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在即將到來的 5G 時代,我們的數字生活將會如何被改變?

在即將到來的 5G 時代,我們的數字生活將會如何被改變?



除了更快,5G 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經過了接近 10 年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逐漸進入了成熟期,銷量增速逐漸放緩。


為了佔據先機,眾多手機廠商紛紛在今年拿出來了「壓箱底」的東西,屏幕指紋、機械升降結構、手持夜拍、接近筆記本電腦功率的快速充電等等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和技術不斷出現。


其中有一個名詞非常特別,它至今仍然沒有被實際應用在任何量產的手機上,不過卻是幾乎所有手機大廠重點強調的對象,這就是 5G。





除了更快,5G 還能帶來什麼?


5G 的字面意思是 5th-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也就是第五代無線系統,包含了毫米波、波束賦形、Massive MIMO 等眾多關鍵技術。



不過對用戶來說,最關注的無疑是 5G 超高的網速。理論上講,5G 網路可以實現 10Gbps 甚至 20Gbps 的下行速度,遠高於目前 4G LTE 實現的 1Gbps。

看到這裡,可能有一些消費者會說:我感覺現在的 4G 和 Wi-Fi 已經夠快了,5G 有什麼用?


不過就和「性能過剩論」類似,至少在目前,網速遠沒有到「夠用」這個程度。舉例來說,在 4G 時代,網速足以讓我們流暢看 720p 解析度的在線視頻,到了 5G 時代,網速足夠支撐我們直接在線看無壓縮的 4K HDR 電影。


再比如說,4G 的網速足以滿足雙人甚至多人同時進行高清視頻通話的需求,5G 時代,由於有了更高能的帶寬,可以配合 VR 或 AR 頭盔實現實時的 3D 視頻通話,那些科幻電影里的全息 3D 通話也不再遙不可及。



除了快,5G 還可以實現毫秒級的延遲,遠遠低於 4G。


超低的延遲可以為無人駕駛、工業生產的行業應用提供核心的保障,加快行業升級。對普通用戶來說,有了更低的延時和更快的網速,類似英偉達 GeForce Now、谷歌 Project Stream 這樣的雲遊戲平台可能在 5G 時代迎來爆發。


此外,5G 還可以在低功耗的情況下實現更多設備的接入。


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智能農業、森林防火等以感測和數據採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以及炒了很多年一直沒怎麼火起來的 IoT 設備也可以在 5G 時代發揮更多的潛力,讓「萬物互聯」真正成為現實。


打個比方,如果說 4G 為數字生活打開了一扇窗,5G 則直接把我們和數字生活之間的這堵牆拆掉了。



5G 時代,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


早在 2016 年 10 月,也就是兩年前,高通就推出了 驍龍 X50 5G 數據機(Modem,也就是俗稱的「基帶」),這也是全球首款發布的 5G 數據機,



X50 能夠支持 28GHz 的毫米波(mmWave)頻段,最高下載速度可以達到 5Gbps。此外,為了解決 5G 初期信號覆蓋可能出現的信號覆蓋不完善問題,X50 還支持千兆 4G LTE 網路,在「追逐未來」的同時,不影響「當下」的實際用戶體驗。



驍龍 X50 5G 數據機晶元(左),28 GHz 毫米波天線模組(右),圖片來自高通官方


一年前,在去年 10 月的 2017 Qualcomm 4G/5G 峰會上,高通宣布已經實現首個正式發布的 5G 數據連接,並宣布第一批的 5G 手機將於 2019 年到來。


為了在即將到來的 5G 大潮取得先機,高通今年 1 月在北京和國內幾家排名靠前的手機廠商推出了 5G 領航計劃,5G 手機的產品化落地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作為這個計劃中的一員,vivo 又是 5G 技術上布局和投入最早的手機廠商之一。



vivo 的 5G「進擊」之路


2016 年,5G 標準的制定組織 3GPP 正式啟動了 5G 國際標準制定。同年,vivo 成立了 5G 研發中心,開始著手 5G 終端生態布局,並加入了 3GPP,參與到 5G 標準化工作中。



2017 年 12 月,5G NSA(非獨立組網)架構標準凍結,可以初步投入商用。截止到這個時候,vivo 累計向 3GPP 提交了超過 1500 篇研究文稿,RAN1 和 RAN2 文稿數目為前 10 水平,是 3GPP 中貢獻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終端公司之一。



2018 年,vivo 正式啟動了 5G 終端試驗樣機的研發,計劃參與運營商規模試驗。


vivo 還積极參加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 IMT-2020(5G) 推進組等國內標準化工作,主要參加 5G 增強移動寬頻終端設備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規範制定。


此外,作為一家手機公司,vivo 對 5G/4G/3G/2G 多模多頻實現、射頻/天線新架構新器件、功耗/熱設計、PCB 堆疊、共存/干擾做了專項的深入研究。


vivo 5G 原型機



今年 8 月,vivo 完成了第一個 5G 通話,初步完成了面向商用的 5G 智能手機軟硬體開發。


明年的第一到第三季度之間,國內的 5G 牌照預計將發放完畢,vivo 也預計在這期間完成全球首批 NSA(非獨立組網)和 SA(獨立組網)5G 手機的研發和量產。




當 5G 遇到人工智慧


除了 5G,人工智慧是今年手機行業另外一個熱門辭彙,也是包括 vivo 在內的各大手機廠商重點發力的對象。在 5G 時代,有了更強大的通信能力加持後,人工智慧將會兌現更多的能力。


在幾天前剛剛結束的 2018 Qualcomm 4G/5G 峰會上,vivo 人工智慧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就描述了 vivo 眼中 5G 和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的願景。


vivo 人工智慧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

周圍表示,vivo 將 5G 與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的手機定義為「5G 智慧手機」,它一方面擁有人工智慧所賦予的學習和思考能力,同時結合了 5G 的通信能力,讓手機可以從「小智能(Smart Phone)」進化到「大智慧(Brain Phone)」,帶給用戶更強大的功能和更貼心的體驗。


vivo 認為,人工智慧不是單指語音,NLP,機器視覺這樣的深度學習、強化學習技術,而是基於這些技術之上的,為人們提供產品與服務的新形式,它是一種架構。


在這個架構中,vivo 歸納出了三個場景:手機上的場景、各行各業的垂類的產品與服務的使用場景、IoT 設備(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即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的使用場景。


基於這三個場景,又衍生出了三個對應的服務,分別是手機上的服務(包括拍照,遊戲等手機上已有的服務以及負一屏、個人語音助手的功能需要全新建設的服務)、垂類服務(比如水電費、出行訂票等服務)、IoT 服務(這裡指的是 vivo 主導成立的 IoT 開放生態聯盟,詳細信息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手機需要做的是根據用戶的需要,精準、及時地推送給消費者。


「如果按照我描述的這麼去建設,那麼給我 24 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可以看到作為連接中心的手機,將會有一個大的變革,24 個月後的手機,將會是自學習,自索引,自推薦的一個智能終端,它將會有 6 個引擎, 即時間引擎、空間引擎、事件引擎、行為引擎、垂類引擎、IoT 引擎,去實施主動地服務於我們。」vivo 人工智慧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如此總結。



最後回到用戶個體,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大可不必了解 5G、AI 背後的技術名詞,甚至不需要搞明白 5G 到底有多快、手機上的人工智慧到底能做什麼。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未來的數字生活中,5G 和人工智慧將為我們提供更加智能、更加無縫的體驗,而這個未來,距離我們已經非常接近。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間諜晶元風波陷入尷尬羅生門,真假與否它都將成為特朗普的新借口
拯救路痴,挽救新手,高德地圖推出的車載 AR 導航是個「暖科技」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