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訪|袁超博士:質譜是第三方檢測「中堅力量」,未來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專訪|袁超博士:質譜是第三方檢測「中堅力量」,未來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專訪|袁超博士:質譜是第三方檢測「中堅力量」,未來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應用廣泛,新生兒篩查或成為國內市場「新寵」

袁超博士最近十年主要從事臨床質譜方法的開發和應用,近年來共負責開發方法10餘個,發表論文十餘篇。他管理的實驗室團隊一年的質譜檢測量達到三百多萬例。另外,他還是北美華人臨床化學協會的現任會長。

採訪中,他向記者介紹,在美國,包括Quest Diagnostics在內的商業實驗室已有五六十年的發展經歷,但中國起步較晚,發展至今僅十餘年左右。當今,服務患者的檢測手段很多,其中新型質譜技術在特異性、靈敏度及檢測費用方面已經顯示出較強的優越性。

目前,質譜技術在商業實驗室中的使用規模遠超大醫院,涉及的檢測項目大概有兩百種之多。其中包括藥物、維生素、內分泌、新生兒代謝疾病、毒理分析、以及微生物等幾大模塊。袁博士認為,相比在美國市場得到廣泛運用的藥物檢測等,新生兒篩查以及相關的營養物質、代謝物質檢測,在國內仍然擁有較大市場,或可成為國內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攻克「兩大」發展瓶頸,推動產業全面升級

在美國,質譜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對於國內企業來說,儘管他們可以借鑒相關經驗規避一些彎路,但袁超博士仍然表示謹慎的樂觀。目前,一來大眾對於質譜技術的認知程度還不夠;另一方面,質譜不是一項獨立的技術,其包含上下游的聯動發展。當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尚未達到一定水平時,諸如原材料、試劑和儀器等的短板均會是制約第三方檢測平台包括質譜技術推廣的一個瓶頸。

對此,他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從市場開發層面,應對醫生和大眾進行再教育,以提高他們對新技術的認知和接受度;從政府層面,應當適當調整產業上下游,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出台鼓勵行業發展的政策;從醫院層面,醫生應改變觀念,積極擁抱新技術、新平台帶來的巨大利好。

袁超博士坦言,目前國內包括質譜在內的生物產業的發展呈現野蠻發展態勢,尚缺乏精細化的管理和監控。在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下,對於醫院和第三方實驗室來說,提升管理、加強質量、擴大規模是能否做到「突出重圍,笑到最後」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中國布局,實現「雙豐收」

訪談最後,袁超博士也向我們分享了Quest Diagnostics目前在中國的戰略計劃。他透露,為了實現先進診斷信息及技術的全球共享,推動全球診斷事業的發展,提升人類健康水平,Quest Diagnostics日前已與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計劃,將向國內輸出相關技術,以實現造福國人與擴大企業利益的雙豐收。

袁超博士期望,未來在保證診斷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對大眾的認知再教育、技術引進及創新機制的激勵等措施,我國的臨床質譜檢測技術也會迎來一個飛速發展期。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一睹為快!探索菌帶你感受「人從眾」的開幕現場
肥胖會變笨呢?!科學家們找到「罪魁禍首」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