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幾張著名唱片封面背後的往事

幾張著名唱片封面背後的往事

利維坦按:說實話,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張唱片封面是披頭士的《佩珀軍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

在這張唱片封面中,你能看到有八位披頭士成員:居中的四位奇裝異服,左側則是樂隊四位西裝革履的蠟像,這當然是披頭士的惡搞。最有意思的還是看後面那些頭像的拼貼,仔細瞅瞅,你會發現很多熟悉的面孔:神秘主義者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小說家愛倫·坡(Allan Poe)、科幻作家威爾斯(H.G.Wells)、寫愛麗絲的數學家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民謠歌手鮑勃·迪倫(Bob Dylan)、演員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詩人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甚至還有哲學家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據說原本封面上還安排了聖雄甘地,可當時的EMI公司高管認為這有可能涉嫌褻瀆宗教,所以就沒有出現在封面上(原計劃封面上還應該有希特勒和耶穌,最後也被斃掉了)。

文/馬列維奇

Sonic Youth《Daydream Nation》,1988

圖源:Discogs

Sonic Youth樂隊這張唱片封面來自德國著名藝術家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1982年的一幅名為《蠟燭》(Candle)的布面油畫作品。

葛哈·李希特的《蠟燭》。90x95cm,布面油畫。圖源:Gerhard Richter

李希特的繪畫作品風格多樣,不過,就上面這種《蠟燭》來說,他往往通過拍下或找到的一張照片開始,從當中取材所要的色調,在畫布上描繪出景物,逐步修飾到完成,時而加上柔軟的刷子輕觸、時而以刮刀塗抹,製造出獨有的「模糊」效果。繪製這些靜物的靈感,據說來自於畫家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和弗朗西斯柯·德·蘇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後兩位都是擅長明暗對照法和燭光光源繪畫的高手。而靜物中這種「模糊」的視覺風格在他的很多畫作中都有體現,比如其本人的自畫像:

李希特《自畫像》,51x46cm。圖源:The Conversation

你以為李希特只畫了一幅《蠟燭》?錯了。

事實上,在1982到1983年期間,他創作了多幅蠟燭,有一根的,有兩根的,有三根的……

圖源:Gerhard Richter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1979

圖源:Medium

這張經典到快要爛大街的唱片封面,當年是由設計師彼得·薩維爾(Peter Saville)設計的。而這張圖代表什麼含義呢?不了解的人往往以為是某種神秘的電波或者山脈,但它其實是一張脈衝星(中子星的一種,為會周期性發射脈衝訊號的星體)的頻率路徑比較圖,整個圖像是基於脈衝星的頻率數據而來的,每條橫線代表脈衝星的一條路徑的頻率,在圖像中間是每條曲線大概的集中峰值。原圖來自一本破舊的劍橋天文百科全書,由Joy Division樂隊的吉他手兼鍵盤手伯納德·薩姆納(Bernard Sumner)找到的:

圖源:The Atlantic

1967年11月,劍橋大學的喬絲琳·貝爾·伯奈爾(Jocelyn Bell Burnell)和安東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利用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脈衝星。脈衝信號非常規律地以約每秒一次的脈衝率跳動。這一脈衝的來源暫時被稱為「小綠人1號」(Little Green Man 1,或LGM-1,現在被稱為PSR B1919+21),幾年後被確認為一個快速旋轉的脈衝星。

The Smiths《Meat Is Murder》,1985

圖源:FeelNumb.com

這是The Smiths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發佈於1985年2月11日。封面中的這名士兵為海軍陸戰隊下士米歇爾·韋恩(Michael Wynn),最早出現於導演埃米爾·德·安東尼奧(Emile de Antonio)1968年有關越戰的紀錄片《豬年》(In the Year of the Pig)中:

1967年9月21日,南越峴港,米歇爾·韋恩在稻田中小憩。圖源:Pinterest

圖源:Pinterest

值得注意的是,韋恩的頭盔上寫的是「MAKE WAR NOT LOVE」,這完全是對嬉皮士那句著名口號「Make love, not war」(要做愛,不要戰爭)的戲仿。而The Smiths則將韋恩頭盔上的文字改成了樂隊專輯的名字:Meat Is Murder。據說這位照片中的士兵在越南戰爭中得以倖存,現在居住在澳洲安享晚年生活。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Rage Against The Machine》,1992

圖源:Fauna Finds Flora

又是一張和越南有關的唱片封面。Rage Against The Machine這張同名專輯封面上正在自焚的,是一位名為釋廣德(Thich Quang Duc)的越南僧人。1963年6月11日,他在西貢的十字路口用汽油由一同前來的助手引火而自焚。這一場面被記者馬爾科姆·布朗(Malcolm Browne)拍攝了下來。

釋廣德生前照。圖源:Associated Press

圖源:Associated Press

釋廣德自焚是為了抗議當時南越政府領袖吳廷琰的迫害佛教徒政策。他為這次自焚行為作了數周的準備,包括冥想以及通過信件向他所在佛教教會和南越政府解釋其動機。在這些信件中,他說明了他想要喚起大眾對當政的吳廷琰政府的高壓政策的注意(吳廷琰信奉天主教)。在釋廣德自焚之前,南越的僧人曾向吳庭艷政府提出過如下的要求:解除對懸掛傳統佛教旗幟的禁令;授予佛教與天主教同等的權利;停止拘禁僧人;授予佛教僧侶以修行和傳教的權利;對受害者家庭給予合理補償並懲辦死亡事件責任人。

當這些要求被吳庭艷政府拒絕之後,釋廣德便進行了他的自焚行為。《紐約時報》記者大衛·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以報道「水門事件」而聞名)當時也在現場,事後他回憶道:

「……在我的身後,我聽到越南民眾開始聚集起來並且小聲地哭泣。我本人被震驚到連哭都哭不出來,頭腦中一片混亂到連採訪和用筆記錄都做不到,甚至腦子都已經無法思考了……在他燃燒的過程中,他沒有抽動過一塊肌肉,沒有發出一點喊叫,他本人出奇地鎮靜,和他周圍哀號的民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釋廣德死後,為他禱告的眾僧人。圖源:Rare Historical Photos

在他死後,遺體被火化,而在火化中他的心臟奇蹟般地沒有被焚化掉。因此人們將他的心臟視為聖物,並由越南儲備銀行保管起來。

Jackie Gleason《Lonesome Echo》,1955

圖源:Pinterest

1955年,喜劇演員、音樂家傑基·葛里森(Jackie Gleason)邀請他的朋友、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為他的專輯《Lovesome Echo》創作了封面。達利是這麼描述這幅作品的:「這是空間中的孤獨感,蝴蝶的翅膀投射出長長的陰影,而一位女性和一把樂器出現在遠景中,形成了一個近乎完美的三角形構圖。

Nirvana《Nevermind》,1991

圖源:Pinterest

Nirvana封面的這個裸體小男孩名字叫斯賓塞·艾爾登(Spencer Elden),出生於1991年2月7日,拍攝這張照片時他僅四個月大,現在則已經是一位居住在洛杉磯的藝術家。

成年後的斯賓塞·艾爾登與唱片封面合影。圖源:The Telegraph

拍攝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是斯賓塞父親的朋友科克·威德爾(Kirk Weddle)。Nirvana這張唱片封面靈感與鼓手戴夫·格羅爾(Dave Grohl)和主唱科特·柯本(Kurt Cobain)觀看水中分娩的電視紀錄片畫面有關。所以,一開始樂隊本來打算就是用女性水中分娩圖像作為唱片封面,但唱片公司認為太過露骨且花費過高,因此才最終決定選用一個裸體男孩的形象代替原有方案(畫面中的美元和魚線是後期加上去的)。當然,不能忽視的是,連同斯賓塞·艾爾登一同出名的,應該還有他的……小弟弟。「我可能擁有音樂界最著名的小弟弟,」斯賓塞成年後也沒忘調侃自己。

The Stone Roses《The Stone Roses》,1989

圖源:Amazon UK

創作中的傑克遜·波洛克。圖源:YouTube

熟悉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人一定對這張唱片的背景圖很了解。波洛克自1947年開始使用「滴畫法」,取消畫架,把巨大的畫布平鋪在地上,用鑽有小孔的盒子、棒或畫筆把顏料滴濺在畫布上,稀薄的顏料藉助噴霧器;作畫時和畫布的接觸不固定在一個位置,而是在畫布四周走動,或跨越過去,使構圖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認;以反覆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畫面上線條縱橫曲扭,色彩變換無常。

而The Stone Roses一直是畫家波洛克的粉絲。唱片封面出現的法國國旗以及檸檬則是樂隊對於1968年巴黎「五月風暴」的某種回應。吉他手約翰·斯奎爾(John Squire)甚至還為此繪製了一幅名為《Bye Bye Badman》的畫作。主唱伊恩·布朗(Ian Brown)對唱片封面中檸檬的出現是這麼解釋的:「當我們在巴黎時,遇到了一位65歲的男子,他告訴我們說,用檸檬可以比較有效地抵禦催淚瓦斯的傷害。

The Grateful Dead《Grateful Dead》,1971

圖源:Col. Milquetoast"s

The Grateful Dead這張同名專輯封面上的玫瑰骷髏原型出自19世紀的一位英國藝術家——埃德蒙·沙利文(Edmund Sullivan,1869-1933),其插畫作品融合了英國18世紀60年代的插畫傳統和新藝術風格,而這張玫瑰骷髏的原圖,則出自埃德蒙·沙利文為波斯詩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am)詩集《魯拜集》(Rubáiyát)所配的插圖:

英文版《魯拜集》中的玫瑰骷髏插圖,詩人愛德華·菲茨傑拉德(Edward FitzGerald)譯自波斯語。圖源:Vinyl Connection

圖源:Vinyl Connection

在歐瑪爾·海亞姆這個名字中,海亞姆意為「天幕製造者」。他一生研究各門學問,尤精天文學。除無數天文圖譜以及一部代數學論文之外,海亞姆還留下了上文所說的詩集《魯拜集》。藝術家斯坦利·摩斯(Stanley Mouse)最初在舊金山圖書館中找到了《魯拜集》中埃德蒙·沙利文所繪製的插畫,並在原圖的基礎上完成了The Grateful Dead的專輯封面。

Wilco《Yankee Hotel Foxtrot》,2002

圖源:Pinterest

2002年,當Wilco的這張新專輯問世後,很多粉絲充滿了疑問:「封面這是什麼?撲克的籌碼?還是暗示已經倒掉的雙子塔?」

不過,這個封面形象對於芝加哥人來說再熟悉不過。它是建築設計師伯特蘭·戈爾德貝格(Bertrand Goldberg)1959年設計的頗具未來主義風格的濱海城市綜合體,建造完成於1961年至1968年間,耗資3600萬美元,該建築群被譽為「城市中的城市」,擁有眾多的現代設施,包括劇院,健身房,游泳池,溜冰場,保齡球館,商店和餐廳。

圖源:Pinterest

Pink Floyd《Wish You Were Here》,1975

圖源:Getty Images

想必很多人對Pink Floyd樂隊1975年發行的專輯《Wish You Were Here》封面記憶猶新。封面圖片的靈感來自於人們傾向於隱瞞自己的真實感受,害怕「被燒傷(get burned)」,因此兩名商人被描繪成在握手的時候,其中一名男子身上著火的狀態。

而片語「get burned」在音樂行業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指的是藝人被拒絕支付應得的版權費用,這與專輯中諷刺音樂行業的曲目《Have a cigar》相謀合。

拍攝過程中被點著的蘭德爾。圖源:Facebook

特技演員羅尼·蘭德爾。身後就是專輯《Wish You Were Here》封面。圖源:IMDb

為拍攝這個封面,團隊聘用了兩名專業的好萊塢特技演員羅尼·蘭德爾(Ronnie Rondell)和丹尼·羅傑斯(Danny Rogers)來完成。羅尼·蘭德爾為此得到了500美元的報酬。雖然在近一個小時的拍攝過程中有相應的防護措施(阻燃服以及假髮),蘭德爾的眉毛和睫毛還是被燒出了糊味兒。整個過程一共拍攝了約15次,因危險係數很高,羅尼·蘭德爾作為被點燃的那方事後表示,「我再也不會這麼幹了……」

活動時間

2018年11月1日-2018年11月14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維坦 的精彩文章:

展訊:好奇櫃2妙幻博物館
我們能從時間膠囊里學到什麼?

TAG:利維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