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廷發布剃髮令,顧炎武一句話讓皇帝咬牙切齒,但是拿他沒辦法

清廷發布剃髮令,顧炎武一句話讓皇帝咬牙切齒,但是拿他沒辦法

原標題:清廷發布剃髮令,顧炎武一句話讓皇帝咬牙切齒,但是拿他沒辦法



文/張屹(青林)

老柏搖新翠,幽花茁晚春


說來慚愧,對顧炎武這個名字雖然知道得是很早很早了,但以前除了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其它的真是不了解,但卻又感覺處處有他的身影,抗清有他,學問有他,他是明末清初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我對他的關注始於有網路後的一件小事,當時看見清廷頒布「剃髮令」後,江南人民的反抗引發了江陰、嘉定等地的屠殺,突然想起,好像如顧炎武、黃宗羲這些人是沒有剃的,於是就去網上查詢他的髮型,結果是大失所望,所有的圖片他們都戴著一個頭巾,要不然就扣個斗笠在頭上,比如錢謙益,這些人都實在看不出是清還是明,存疑至今。倒是近現代的人畫這顧炎武時,都遵循著大明服飾的樣兒。


但從感覺上來說,我相信他們都是剃了發的,只是後人為了照顧他們的形象,刻意為之,而清廷似乎也很寬容,並未深究這些畫像,也許是因為這幾位都是大學問家,在士子中有很高的地位,想必清人也想以此顯懷柔之術,行羈縻之策,不知是也不是。


顧炎武,字忠清,江蘇崑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是個大學問家,但卻從來沒當過官,原因我們從上面的簡介可以看出來。他是個沒有出身的人,這出身可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出身,是指他是沒有功名的人,也就是說,他是個沒有任何學歷之人。他參加過很多次的考試,但很是悲催,屢試不中,一發脾氣,大爺我不考了,自己去鑽研學問去了。不過脾氣歸脾氣,也不能太任性,在明亡前的一年,他還是花銀子混了個國子監生。


文憑和學識實在不是能劃等號的,想我最佩服的如沈從文,陳寅恪等大師,學歷也是很低的,如果從職稱來說,那魯迅不也才是個講師嘛,你何曾聽過有人稱魯迅為魯教授。


這顧炎武也是如此,不考試了,專心做學問了。他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


他的學問可謂是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地理、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


他著作等身,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詩詞有《亭林詩文集》等。其中,他詩詞的內容多傷時感事之作。


顧炎武是堅定的抗清志士,這愛國的情操緣自於他的嗣母從小對他的教育,從幼年顧炎武就崇岳飛、文天祥,乃至方孝孺等忠烈之士,報以身許國之志而戮力不已。


拋開民族大義不說,顧炎武同這清人是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家鄉崑山失守,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斷,兩個弟弟被殺;常熟陷落,嗣母王氏聞變,絕食殉國,臨終囑咐炎武,說:「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


國恨家仇,他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誓死抗清的隊伍,他先入弘光廷出謀劃策;根據實際情況,上表言抗清方略;南京淪陷後,他投筆從戎,加入義軍堅持抗清;隆武稱帝後,他亦同陳子龍等人一起,組織義軍對抗強敵;他奔走於各抗清力量之間,為凝聚各方力量盡心竭力。然而,大勢去,空自嗟。雖有 「精衛填海」之志,但力所不逮,唯有以「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自勵。


他一生輾轉,以天下為己任,以學術興天下,被後人視為中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家之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最能代表顧炎武愛國思想的名言,其中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核心價值之一。


其實嚴格說來,這八字成文的語型是出自梁啟超,但這概念則是出於顧炎武的《日知錄》,原文為:「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也就是說,亡國和亡天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帝,國號。國家之事的興亡,是帝王將相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關;而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則是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有點複雜哈,我見有人數萬言來討論這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認真拜讀後,換來一頭霧水,這個就不討論了哈。



「拯斯民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他立下的終身誓言。然而,朝代更替、江山易主,他胸中那顆許付天下蒼生的赤子之心和偉大抱負,又將託付何處呢?


清人定鼎大局不可更改,惹不起我躲得起,顧炎武誓不仕清,他選擇了治學之路。1657年,45歲的顧炎武變賣了家產,離開江南去北方遊學,尋找新的報國之路。在此後漫長的遊歷生涯中,顧炎武常常騎著一匹騾子,手不釋卷。他到處搜尋各地史志圖書,勘察民生風俗,足跡遍及二十餘省。



顧炎武認為「士當求實學」「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這種注重考據實證、經世致用的治學風格影響深遠,被後世尊為清代樸學的開山鼻祖。


所謂樸學,其實就是儒家經學,它傳承上古考據訓詁之學,從以求實切理為幟志,並崇尚樸實無華的治學風格。主張「無徵不信」,少有理論的闡述及發揮,也不注重文采。它自顧炎武起,成為清代學術思想的主流學派。


清廷曾多次徵召顧炎武出仕,許以高官厚祿,但一概被拒,他後來一直在康成書院講學,此處是漢代經學大師鄭康成始建。鄭大師也經過一個時代的輝煌,當華夏大地戰亂四起時,他放棄高官職位,全心建立書院傳授經學,促進儒家經學與佛道合流,厚植中華文明之根脈。而顧炎武正是以其為師,以學術報效天下,傳承儒家傳統文化。



「深山書院有人耕,不問山名與縣名。為問黃巾滿天下,可能容得鄭康成?」是顧炎武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1682年,顧炎武在山西曲沃韓姓友人家,上馬時不慎失足,嘔吐不止,幾日後卒,享年七十。


縱觀顧炎武一生,前期為抗清鬥士,矢志不移;後期精研學問,成一代大師。他學術上有承前啟後之功,在各個領域都有令人矚目的成就,對後世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著名學者錢穆先生對顧炎武重實用、戒空談的學術風格尤為讚賞,特別是做學問必先立人格的觀點,為後世學風之戒律。而他為「明道救世」而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口號,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後世尊崇顧炎武的不僅是他抗清的意志,也不僅是他博學的精深,而是在作為「人師」的踐行這些為後世、尤其是讀書人樹立了不朽的人格榜樣。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曾說:「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經師,而且是人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