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商隱的1首詩巧妙絕倫,只要遮住最後1個字,誰也看不懂這首詩

李商隱的1首詩巧妙絕倫,只要遮住最後1個字,誰也看不懂這首詩

楊貴妃和唐玄宗的絕世之戀,歷來是文人墨客們關注的永恆主題。有人把這段戀情比作羅密歐與朱麗葉般的愛情佳話,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但更多的人是持一種批判的態度來評述這段戀情。

首先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結合,明顯有悖於倫理道德。楊貴妃原本是唐玄宗之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不顧人倫天理,不顧自己君父之尊的身份,把楊貴妃納入後宮,傷風敗俗,莫此為甚。其次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這段姻緣,對唐王朝的興衰安危產生過嚴重的不利影響。唐玄宗沉溺於楊貴妃的迷惑不能自拔,荒廢朝政,縱容楊國忠、楊貴妃兄妹任性胡為,敗壞朝綱,最終釀成「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的禍亂,安史之亂狂飆突起,強大一時的盛唐王朝由此急速衰落。

有鑒於此,歷代文人墨客對於唐玄宗和楊貴妃之戀,大都持一種否定態度。很多詩人為此揮毫潑墨,對唐玄宗和楊貴妃極盡譏諷批評之能事,各路詩壇高手從各個角度,用不同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唐朝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中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暗諷唐玄宗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動用國家傳遞緊急軍情的驛站,見微知著而內涵雋永。清代詩人袁枚的《馬嵬》中有一句:「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則用強烈的對比手法,暗諷唐玄宗寵溺楊貴妃,給黎民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

在眾多批評諷刺唐玄宗楊貴妃的詩人中,以李商隱的手法最為高明。李商隱與杜牧並稱「小李杜」,在唐代詩人中屬於第一集團的核心中堅。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唐詩中的上乘之選,《無題》中的「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另一首《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等等,都已成為文學史上千古絕唱,筆力詞鋒比起李白杜甫來也不遑多讓。

李商隱生於晚唐時期,大唐早已不復往日榮光,江山殘破時局動蕩,李商隱滿懷強烈的憂患意識,寫出了一系列以歌詠史事、借古諷今為題材的作品,唐玄宗與楊貴妃的舊事也被納入他的創作範疇。李商隱以此事為題材,寫過一首詩,贏得後人一致好評。這首詩就是唐詩詠史題材中的經典大作《龍池》。

這首詩一共二十八個字,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看。第一部分是前面的二十七個字,《龍池》中寫道:「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眾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遮住最後一個字,單看這二十七個字,貌似一首唐朝典型的宮廷詩,詩中描繪了唐玄宗在隆慶宮舉行宴會,宴請王公貴族的盛大場面。華麗壯美的宮殿中,珍饈羅列,美酒盈杯,歌舞翩躚,鼓樂激昂歡快,皇帝與皇親貴族們開懷暢飲。一直到更深夜半,王公貴族們才醉醺醺地散場。看著倒是挺熱鬧,然而古人講究「詩言志」,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恐怕誰也看不懂。

然而這首詩最後一個字一露出來,你就會馬上明白這首詩的含義所在。這個字急速逆轉了前面二十七個字帶給人們的歌舞昇平的歡快印象,全詩意境瞬間變得沉鬱寂寞。最後一個字是「醒」。「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眾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薛王是當時唐朝的另一個親王,壽王是楊貴妃的前夫李瑁。唐玄宗御宴結束後,王公大臣們盡歡而散。別的親王們早已沉醉入睡,而壽王李瑁卻心事如潮,終夜難眠。因為他的枕邊人已經成為父皇的寵妃,他忍受著離別之苦和羞辱之苦的雙重摺磨,每天還得強顏歡笑陪王伴駕,睡得著才怪。

這首詩通過壽王李瑁失去愛人後痛苦而無奈的心態,對唐玄宗和楊貴妃進行了入木三分的辛辣諷刺。此詩千百年來獲得後人一致好評,構架獨特,巧妙絕倫。前面二十七字平鋪直敘,平淡無奇,光看這二十七個字,誰也看不出諷刺之意。最後一個字卻奇峰突起,成為全詩的點睛之筆和靈魂。最後一個「醒」字,如同一把利劍破空而下,劃破了唐玄宗所謂盛世明君的虛偽面目,筆力雄健卻又不露痕迹,後人評之曰:「不涉譏刺,而譏刺之意溢於言表」,言外有無窮之意。李商隱的詩才,連同為唐詩泰斗的白居易都佩服不已,《唐才子傳》記載,白居易曾對李商隱說:「我死後,得為爾兒足矣」。希望來世能轉生為李商隱的兒子,李商隱的才華由此可見一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著名的奸貪大太監,被處以凌遲刑,即千刀萬剮,共行刑3天
唐朝皇帝把2個字賜給一小國的國王,他死活不接受,引發1場戰爭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