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可法能力如何,究竟有什麼功勞?專家:重大決策幾乎全錯!

史可法能力如何,究竟有什麼功勞?專家:重大決策幾乎全錯!

原標題:史可法能力如何,究竟有什麼功勞?專家:重大決策幾乎全錯!


歷史上的史可法堅貞不屈,壯烈犧牲於揚州城,譜寫了一曲英雄悲歌!從史可法死去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時代的楷模,先被南明大加宣揚,後被乾隆重點表彰!總之,歷史上的史可法,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都大力稱讚此人,於是他就成了一代完人!


關於史可法的歷史名聲,主要是民族氣節和寧死不屈的精神,本文就不多說了,總之好的一塌糊塗!本文重點討論的是,史可法能力如何,究竟有什麼功勞?對於這一問題,南明史專家顧誠在《南明史》中評價:在軍國重務(重大決策)上,史可法幾乎全部錯誤!


或許,有朋友認為,這麼說是嘩眾取寵,故意博取眼球,是對英雄的不敬。筆者認為,史可法的錯誤,並不妨礙他讓人尊敬的歷史地位!然而,歷史就是歷史,不能因為某種原因,而故意扭曲真相!


在崇禎年代,史可法寂寂無聞,幾乎沒什麼值得稱道之事。李自成進京,崇禎駕崩,南明建立的前後,史可法地位急速上升,是南京第一人(除了皇帝之外)。南明建立之後,史可法官至督師、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職位越大,責任越多,然而史可法可能不稱職!


關於史可法的錯誤,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錯誤,一個比一個致命!尤為重要的是,這三點也是導致南明崩潰的關鍵!因此,作為一個頂級官員,史可法對南明的崩潰,負有關鍵責任!


第一,策立新皇的錯誤!馬士英提出福王,東林黨提出潞王,結果史可法又提出桂王,導致南明黨爭更加激烈!更為重要的是,作為陪都南京的兵部尚書,史可法卻犯下致命錯誤,導致江北四鎮干涉皇帝策立,明朝武人第一次干政,最終史可法大權旁落!


第二,戰略眼光的錯誤!當時,中國有三股勢力,即:南明、起義軍、清軍!然而,史可法卻看不到誰才是真正的敵人,而提出了「聯虜平寇」!結果大家都知道,清軍得到了緩衝準備時間,可以從容先除掉李自成,然後再南下!史可法忘記連金滅遼、連蒙滅金的教訓了!


第三,軍事能力的問題!史可法以督師的身份,經營江北近一年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結果清軍一到,江北四鎮投降了三鎮,揚州戰役也沒有組織起有效抵抗,導致揚州不到一天就宣告失守。可以說,在軍事能力上,史可法一無是處!


坦率的說,史可法為官清廉,在緊要關頭為了民族大義而寧死不屈,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史可法有拯救黎民百姓的職位,卻沒有做出正確之事,只是把他自己推進了千古英烈的「忠烈祠」中,從而大名遠揚!或許,後人應該:敬其忠烈,痛其無能

對於史可法,顧誠評價更尖銳了一些,他指出:把史可法捧為巨星(忠烈之巨星),無非是因為他官大(當時,堅貞不屈的義士數不勝數)。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軍國重務上決策幾乎全部錯誤,對於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一個總統人選,一旦慈禧光緒不測,他就立馬上台!
鰲拜之強,天下第一?別再被騙了,這才是真相!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