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這首詩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記述了遊覽道家聖地的感受

這首詩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記述了遊覽道家聖地的感受

很多詩人不僅詩詞造詣很高,遊記也寫得很好。比如柳宗元就寫過鈷鉧潭記、小石潭記等八篇很出色的山水遊記,蘇軾也寫過喜雨亭記、超然亭記、前後赤壁賦等。而宋代一位詩人卻採用散文的筆法,不僅新穎別緻,還飽含趣味。

宿洞霄宮

宋代:林逋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

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雲。

涼陰一鳥下,落晶亂蟬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林逋在杭州孤山隱居,養鶴種梅,物我兩忘,不亦樂乎。今日遊歷此山,也是興緻勃勃,才興緻盎然地寫了這首詩。詩的首聯以散文筆法,先寫遊覽,最後再點題。洞霄宮在大滌山中,秋天的大滌山,美景難以遍歷,遊覽時的快意也難以縷述。詩人作了居高臨下的綜述,把山景和遊興交代出來,寫得非常精彩。

碧綠的澗水在山石間奔流,水中漂來了片片紅葉;茂密的樹林上端,白雲在悠閑地飄遊。詩人描繪了一幅色彩亮麗的圖畫,碧澗、紅葉、青林、白雲,把山林裝點得絢麗多彩;水在奔流,雲在飄蕩,山中如此幽靜,令詩人滿懷喜悅之情。碧澗中流下紅葉,青林里點綴白雲,意境上也超塵絕俗。

頷聯描寫的是自然界純凈的景色,儘管水在流、雲在飄,都是相對靜止,有聲間於無聲。大滌山是道家第七十二福地之一,詩人勾勒的這派悠閑高雅的景色,也充滿了隔絕人寰的仙風道氣。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吟」,頸聯筆法轉入明凈輕快。一隻飛鳥不知從何處飛來,撲騰騰地衝進了樹蔭;夕陽西下,滿山的知了不停地鳴唱。作者在這裡將重點放在動與鬧上,寫得很有興味,詩人在山中徘徊,充滿留戀,整個身心都沉浸在自然的諧趣之中。

尾聯才歸結到詩題的「宿」字上,洞霄宮中種了許多芭蕉,詩便由芭蕉想到晚上聽雨,便通過虛擬聽雨來實寫住宿。山中氣候多變,白天雖然是晴天,晚上就可能下雨,詩人便想到了那秋雨打在芭蕉葉上,充滿了韻味的響聲。

林逋這首詩寫得工巧細緻、層次分明,情景交融、韻味無窮。詩人先寫游,再寫宿,先總攬,再分述。「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雲」,描繪出色彩繽紛的世界,流和點兩個字推敲的細緻,估計是思量了很久。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最後一聯只是虛幻的感覺,卻不可缺少,有此虛筆,這首詩才顯出味道,不然給人感覺是在前面一直堆砌辭藻,而無真情實感。詩貴在以情動人,詩人非常善於把握這點,寫出了一種悠閑和靜謐的感覺,也是本詩出彩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這首詩托物寓懷,生活缺乏新意,何處才是久棲之地
納蘭性德一首詞描繪逼真,清心寡欲乘風歸,布襪青鞋遠塵囂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