,成為死敵。


那麼,陳炯明為什麼背叛孫中山?這對昔日的好戰友為何會反目成仇?


隨著革命進程的推進,陳炯明與孫中山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1921年,已經有傳聞說孫中山與陳炯明之間出現不和。陳炯明認為,孫中山此時就任非常大總統不合時,而且他並不贊成北伐,主張聯省自治,建議把廣東這個南方省份作為模式推廣到全國,這與力主北伐統一全國的孫中山的主張有著極大差異,兩人矛盾逐漸激化。


1922年3月,孫中山撤銷其粵軍總司令、廣東省長、內務總長職,只留陸軍總長職,最終導致「六·一六」事件的發生,二人徹底決裂。


如今,關於對中國近代政治產生重大深遠的「六·一六」事件發生的細節,各方說法不一。後代研究者一般認為,「六·一六」事件並不是突發的,其前因後果複雜而難以言喻。


1922年6月12日,孫中山舉行記者招待會,不點名地指責陳炯明「反對北伐」;而陳炯明6月14日拘捕財政次長廖仲愷,矛盾基本公開化。


1922年6月16日凌晨兩點,孫中山得到粵軍通知,粵軍部隊將攻擊粵秀樓,情勢危急。宋慶齡顧全大局,臨危不懼,認為若同孫中山一同行動易被發現。堅持留下來掩護孫中山秘密撤離。孫中山不得已才答應先行,隻身逃出。


孫中山兩次避過叛軍耳目,終於到達黃埔永豐艦(即後來的中山艦)上。孫中山離開半小時後,炮聲四起,陳炯明部隊開始向粵秀樓發起進攻,有士兵還大喊:「打死孫文!打死孫文!」


「六·一六」兵變之後,孫中山離開廣州到上海,此後,他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蘇俄的幫助,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一直到孫中山逝世前,經常有人在中間調停,希望他和陳炯明二人能夠和好。孫中山要求陳炯明寫悔過書,而陳炯明堅決不寫,終於沒有再走到一起。


孫中山與陳炯明決裂,還有一個意外的結果,那就是客觀上成了蔣介石政治生涯的一個轉折點。他在事件發生後不久,輾轉登上孫中山所在的永豐艦,在國民黨中的地位得到迅速上升,奠定了日後他在國民革命中的政治地位。



為何背叛孫中山?

近年來,陳炯明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人物,被一些學者視為「傑出的共和主義者」,打破「陳炯明叛變革命」的歷史成見,指出孫中山與陳炯明最終決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理念分歧。


以美國南北戰爭為例,孫中山屬於北方派,主張中央集權,武力統一全國;而陳炯明是南方派,主張地方自治,和平統一。


如果陳只是一個普通的政客也就罷了,無非就是政見之別;但陳是軍方將領,而且是孫手下的軍方第一號人物,而且當時孫中山的軍隊是陳一手建立的,無異於陳的軍閥私軍,這就對北伐造成了嚴重的阻礙。所以孫解除了陳的軍權。但此時的陳早已脫變為軍閥,他不能容忍孫奪取他的軍權,所以發動了「六一六兵變」。


主要原因可分下列四點說明:


1)個人英雄主義。陳炯明極富個人英雄主義的意識,大家捧他,南洋華僑也擁護他。他在廣東的勢力很大,軍隊最少有10多萬人。他總想做領袖,不甘屈居人下。


2)吳(佩孚)趙(恆惕)對陳的聯絡。在一般軍閥的心目中,陳炯明的名氣反在總理之上,因為廣東方面,總理的力量是虛的,陳的力量是實的,總理只有對黨員的影響力,陳卻掌握實際的兵權。所以吳佩孚、趙恆惕都派人跟他聯絡,希望他贊成聯省自治,阻止總理北伐計劃的實施,並詭稱俟全國統一後,擁護他做領袖,適投其所好。


3)左派的拉攏。陳是秀才出身,嗣又入廣東法政學堂畢業,嚮往社會主義,當其駐軍漳州時,許多社會主義者前往襄佐政治、宣傳、教育等工作,梁永弦任教育局長,派學生出國留學。陳秋霖主編《閩星報》,炯明親撰發刊詞,倡導社會主義。粵軍回粵後,邀陳獨秀主持教育,言聽計從,相處若師友,因此受毒甚深。鄧鏗常常說:「陳競存的思想最不堅定。」可稱持平之論。


4)封建思想。陳炯明為廣東陸豐人,該地甚為偏僻,與外鮮交通。陳氏見聞不廣,不懂現代政治,不會國語,滿口的海陸豐土話。他雖一度贊成君主立憲,但未曾接受康梁思想,轉而參加革命,又不了解總理的學說和主張。所用部屬親信,亦多海陸豐人,非親即友。



總結


北洋時期是一個亂世,從1912年到1922年,全國發生一定規模的戰爭179次,遍及華北、華東、西南各省。北洋政府存在的16年間,全國軍費開支24億,相當於1860——1937年工業建設積累的2.5倍,這還不包括戰爭造成的其他經濟損失。軍閥混戰,實是民國「普遍貧困」的根源。


究竟該如何消滅軍閥、結束戰亂,以舒緩民生,發展國力?孫的主張是黨軍北伐,以武力統一中國,然後實行「縣自治」;陳則希望通過「聯省自治」,在各省頒布憲法、實現「省自治」後再合一為「中華聯邦」。


兩套方案目的一致,但手段迥異。孫的方案後來被蔣介石施行,陳的方案則在中國夭折。結合當日指現實社會狀況,其實不難發現,陳的「聯省自治」方案,註定要失敗,沒有出路。


政見理念不合,昔日的好戰友註定會反目成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拾說 的精彩文章:

該國未與中國發生衝突 為何成佔有中國故土第二國家

TAG:史話拾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