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的代理人:以在華服務的德國人德璀琳、馬駟和穆麟德為例
原標題:變革的代理人:以在華服務的德國人德璀琳、馬駟和穆麟德為例
2018年10月31日下午,應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邀請,德國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德方院長培高德(Cord Ebersp?cher)教授,於圖書館三層報告廳為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變革的代理人:以在華服務的德國人德璀琳、馬駟和穆麟德為例》的講座。此次講座是「全球史與中國2018」系列講座第18講(總第66講),由我院講師楊釗老師主持。
培高德研究中國近代史、中德關係史等領域。講座伊始,他談及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有一批外國人來華工作、生活,目的和原因不同,其中在華德國人數量僅次於英語國家位居第二。此次他從三個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角度出發,選擇了軍人、外交官和政府官員——馬駟、穆麟德和德璀琳,探討了其在近代中德交流互動史上的活動與意義。在介紹三個人物之前,培高德教授對當時中國境內的涉外交流背景做了簡單介紹:自中國晚清時期洋務運動(或自強運動)展開後,以李鴻章、張之洞等為首的洋務派官員,因對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在一系列新創辦的機構中僱傭洋員,這些機構在促進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是所有的來華洋員都能事業有成」,培高德教授說道,他首先介紹的是軍官馬駟(Ernst Kretzschmar)。馬駟曾是德國海軍軍官,清廷在廣州組建了軍事訓練學校,引進英語顧問和掌握魚雷技術的洋員。清朝駐德公使李鳳苞在德國招聘了一批軍事專家送往中國,其中就有馬駟。這批專家不僅系統地提升了中方的軍事訓練水平,而且對外表明了對法國的抗衡姿態。馬駟在中國軍校工作了10年後返回德國,仍作為清朝的採購武器的代理人。在他任職期間,改進了軍校的系統,並且魚雷改為從德國訂購。馬駟不具有當時西人普遍認為華人「不開化」等偏見,他跟華人同事相處友好,還帶了自己的妻子來華。培高德教授給我們展示了馬駟在華時期的中國護照,此護照可助馬駟在中國內地自由往來。此外,他撰寫了自己的回憶錄,其中有約四分之三關於中國,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將穆麟德算為外交官並不十分確切,他有很多身份。」 培高德教授選擇穆麟德(Paul Georg von Moellendorff)為第二個研究對象。他有大部分時間在清朝海關工作,但是更為矚目的是他在朝鮮的經歷。穆麟德在19世紀60年代來華,先是在領事館任翻譯,很快精通漢語後進入海關工作。獲得赫德賞識後的穆麟德,於1880年由清廷派往朝鮮。穆麟德在朝鮮大力整頓海關、稅務,可以說是朝鮮海關的創始人,被世人視為「朝鮮的赫德」。但因「聯俄拒中」的活動,被李鴻章召回海關。此外,穆麟德還是一個精通多種語言的漢學家,撰寫了滿文、寧波話等相關研究著作,影響至今。但因他同時展開多項工作,致使多項研究在他去世時也沒有完成。
第三位德國人是海關洋員德璀琳(Gustav Detring),培高德糾正了關於德璀琳名字的錯誤:他名字里沒有「von」。德璀琳於1865年至1905年共40年時間在華工作,他大部分時間在天津海關任職,是19世紀後期中國外交和天津城市開發中的關鍵人物。培高德教授不僅介紹了德璀琳因受到李鴻章信任,在華參與一系列中外條約的簽訂,還講述了他協助赫德興辦中國現代郵政系統的過程。
培高德教授總結道,這三個在華德國人都面臨著典型的「loyalty(忠誠)」和「interest(利益)」等問題,因為在華任職、生活的特殊經歷,他們某種意義上更具有國際性而不是民族性。整個講座隨著培高德教授呈現的歷史人物合影和圖畫,將百年前引人入勝的歷史細節和史實一一道來。講座最後,在顧彬教授的引領下,同學們紛紛提問,先後探討了「現代化還是西化」、「海關稅收制度與晚清現代化」以及「其他在華西人」等話題,講座在熱烈氣氛中圓滿結束。
文:何玉潔
圖:朱唐玉
TAG:北外全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