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會客廳Vol.2:內容時代

會客廳Vol.2:內容時代

數字時代的到來,已經開始逐漸撼動和瓦解傳統紙媒的江湖地位。人們依賴於社交媒體帶來的便攜性和快速傳播力,毫不費力地瞬間就能獲悉的大量信息內容,這是否預言了傳統時裝媒體是否真的會「土崩瓦解」?近幾年各大時尚傳媒集團相繼關閉旗下部分平台紙質雜誌的出版業務,紛紛轉型主攻線上陣營。面臨這樣的危機趨勢下,傳統時裝媒體被敲了一記響亮的警鐘,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載體呈現方式,媒體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如何製作和輸出優質而又豐富的內容去應對這一場媒體的革新。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傳統時尚媒體應該如何順應數字時代做出調整?對於媒體從業者和想要進入媒體行業的年輕人,又將產生什麼樣的格局變化?「會客廳THE OPEN HOUSE CONVERSATION」便匯聚當今話題「內容時代—— 專業時裝媒體如何轉型升級實現價值創新」展開討論。到場來賓包括Vogue Italia 時裝編輯Riccardo Terzo,義大利時裝評論人、時裝記者Angelo Flaccavento,Vogue US/Vogue Runway時裝編輯Emily Farra,大都市Numero 主編、周末畫報時尚版主編梁家俊,羅德公關高級副總裁、中國區奢侈品業務總經理高明。

對電子雜誌替代平面雜誌有什麼看法?

Riccardo Terzo:對於線上雜誌而言,它需要擁抱的讀者群體,跟紙質雜誌的讀者群體截然不同,閱讀的節奏和信息接收的反應會更年輕和迅速一些。我個人認為在未來幾年內,電子雜誌絕對是平面雜誌不能企及的媒體力量。

Angelo Flaccavento :電子雜誌和平面雜誌只是用兩種不同的形式去呈現,但是它們又是相互共棲共生的。高效是電子媒體的關鍵優勢,但不代表電子媒體的產出質量就是讓人嗤之以鼻的,我相信好的電子媒體亦會產出和平面媒體一樣高品質的文章。平面媒體所佔領的極大優勢在於探索不同形式的寫作,根據不同的話題作為切入點,不一定是找專業的時裝評論人來撰寫,當我有時候閱讀篇幅較長的文章時,我會將它拆分成兩三天的時間去吸取它,我喜歡這樣的閱讀方式。正因為當下所有的時裝周報道都是如此的「及時」,我們不能只享受快速更迭的視覺盛宴,也更需要慢下來去知道這些「發生」背後的故事,這些就是需要月刊

或是雙月刊雜誌的功勞,去挖掘時裝背後深度的語言,並創作自己的視覺美學。

梁家俊:在當代中國,電子媒體和平面媒體之間已經產生極大的競爭關係。微博和微信平台大大地佔領了國內市場閱讀份額,中國的讀者群體已經把它們作為日常閱讀的必需品。但是平面媒體則更具前瞻性和先鋒性的意義,它主要由創意為核心,文字、平面設計、編輯為雜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所要引領地是,通過雜誌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用先鋒的視覺語言去探討日常生活—— 包括我們做過的關於電子閱讀或社交媒體的封面故事和大片,用我們的語言表達去呈現未來的語境。

大都市Numero主編、周末畫報時尚版主編,梁家俊

曾經時尚媒體是一種交流方式,教育讀者等,而現在時尚媒體更像是一個創意機構,而不僅僅是傳遞信息。你如果看待這種變化?

Angelo Flaccavento :作為一個時裝評論人,我認為用善意的方式批判比無情粗暴的批判更有難度。因為時裝評論的意義在於希望能幫助到你所評論的人或是設計師能在下一個季度能發揮出更大的能量。所以善意地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並期許他們能聽得良言,吸取收穫。但是現如今外界賦予時裝評論人的壓力很大,跟品牌或多或少的牽扯與聯繫讓時裝評論圈開始呈現一邊倒的好話風氣。

梁家俊:很多中國雜誌從很早開始就開始做客戶內容,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是在一個廣告公司工作而非媒體,我每天需要花費60%的時間都是在與客戶溝通這件事情上。現在客戶要求內容的數量不僅越來越多,曾經可能只是在意品牌露出與否,但現在客戶會有更多的需求,想要得到超越廣告公司所能提供的服務—— 甚至是全套的服務。這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可以用雜誌較小的預算去創作一些漂亮的故事,但是也會被放入一些並不令人滿意的內容。

義大利時裝評論人/時裝記者,Angelo Flaccavento

內容對於媒體而言一直都是至關重要的部分,但在大環境的改變下,內容並非唯一重要的方面?對媒體從業者而言,還有哪些你認為重要的方面?

梁家俊:對媒體人而言,你需要一直思考你能傳遞些什麼。並不僅僅是內容,還包括形式,創意,想像力。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想像力都很重要。首先要明白你想表達的是什麼,然後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給讀者。

Riccardo Terzo :內容固然是最重要的核心,但是今天我們也需要去關注那些新鮮的血液,以及人們對新鮮事物的渴望,這也是內容的一部分。所有雜誌都需要去放眼關注全球正在發生的事,而不是僅僅把視角局限於當地。

Vogue Italia時裝編輯,Riccardo Terzo

你希望未來媒體有哪些改變?你覺得未來時尚媒體會是怎樣的發展局面?

Emily Farra :如今在時尚雜誌工作相當於同時駕馭多份工種,扮演多重的角色,你還需要了解品牌營銷,市場策劃等等不同領域的知識體系。對設計師而言最大的改變將會是品牌需要有更清晰的故事脈絡,更好的社交媒體去維繫你的客戶群體。

Vogue US/Vogue Runway時裝編輯,Emily Farra

Angelo Flaccavento :我希望我們的體制能多一些真實性的聲音,因為現在不管是雜誌,還是設計師都被市場營銷策略牽著鼻子走,所產生的內容和所設計的產品都是針對特定的群體。作為一個時裝評論人,在時裝周期間令我感到沮喪地就是感受到了品牌管理層對於設計的介入,讓這些意氣風發的設計師們慢慢地失去了自我的風格。

梁家俊:我覺得現在的時尚媒體愈發得娛樂化,越來越多的時尚雜誌都像是娛樂雜誌或者購物聖經。現在每個人都喜歡時尚但卻不認真看待它。時尚媒體現在並沒有很嚴肅去看待這一個問題。時尚媒體想要蓬勃發展,這樣的現狀可不是一種可持續的方式。

在群儒之間的發言當中,我們明白了在這個內容時代,專業時裝媒體要如何再創輝煌?—— 必須與數字媒體相輔相成,呈現多渠道多載體多角度的內容展現方式。但是也必須維持「內容至上」的理念,秉持紙質媒體一貫的優質內容,萬變不離其宗,向讀者們展開有別於快速消費時代更具價值和指導意義的引領篇章。

(圖片來源:上海呈祺文化傳播中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時裝周 的精彩文章:

2019春夏上海時裝周之「個性宣言」
Luem,剛柔並濟,充滿活力並具有創造力的女性力量

TAG:上海時裝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