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義後,13個省份宣布獨立,槍打出頭鳥,清軍死攻武漢三鎮!
原標題:武昌首義後,13個省份宣布獨立,槍打出頭鳥,清軍死攻武漢三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爆發後,宣布獨立的省不止十三個。
其中,湖北湖南兩地的會黨早有密切聯繫,他們相互約定,無論誰先起義並宣布獨立,只要能在清軍的剿滅下堅持十天,另一地的會黨不管遇到的困難有多大,也必須響應,要跟著起義並宣布獨立。
這也是為了聲援首義一方,分擔他所面臨的壓力,另外,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不難,難的是形成更廣闊範圍的合力,要想推翻清廷,除了有人振臂一呼,還必須有更多的人跟進。
應該說,兩地會黨們的預判是準確的,漢人不乏覺醒意識,缺乏的是有人第一個站出來,堅決的搞事情,缺乏的是有人第二個站出來,堅決的呼應搞事情,有了出頭鳥,第三個第四個第N個站出來,並非難事,漢人絕不缺少從眾意識。
至於為什麼定在十天,可能也是由於之前的失敗教訓太多太深刻,再堅定的起義者也對革命前途保有著慣性的悲觀論調。出頭鳥站出來了,無人喝彩,燈光照射在大舞台上,孤獨的首義者很快就將被槍口對準,無奈何的凋零。然後就是後來者的高光時刻,像歷史上的劉邦、劉秀、朱元璋,人家都不是首義者,但他們這些附義者,最終卻都成了摘桃子的既得利益者。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f,想讓人家救你,得有自救能力。
黎元洪和湯化龍們從軍事和政治上先穩定住了局勢,政治上,他們趕緊通電全國,我們首義了,你們趕緊附義吧!
軍事上,武昌首義後第五天,清軍向漢口集結,第六天,軍政府決定主動向漢口出擊,第九天,雙方在漢口出戰,到了第五十天,漢口漢陽才失陷。
夠了,五十天的時間已經足夠了。
第十二天:湖南長沙:我們附義!陝西西安:我們附義!
第十九天:山西太原:我們附義!
第二十天:雲南昆明:我們附義!
第二十一天:江西南昌:我們附義!
第二十四天:上海:我們附義!
第二十五天:貴州貴陽:我們附義!
第二十六天:江蘇蘇州:我們附義!浙江杭州:我們附義!
第二十八天:廣西桂林:我們附義!
第二十九天:安徽安慶:我們附義!
第三十天:廣東廣州:我們附義!
第三十一天:福建福州:我們附義!
第三十三天:山東煙台:我們附義!
第四十三天:甘肅寧夏:我們附義!
第四十四天:四川重慶:我們附義!
第四十八天:四川成都:我們附義!
這中間,東北的吉林省安圖縣,劉建封還成立了一個「大同共和國」呢,可惜很快被鎮壓下去。
五十天之後,我們看到,湖北、湖南、陝西、山西、雲南、江西、貴州、江蘇、浙江、廣西、安徽、廣東、福建、山東、四川十五個省宣布獨立。
其中的甘肅寧夏和東北安圖、內蒙歸化、河南開封等地的起義已被基本鎮壓下去,然後,山東反覆,取消獨立;山西被清軍攻佔大部。
所以說,除了山西和山東之外的一十三個省,才做到了真正宣布獨立並最終守住了獨立成果。
清政府為什麼把主要兵力用於死攻武漢地區?
一、政治作用:
槍打出頭鳥,帶頭的「首惡」必須鎮壓下去,這一十三省中的有一些省份的獨立意志並不堅決,但四周省份全部獨立,自己不「獨立」好像有些孤立,就像山東的性質一樣,今天能響應號召獨立,明天就能順應潮流「反正」而取消獨立。
二、地理位置:
武漢處於九省通衢,是這十三省的核心位置,從京師出兵,可沿京漢鐵路直達武漢地區,沿線的直隸、河南在清廷手裡,進攻夠的著。實際上,清廷能與之直接交戰的民軍控制的省份數量也不多,陝西有黃河天險,山西也沒被全部攻下;僅剩的江蘇安徽地理位置不如武漢重要是一方面,清廷在南京被聯軍攻破後,也無力組織全線的反撲。
三、軍事方面:
武漢的民軍數量最多,戰力最兇悍,意志最堅決,而且南方各省民軍也紛紛趕來集結,你清廷不去鎮壓武漢民軍,武漢的民軍就存有北上威脅河南的可能性。
清軍把進攻主力方向放在武漢地區,既是主動、也是無奈、但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事實上,假如袁世凱不從中作梗,打了雞血一般的馮國璋是有很大可能性攻下武昌,從而影響歷史發展進程的。
※中國歷史上首位被茅坑淹死的帝王,他是在用生命捍衛一個預言!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