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習慣花錢買和平的外交手段是否真的正確?
原標題:宋朝習慣花錢買和平的外交手段是否真的正確?
說起兩宋的歷史,其習慣於花錢買和平的外交習慣,一直被後人不斷詬病。然而,如果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就不難發現宋朝的策略是完全正確的。
因為議和不僅減少了軍事上的花費,還的確給宋朝自己爭取了足夠長的時間去休養生息。只是因為這樣的「軟弱」在後世人看來就是極大的政治不正確,所以很容易被打成宋朝貧弱的根源。
宋朝在歷史上先後與遼國 西夏和金達成了歲幣和平
在宋朝歷史上,前後三次出現過花錢與外部勢力達成的和平協議。包括對遼國的澶淵之盟、對西夏的慶曆和議以及後來對金國的紹興議和。三次協議都規定了宋朝需要向對方繳納歲幣。其中即有金銀這樣的貴重金屬,也有茶葉和絲織物之類的貿易硬通貨。僅從表明上看,宋朝無疑是極度吃虧的一方。
北宋與遼國和西夏的協議並不完全吃虧
然而,如果稍微了解下宋朝每年的具體產出和花費,就知道類似的合約雖然看上去吃虧,其實還是比較符合宋朝人自己胃口的。因為宋朝僅在和平時期,都需要供養龐大軍隊和各級行政官吏。那些運營成本都遠遠超過了繳納給議和對象的貢賦。
吸取北宋教訓的南宋 之後又對著金國重演了一遍
如果宋朝不是及時停戰止損,以其孱弱的軍事實力是無法繼續抵抗下去的。雖然每次和談的時機,都是利用了戰局的緩和變化,但也只是轉瞬即逝的喘息之際。一旦對方休整完畢,做出更為強勢的進攻,宋朝的軍事防禦就可能遭受致命一擊。和談的一個潛在前提就是宋朝自己都已經做出判斷,沒法再打下去了。
所以,後世腐儒與煽動家,總是盯著這些歲幣本身不放。從根本上來說是刻舟求劍或居心不良!
每次和平協議的達成 都包含了粗糙的商業條款
此外,很多人都會有意無意的忽略掉這類協議中的一個內容:開市貿易!隨著戰爭的結束,宋朝在邊境上就恢復了同對方的正常貿易。哪怕貿易的大頭是朝廷辦的官營機構壟斷,但也是為朝廷賺取了不少收入。遼國、西夏和金人,都沒有因為自己是戰勝國而在貿易上漫天殺價,一切還是按照市場協商價格進行的。這些收入,大體上都能填補歲幣損失,甚至還可以做到倒賺。
所以,再從花錢促成議和的結果去看,宋朝花錢買和平的策略也是完全正確的!
每次議和後重開的邊境貿易 都讓對方為宋朝貢獻了金銀
真正讓宋朝積貧積弱的原因,恰恰不是外力,而起其自身的結果性設定所造成的。宋朝自建立開始,為了自己的穩固統治,就將官僚隊伍擴增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值。儘管很多職務本身並無必要,但可以成為監視和牽制同僚的穩定因素。當然,朝廷也就需要為這些人的忠心耿耿買單。
宋朝擁有古代世界上非常罕見的龐大官吏隊伍
類似的情況在宋朝軍隊中就更為明顯了。大量的地方精銳被抽調到中央做禁軍,本身就需要一筆龐大的常備軍開支。地方上為了維持基本的防務需求,還要保持數量不少的廂軍部隊。儘管這些部隊的戰鬥力總是被人詬病,卻還是軍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結果自然是當兵吃餉的人口越來越多,但戰鬥力卻不斷被平均下去。
至於享受財政傾斜的中央禁軍,儘管規模儘管龐大,卻不可能及時趕往戰區救急。折中辦法就是讓部分禁軍在和平時期就頻繁調動,執行關鍵地區的駐防和訓練任務。這種定期的大規模軍隊調動,也是非常耗費錢糧的。
宋朝一直要同時供養龐大的禁軍與廂軍
以上兩大原因,正是宋朝的財政一直非常緊張的病根。宋朝的應對之策,就是古達版的貨幣超發。即不斷發行數量更多卻成色不足的劣質銅錢。在日常經濟活動中,只准流通這些劣質貨幣,而不準使用貴重金屬。大量的黃金和白銀都被朝廷壟斷,作為外匯和戰略資源儲藏,以備不時之需。當國內的銅礦資源也跟不上貨幣超發的速度後,便換上了價值更低的鐵錢。最終,原始的古代紙幣開始出現,並被某些人吹捧為貨幣經濟發達的標誌。
超發的劣質銅錢 最後嚴重傷害了宋朝自身經濟
最後,讓宋朝的花錢買和平政策破產的還是宋朝人自己。每當他們察覺到北方的情況有任何風吹草動,宋朝就會單方面撕毀合約,並立即選擇軍事行動。遼國末年和女真人一起進行南北夾攻,就是一個典型。之前屢次封鎖西夏,並嘗試軍事包圍策略也是同一種思維模式的產物。至於金國滅亡後,盲目實施的端平入洛就更是如此了。
古代紙幣的出現 恰恰是貨幣超發的表現
這些失敗的軍事行動,在很多特點上都如出一轍。比如用自己的一廂情願,去替代了對時局的應有了解。決策層在平日里就缺乏正確的認知,出事後又表現的異常衝動。不僅用掉了遠高於歲幣的軍事花銷,還給自身的安全環境帶來嚴重威脅。反過來又要進一步擴軍備戰,增加國防軍費支出。當然,再算上因此丟掉更多領地和貿易停滯,損失就更加不可估量了。
因而,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花錢買和平」是宋朝外交歷史上做出的最優化選擇。每當宋朝人主動打破這種基於現實層面的優選,就會讓自己承受遠超過往的災難。每次吃虧後的憤憤不平,又會繼續左右後來人的情緒,為下一次重大失誤也埋下伏筆。
※決戰萊比錫:拿破崙與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隕落
※XF5U:造型詭異的飛行薄餅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