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開穴程序
運勢
11-04
清代陵寢的建築設計,是由"樣子房"匠人根據陵寢制度要求,結合周圍地勢,以及地質水文資料,推敲構思,作出陵墓總體平面和豎向布局,以及各單體建築 的設計。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金井便作為挖制整個地宮,乃至整座陵寢建築格局的基準點,而展示在平面設計和豎向設計中。
設計方案呈皇帝御鑒欽准後,由禮部欽天監刻漏科慎重選擇良辰吉日,並經皇帝批准下興工動土之日。屆時,行典禮祭告山神、后土之神、司工之神,而後破土開挖地宮基槽,陵寢工程自此進入施工階段。
大槽開挖後,志樁不再保留,點穴所掘深井,亦趨消失,唯在穴中正下方,自大槽原有土層中留下一個土墩,立於大槽中。
這個土墩便稱為金井吉土,又叫原山吉土,其形製為底大上小的四方稜台,頂部有一小段呈圓柱狀。金井吉上的上皮,正是穴中探井的下底面,在設計中定作地宮地坪的控制標高。大槽刨齊以後,繼而進行基礎和地宮地面施工,原山吉土逐漸被各層結構層所圍合。
原山吉土的四方稜台的下段被掩埋在基礎中,而上段圓柱則套在地宮寶床下的底墊石中央鑿留的透孔中,寶床底墊石上平,同地宮地坪在一個水平面上,其也正是原山吉土的頂面標高。底墊石上面,安砌寶床,寶床正在中央,也鑿有圓形透孔,這就是最後形成的金井,透孔稱為金井透眼或穴眼,其確與地脈相通。
TAG:沁修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