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淡泊的文人,卻又寫出最俠義的江湖詩歌
帶一把長劍,舉一杯烈酒,懷一腔柔情,牽著愛人的手塔遍關山秋月。唐詩里的男人,那是精神層面上的優雅。一位外國著名哲學家曾說過,如果可以選擇,他願意生活在中國的唐朝,或許他所羨慕的正是這優雅折射的俠骨柔情。
大唐帝國邊關不斷傳來的勝利,「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帝王對有功戰將的獎賞;激起人們對創功立業的渴望,整個社會出現了尚武的風氣:「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可以說整個一部唐史溶入了邊塞戰爭的蒼茫風雲。由於國力昌盛。豪邁,勇敢,一往無前成為這個時代的邊塞詩主旋律,
即使身為「詩佛」的王維也寫下「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這樣壯麗無比的戰鬥之歌。
少年行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同樣寫少年遊俠,高適的「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邯鄲少年行》),就顯然滲透了詩人自己沉淪不遇的深沉感慨,而王維筆下的少年遊俠,則具有相當濃厚的浪漫氣息和理想化色彩。但這種理想化並不給人任何虛假之感,關鍵就在於詩中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詩人對這種生活的詩意感受。
長安的高樓酒肆里,王維有時會相遇到這樣的一些少年,他們年輕俊朗的面龐永遠飛揚著青春的意氣與神采,如新豐美酒的醇香般酣暢迷人。面對他們王維常常會感到身體內熱血的奔涌。
其實那隻能是精神上的相遇,多少英雄成往事!曾經的羽林少年金鞍白羽,跟隨著驃騎將軍朔漠千里長驅匈奴。
武俠小說世界中,俠客來去自由,沒有王法的束縛,他們只須獨佔瀟洒,而這正是千百年來中國文人渴望自由,追求精神超越的願望體現。從這點意義上講,武俠小說是中國文人的精神桃花源。文人之所以親近俠客,這是因為文人作為一般意義上思想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現實行動和實踐的勇氣和能力,作為一種精神補償,文人們在文章中流露出「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願望,也就不足為怪了。「儒生不及遊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文人們只能在想像中虛構自己的慾望與滿足,完成一種英雄的藝術轉換。
文心劍膽俠客夢,平凡的讀書寫作生活有了刀光劍影的想像,生命便也平添了些許瑰麗與感動。因為,那裡永遠有著仗劍縱橫的不羈,有著豪邁狂盪的生命的飛舞。
※再動人的表白,在這句詩面前都顯得蒼白: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李清照的自喻詞:自是花中第一流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