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藝術|在小田原回溯時間之源

藝術|在小田原回溯時間之源




作為一名在世界當代藝術舞台頗有建樹的藝術家,杉本博司回到了距離東京三十分鐘車程的小田原,在面朝太平洋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座令人意想不到的建築——江之浦測候所。這座融合了建築與自然、現代與傳統的大地藝術作品,讓來訪者的感官與精神深深沉浸在了日本文化的精髓之中。





杉本博司




畢加索曾經說過,藝術家的一生都在過著他們的童年。對於杉本博司來說,這句話十分準確。

這位多產的藝術家最近的也是最特別的一件藝術作品——小田原藝術基金會的誕生,最初的靈感來源便是童年時與家人一起去往溫泉地區的火車旅行。「我非常感謝小田原。」杉本博司說道,「我最早的記憶是從熱海到小田原的東海道線火車車窗中望到的大海的模樣。當火車駛出隧道,太平洋便出現在眼前,看著地平線在我面前不斷地向遠方延伸,我眼睛睜得大大的。就在那一刻,我彷彿一下子意識到自我與我腳下這片土地的存在。



去年秋天開幕的小田原藝術基金會,是一個讓人開啟驚嘆之旅的地方,不禁讓我們想到了其他一些現代藝術家創作的作品:日本的直島,巴西的因赫泰姆藝術中心、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羅丹火山口,新墨西哥州的「閃電原野」……小田原藝術基金會目前佔據了整個10000平方米區域中1000平方米的面積,坐落在一片種滿了檸檬樹與橘子樹的小山丘的一側,俯瞰著相模灣,距離東京有30分鐘的新幹線路程。「我計劃建立基金會已經有二十年的時間了,而尋找落腳之地便用了十年。」藝術家說道。杉本博司希望能將日本文化的精髓傳達給全世界。這裡的一切,直到最小的細節,都是由杉本博司親自設計的,混合了過去與現在、建築與自然、攝影與能劇、瞬時與永恆、風俗習慣與現代性,有著許多不同的元素,卻又忠於日式美學與腳下的土地,達到大的和諧。

「在這個充斥著唯物主義與消費主義的世界中,太多的自然美景已經被毀壞,我們太需要恢復這些古老的日本傳統,讓它們重獲生機。」杉本博司說道。





金屬結構被以冬至日能夠接受陽光的方式來安置。在它的旁邊是由玻璃與柏木建築起的能劇舞台。當表演開始,演員們彷彿漂浮於大海之上。




火車駛出軌道後看到大海的童年記憶,似乎是杉本博司開始發現海洋的開端。大海是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系列《海景》(Seascapes)的靈感來源,在這一系列作品中,杉本博司拍攝了世界不同地區的大海、並以黑白照片的方式呈現出來:聖切薩雷亞的伊奧尼亞海,呂根島的波羅的海、卡拉布里亞的第勒尼安海等等。這些照片拍攝於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但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來拍攝,呈現出深沉寧靜的力量。這也讓杉本博司成為了如今最受歡迎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畫廊與視覺博物館中展出,售價達到數十萬歐元。今年秋天,杉本博司受邀在巴黎凡爾賽宮展出作品,同時他的作品也將出現在2019年巴黎歌劇院的展覽季當中。





冬天,陽光通過測候所房頂的洞照射進一塊石頭上,反映著天體運行的軌道。



杉本博司194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70年起定居美國,生活在紐約。在攝影之外,杉本博司所涉獵的藝術形式極其廣泛:雕塑、裝置藝術、戲劇甚至建築。他創立了一間建築事務所,完成了豐富多樣的建築項目,比如東京的私人博物館或是紐約的收藏家公寓。

在杉本博司的所有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他對於特定問題的執著與濃厚興趣,包括我們與時間的關係、宇宙中人類的位置、抽象玄學、自然、感知能力,以及意識的起源。





所有建築都是以傳統方式來建設,包含了許多種不同的日式建築形式。杉本博司希望通過這個地標性的建築項目來致敬傳統,並將其傳揚至未來一代。




小田原藝術基金會便完美包含了杉本博司宇宙中所有的組成部分。他解釋道:「在人類所有的歷史之中,藝術是我們頭腦與精神變革頂點的象徵。當人類開始成為有意識的生物,便開始在岩石上作畫。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

可以決定我們變革的方向,而藝術已經失去了它明顯的意圖。如今藝術應該表達什麼?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回到人類意識的起點,探索和追尋意識發展到今天所走過的路程。這也是我設計江之浦測候所時腦海中所構想的首要任務。」





在未來的日子裡,這片地方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建築,就像杉本博司在圖紙中展示的這樣。




江之浦測候所是小田原藝術基金會所呈現出的部分。它完全圍繞著二分點與二至點的光線呈現而設計,從這一點來講,它屬於大地藝術的範疇。同時它也讓我們想到了在世界各地見過的那些巨石建築。

「在人類歷史的最開端,在遠古人類開始出現意識的時刻,他們第一個動作便是確定他們在巨大蒼穹之中所佔據的位置。」

藝術家分析道,「我相信如果我們重新去審視古代的天文觀測所,我們會找到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微光。」





江之浦測候所是整個場地中的第一座建築。連接了天空和星體,對於藝術家來說,彷彿重溯人類意識的來源。



在整個自然風格建築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部分,便是一個長

達70米的鋼結構部分,彷彿來自別處的物體,插入了這片安靜的花園。冬至日的早晨,太陽從相模灣升起,將光線投射到岩石之上。

杉本博司解釋:「在設計這個複雜的結構時,我的目的是能夠讓人們重新在視覺與精神上連接起人類最古老的記憶——自然現象。」

沿著軌道的方向,是一個由一塊塊光學玻璃搭建起的日本能劇舞台。這種純度最高的玻璃建築在柏木結構之上。冬至日的早晨,陽光照射在玻璃之上,舞台上的演員們彷彿漂浮在大海之上,而對面的觀眾坐在古代戲院里,就好像義大利拉齊奧大區費倫托的伊特魯里亞城中那樣。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杉本博司設計了另一個場景,由舞台四角安置的四塊岩石來呈現。這四塊岩石在項目籌備之時開採自當地的一個採石場,這個採石場在十八世紀時供江戶城而用。「對於這一場景我的想法是,能劇演出在黎明之前開始,」藝術家解釋道,「第一幕的主要演員在黑暗之中演出,而在這時太陽會在舞台背後慢慢升起來。」在杉本博司的宇宙之中,藝術與精神從來沒有分開過。






杉本博司的設計嚴格遵循古代園藝藝術著作《作庭記》的規則,選擇不同的石頭與它們的排列方式。





杉本博司是一個苦行僧式的藝術家,風格嚴厲而精確,每天早晨,他選擇放在寓所牆上展示的作品,都需要體現他當天的精神狀態以及他所要接待的訪客。在江之浦測候所項目的準備過程中,他嚴格地遵從了兩條規定:一是遵從日本平安時代(794年至1185年)的園藝著作《作庭記》中的訓誡,二是只使用舊的石頭。「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收集不同種類的石頭與石頭物品,從大和時代(250年至538年)直到現代。」江之浦測候所就像一個連接感知的建築,通過記錄不同時間、不同季節太陽運動的軌跡來重新喚醒人們的意識。杉本博司甚至還使用了5億年前的化石,這些化石就如同歷史的齒輪,帶我們踏上一場穿梭時空的旅行。當然,這個幫助參觀者重拾自己在宇宙中位置的完美設想也不乏幽默的成分。杉本博司自稱為馬塞爾·杜尚的追隨者,在喜劇電影《我最糟糕的噩夢中》,他甚至任由Beno?t Poelvoorde所扮演的角色對他的一幅作品大加調侃。毫無疑問,這件完美結合了幽默世俗與神聖感的日本風格建築作品,也在某種程度上踐行著他「浮動辯證」的思想觀點。





用於展示杉本博司作品的畫廊,在建設時的首要目的是為了夏至日的觀測:早晨太陽經過100米的建築會花去幾十分鐘的時間。







編輯|劉怡帆  


撰文|JEAN-SEBASTIEN STEHLI  


攝影| JEREMIE SOUTEYRAT







Ronald van der Kemp

:獨一無二本是時裝該有的姿態


和攝影師一起去旅行


她們如何當上了「美妝一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dameFigaro 的精彩文章:

封面故事 | Angelababy 既定的旅程
來自巴黎 | 微生物美容法則,還你一臉膠原蛋白

TAG:madameFiga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