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18 年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能力排行榜,前10名是他們

2018 年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能力排行榜,前10名是他們

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地區一體化既是全球區域合作發展背景下的必然趨勢,也是新時期黨中央對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前不久,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上審議通過了《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目標是將長三角地區基本建成為經濟充滿活力、創新能力躍升、空間利用高效、高端人才匯聚、資源流動暢通、綠色美麗共享、具有全球資源配置亞太門戶功能和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近日,華東師範大學曾剛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發布了《長三角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18)》。

原文 :《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能力評估》

作者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曾剛

圖片 |網路

根據國家統計局以及長三角城市群3省1市統計局近幾年來公布的官方統計資料,採用由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交流服務、生態保護四個領域23個指標構成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加權平均並求和的計算方法,對長三角4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協同發展能力進行了綜合計算,對2018年度各城市的空間分布特徵、以及內在驅動因子等進行了詳盡地比較分析。

根據綜合計算結果,形成了 2018 年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能力排行榜。從榜單可以看出,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寧波、無錫、合肥、溫州、鎮江、南通10個城市居排行榜的前10名。在排行榜的最後10個城市則分別為淮南、馬鞍山、衢州、銅陵、宿遷、安慶、淮安、淮北、亳州、池州。從總的格局來看,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能力依然呈現東高西低、省會城市和沿江沿海城市較高的態勢。相對於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來說,安徽省城市的排名均較為靠後,僅省會城市合肥排名較為靠前,位居排行榜的第7名。

長三角城市群各地級市的協同發展能力與其位序近似服從Zipf的規模位序分布規律,得分的對數與其排序的擬合優度達到了 80.13%。然而,前幾名城市和後幾名城市的協同能力明顯偏離擬合的整體規模—位序分布曲線。說明長三角城市群的整體協同發展能力仍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尤其是排序靠後的城市,從另一方面來講,排名靠後的城市在協同發展能力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長三角城市群內部各城市間的協同發展能力差距仍然比較顯著。使用自然斷裂點分析方法,根據本報告的現實數據,發現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能力的自然斷裂點分別為 58、27、14和9。據此,可以將長三角城市群 41 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分為五個等級:

第一類城市:龍頭城市(得分100分)

上海的協同發展能力在長三角城市群 41 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排名首位,得分遙遙領先於排在第二位的南京,是長三角協同發展的龍頭。上海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交流服務等領域協同發展能力得分都位居榜首,僅在生態保護協同發展能力上得分較低。上海不僅具有規模可觀的外資、科創資源,還具有輻射全流域的交通設施和生產性服務業,在輻射帶動整個經濟帶的協同發展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制度創新優勢和前期發展經驗,對長三角城市群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第二類城市:樞紐城市(得分27-58分)

包括排名第2至7位的南京、蘇州、杭州、寧波、無錫、合肥,共計6座城市。這6座城市是對長三角城市群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樞紐城市。這6座城市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交流服務領域擁有雄厚的基礎,在三個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然而在生態保護領域表現一般,6座城市中在生態領域排行最靠前的合肥,僅排名第13位,其餘5座城市均排名中下游,杭州甚至跌入生態領域排行的後五名之內。這6座城市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交流服務、和生態保護領域的平均得分分別為42.9分、23.8分、41.9分和30.7分。

其中,南京在合作專利數量、重點高校數量,以及飛機鐵路客運量等處於領先地位,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的科創中心和交通樞紐;蘇州在合作專利數量、財政科技支出以及製造業500強總部數上都處於領先地位,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的科創中心和經濟中心;杭州在鐵路客運數量以及重點高校數量處於領先地位,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的鐵路節點和科創中心;寧波是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在交流服務領域名列前茅,在公路、鐵路、航空、航運等領域均處於領先地位,也是長三角南翼重要的經濟中心;合肥在科技創新領域表現突出,是長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科技創新重鎮,也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第三類城市:重要節點城市(得分14-27分)

包括排名第8至19位的溫州、鎮江、南通、金華、台州、常州、徐州、舟山、揚州、宣城、鹽城、黃山計12座城市。這些城市雖然在綜合能力上遜色於前一類城市,但往往在個別分專題領域表現突出,是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例如徐州在交流領域表現優異,是輻射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樞紐;宣城和黃山在節能減排方面表現突出,在生態領域分別排行前兩位,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的生態集約型城市和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第四類城市:一般節點城市(得分9-14分)

包括排名第20至30位的嘉興、蕪湖、紹興、滁州、蚌埠、麗水、湖州、六安、連雲港、泰州、阜陽計11座城市。這類城市總體協同能力並不突出,當前輻射帶動能力相對較弱,是長三角城市群中的一般節點城市。不過,這些城市大多是地方性經濟中心,在當地對鄰近區域具有一定的輻射帶動能力;個別專業化的城市依賴當地某類自然稟賦(如部分旅遊城市、礦業城市),在個別領域有較強的對外服務功能,其未來的協同發展能力提升空間較大。

第五類城市:地方城市(得分

包括排名第31至41位的宿州、池州、亳州、淮北、安慶、宿遷、銅陵、衢州、馬鞍山、淮南計11座城市。這類城市協同發展能力薄弱,與前四類城市相比差距顯著。限制這類城市協同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存在生態保護或科技創新等領域的短板,且經濟基礎薄弱,而其他領域又不突出;二是對外聯繫強度很低,交流服務能力較弱,城市內幾乎沒有任何突出的對外服務功能,屬於完全靠內生服務功能支撐的地方城市。這類城市未來亟待補齊短板、增強對外聯繫, 積極融入區域整體的協同發展。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30期第2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漫畫,我走啦,就這樣吧!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