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節儉、慈悲與仁心——李嘉誠和楊絳的人生智慧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養心靈的甘露
每天閱讀 如飲甘露
1
香港的深水埗,是港片里最具港味、也最著名的貧民區。
某一天,深水埗的一家食堂中,一群頭髮花白的長者正要開飯,一位帶著黑框眼鏡、精神矍鑠的90歲老人突然現身,引來一片騷動。
只見他很自然地坐到老人們的中間,一邊接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午餐,一邊和坐在一旁的老人們談笑風生。
他就是不久前宣布退休的香港首富,
李嘉誠。
簡簡單單的幾碟小菜,
李嘉誠卻吃得乾乾淨淨。
而這些菜,
全是超市裡回收的剩菜。
這樣的食物,
莫說豪門之家,
就算是普通家庭,
也不會去食用。
但首富先生不僅吃得異常開心,
臨走時,還花了1000萬「買單」。
這家食堂,是免費的公益組織。
在一般人看來,李嘉誠退休後肯定會找一個風水寶地好好頤養天年。
但這位老人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養生的最高境界,是慈悲。
李嘉誠在接受《亞洲周刊》採訪時談及關於長壽和快樂的話題,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最要緊的是內心的快樂。一個人有了衣食住行這個條件之後,應該對社會多一點關懷,或者說義務,或者說責任。」
在記者追問他的慈善事業時,這位一向溫和的老人卻一再強調:
「不是慈善,是公益事業。說是慈善事業對那個接受捐贈的人不太好。」
李嘉誠始終緊守住心底的那份慈悲,在公益事業上親力親為。
雖然每天堅持工作十幾個小時,但他反而從中獲得了內心的快樂,充滿了活力。
醫學家指出,樂觀的精神狀態,能極大地活躍人體內的免疫系統,使身體抗病能力大大增強,有利於防病治病。
所以,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能夠使人感到快樂。而快樂能使人遠離疾病,使人長壽,是健康的源泉。
最好的養生,是養心。
一個人如果活得很好,不一定是擁有多少物質財富,而是因為內心的慈悲和富足。
2
晚年的楊絳先生曾說:「當今之世,人性中的靈性良心,迷濛在煙雨雲霧間。頭腦的智力愈強,愈會自欺欺人。」
這位活了105歲的世紀老人,至始至終都滿懷慈悲,行走在世間。
楊絳先生的家從沒裝修過,布置極其簡單。先生經常穿著的毛衣,袖子補了很多補丁,儉樸卻也整潔。
有人會問,錢鍾書和楊絳著作等身,為何會如此「貧窮」?
答案很簡單。
當年錢鍾書去世後,楊絳以全家三人的名義,將高達800多萬元的稿費和版稅全部捐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幫助貧困的學子。
後來,她更是將自己翻譯書籍、出版圖書所獲的絕大多數收入捐贈給了貧困學生。
在這浮華的世界,先生身上這種純樸、奉獻和真摯的愛,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生命的活力。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會變得善良。人一善良,心就豁達。
心寬一寸,病退一丈。
現代醫學認為人是由大腦皮層統率的完善生物體,因此,心理因素對人的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個擁有慈悲心的人,必定心胸廣闊,心態坦然,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他們以愛待人,寬容仁厚,不役於物,也不傷於物,不憂不懼,所以能夠長壽。
仁者壽,寂靜而長期,壽之象也。
心底無私天地寬,
養生的最高境界
是慈悲。
聲 明
本文內容轉自「洞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當請與我們聯絡
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恩
※國慶假期你去哪了?佛教四大名山+十小名山了解一下?
※我們去世以後,會信佛嗎?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