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被印度三面包圍的小國,現在跟中國的關係越來越親密

被印度三面包圍的小國,現在跟中國的關係越來越親密

尼泊爾這個山地之國,從地緣角度來看,似乎天然應該受到印度的鉗制,並成為印度的附庸。但在現實中,尼泊爾不惜惹惱印度與中國保持著較為親密的關係。在印度視中國為最強對手的背景前提下,尼泊爾一個毫無反抗之力的山地小國為何無法被印度制服,又為何有膽和中國眉來眼去?

尼泊爾國土面積14.7萬平方公里,人口2600多萬。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與西藏隔山相望,其餘三面(東西南)被印度包圍。

尼泊爾在地緣屬性上,因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的地緣屏障,以及處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地理位置,同時又與北印度平原相連,這使得尼泊爾應當屬於南亞的。

尼泊爾身處南亞,且在體量和實力上與印度的差距都非常巨大,這使得尼泊爾完全沒法獨立成國。

古時,尼泊爾是印度文明的一部分。雖然尼泊爾在文明體系上屬於印度,但這不包括尼泊爾的政治歸屬。古印度文明因其分裂屬性連本土核心都無法做到統一,更何況尼泊爾這樣的邊緣山區。尼泊爾雖多為貧瘠山地,但與富裕的恆河平原相連。尼泊爾人民因經常掠奪恆河平原的資源而養成的驍勇善戰的性格,也影響著古印度文明對尼泊爾的統治。不過,隨著工業文明的到來,戰場制勝的法寶由個人的英勇變為熱兵器。

豐富的水資源以及低地平原是發展工業的基本條件,而工業的發展是熱兵器建立的基礎。在此種情形下,北印度平原也因其地緣結構,在工業文明的發展上遠超其他南亞次大陸地區,印度本部也有了融合落後邊緣地區的實力。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尼泊爾想保持自身獨立,非常困難,好在尼泊爾也有它能倚仗的條件。

首先,尼泊爾有著獨立的地緣條件。尼泊爾全境地貌為山地,山地在維持地緣的獨立上存在一定作用。

其次,尼泊爾的人種條件。尼泊爾毗鄰西藏,原住民屬於漢藏一系的黃種人,雖因千百年來雅利安人種的融入,但仍以黃種人佔主體,這與印度人種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不過,僅靠這兩個因素,尼泊爾是無法維持自身獨立的。

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民族沙文主義思潮泛濫,這使得印度尋求南亞次大陸的主導權想法日益加深。尼泊爾內政外交被印度控制,受印度鉗制,淪為印度後院。

尼泊爾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當然不甘心受印度的擺布,此時,中國出現了。

中國和尼泊爾早就是鄰居了,這要追溯到元朝將西藏納入版圖時。不過在農耕時代,中原王朝對西藏的統治都是極其脆弱的,更別提穿越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去影響南亞。因此這時的鄰居關係僅為名義上,中國完全無法影響尼泊爾的內政外交。

但,當新中國成立,局面逐漸發生了變化。

人類進入現代文明階段。隨著工業和交通條件的發展和進步,中國有了直接管理青藏高原與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能力,其地緣影響也逐漸輻射到南亞。

尼泊爾開始親近中國始於中印邊境戰爭。在中印邊境戰爭中,中國邊防軍大敗印度精銳主力,這場勝利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的實力。

而尼泊爾從此次戰爭,找到了擺脫印度鉗制的契機。

在現代文明的當下,中國的影響力早已能穿透青藏高原的地緣隔離,進而對南亞施加影響力。此時,尼泊爾向中國靠攏,能減緩印度帶來的壓力。

而對中國而言,中印之間的結構性地緣矛盾是無法通過一場戰爭得到消除的。當然,中國因西藏,在地緣上有壓制印度的能力。如若能發展與尼泊爾的關係,強化自己對南亞的影響,從而增加遏制印度的能力,這是百利無一害。

你情我願之下,中尼兩國關係迅速升溫:1963年7月中尼公路動工建設,耗時四年竣工建成。

中尼公路建成對中國的意義重大,意味著中國能通過中尼公路進入南亞,加大對南亞的影響力。

尼泊爾之所以如此放心大膽的同中國合作,是因為它知道地緣結構決定了中國沒有控制尼泊爾的意圖和能力。中尼公路的建成使尼泊爾在面對印度壓迫時,有了反抗的底氣。

很快,在1969年,尼泊爾政府決定撤除印度在尼駐紮的軍事力量,這在中尼公路建成前,是不可想像的。

不過,尼泊爾與印度間的緊密地緣關係,不可能因一條公路而發生天翻地覆的格局變化。尼泊爾依舊無法扭轉受印度鉗制的格局,特別是在經濟上。惱羞成怒的印度在1970年對尼泊爾發動經濟制裁——拒絕續約到期的印尼貿易與過境條約。印度在嘗到甜頭後,將經濟制裁作為制約尼泊爾的手段。

尼泊爾作為一個內陸山地國家,對外交通只能經過環繞它的中印兩國。中尼公路聯通的是尼泊爾與西藏高原,雖然中國實力遠強於印度,但西藏高原是中國的邊緣地區,經濟和交通均不發達,因此中尼公路的價值更多的是體現在政治和軍事方面,而非經濟。

僅憑一條通道——中尼公路產生的影響自然無法同尼印之間天然的地緣聯繫相抗衡,所以尼泊爾依舊無法擺脫印度的控制。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與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尼關係似乎不會止步於中尼公路,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若中尼鐵路建成,尼泊爾就有了實現真正獨立的可能。

中尼鐵路對尼泊爾的影響巨大:

首先,它能擴大中國對南亞的政治軍事影響力。印度過分逼迫尼泊爾,尼泊爾可以通過中尼鐵路這條通道引進中國的軍事力量同印度抗衡。這種情況下,印度自然就會有所顧忌,尼泊爾在與印度的博弈中就更有底氣,政治獨立性也會更有保障。

其次,它能改變尼泊爾在經濟上對印度的依賴程度。鐵路運輸相比公路運輸,運載量大、效率高、成本低,受自然制約的程度更小。

基於以上兩點,中尼鐵路的經濟價值將遠超公路:首先,尼泊爾境內的高價值自然資源能通過鐵路銷往中國內地;其次,通過鐵路前往尼泊爾旅遊的中國遊客也會大幅增長。尼泊爾的年均GDP在七百萬美元左右,若前往尼泊爾的中國遊客成數量級增長,那對尼泊爾的經濟將會有非常明顯的拉動作用。而這些日漸緊密的雙邊經濟活動,將會進一步打破印度對尼泊爾的經貿壟斷。

當然,因地緣結構影響,中國同尼泊爾的聯繫是不能同尼印相比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尼泊爾的附庸地位。中國遠大於印度的經濟能量和國力,不僅能彌補在經濟交往上中尼地緣疏離帶來的局限,也能給尼泊爾提供超越地緣限制的政治支撐。

綜合多方面因素,只要中國的優勢遠超印度,那它對尼泊爾的影響就會直逼印度,最終可能會在該區域形成一個中印勢均力敵的局面。

一但這種均勢形成,尼泊爾就有了決定自身命運的能力,擁有自己的政治態度。

當然,在中印兩國中,尼泊爾是不可能倒向一邊的。因為秉持中立的前提下,維持均勢,才能將尼泊爾的利益最大化。

由於中國不可能穿過地緣限制來掌握尼泊爾這個南亞國家,能使尼泊爾脫離印度附庸的地位,成為中印博弈的戰略緩衝地,對尼泊爾和中國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但印度就得打落牙齒往肚裡咽了。好好的自家後院,變成兩國的戰略緩衝地,真是憋屈死。

印度要想避免這種均勢狀態,只能大規模的發展工業,減小與中國之間的國力差距。不然,印度縱有不滿,也只能看著尼泊爾長期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努力獲得成功。

當然,方向是如此,但在實踐過程中,免不了也要屢出波折。比如前段時間中尼合作水電站項目的反覆拉鋸,背後就有印度阻攔的影子。雖然從根本上,印度阻攔不了中尼關係的走近,但予以滯緩,給自己爭取時間,這個還是有餘力的。

那麼,對此,中國有何辦法應對?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在公號中的下一節中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7。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退出《中導條約》背後——這次特朗普是真想玩票大的
安倍即將訪華 日本真的不打算跟中國鬧了?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