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用龍骨、牡蠣經驗
龍骨、牡蠣是臨床常用藥,二者均具有平肝潛陽、鎮驚安神,收斂止澀的作用,經常配伍應用。然觀臨床醫家配伍用量每多等量施用不計其異、劑量增減頗無章法,失仲景本意,雖用經方而其效難顯。
龍骨、牡蠣功效
龍骨見於《本經》上品,原文載:「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魁,咳逆,泄利,膿血,女子漏下,癥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齒主,小兒大人驚癇瘨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諸痙,殺精物。久服,輕身通神明,延年。生山谷。」龍骨為獸骨深埋日久而成,其生於山谷之間,得陽氣而化物,其味甘澀,《中藥學》謂其性平,實其性微溫,故而後世醫家陽痿之疾屢用龍骨。龍骨歸心肝腎,入少陰經,取象比類,屬陽葯範疇。牡蠣亦屬《本經》上品,原文記載:「主傷寒寒熱,溫瘧洒洒,驚恚怒氣,除拘緩鼠瘺,女子帶下赤白。久服,強骨節,殺邪氣,延年。一名蠣蛤,生池澤。」牡蠣為介質之屬,生於池澤,潛伏於潭澤泥沼中,秉陰氣日久,其味咸性寒,歸肝腎經,入少陰,取象比類,屬陰葯範疇。谷松教授認為二葯陰陽之異,與生長環境一水一陸相關。少陰分心腎兩臟,心屬火,為陽中之陽臟,上居於胸,能行陽令而制陰於下,心陽不足,坐鎮無權,君令不行,則腎不安位,水火沖逆於上,變生諸症;腎屬水,為陰中之陰臟,水火之臟,居於下焦,能引陰水上濟,壯命門而溫五臟。龍骨入手少陰心、牡蠣入足少陰腎,二者之別明矣。
《傷寒雜病論》應用龍骨、牡蠣規律
《傷寒雜病論》一書共見牡蠣方15次,龍骨方8次,二者合用方6次。牡蠣龍骨合用見於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風引湯5方,其中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一方《傷寒論》《金匱要略》皆有記載。《傷寒雜病論》中對牡蠣龍骨合用等量配伍的有三首方劑,其中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用藥量最大為三兩;而二者非等量配伍中,以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用量最大,其中牡蠣五兩,為《傷寒雜病論》牡蠣用量最大方。
通過研究張仲景用方總結二葯應用規律可見,煩躁、驚狂、卧起不安,多二者同用;胸脅滿微結、脅下痞硬、心悸、口渴、水氣不利多選牡蠣;驚狂、陽虛亢而無制、心神渙散,多選龍骨。張仲景對龍骨、牡蠣頗具特點的比較應用見於《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篇,原文載:「瘧多寒者,名曰牝瘧,蜀漆散主之」「牡蠣湯,治牡瘧」。其中牝、牡二字最能體現二葯之異,牝屬陰,牡屬陽,多寒者牝瘧,龍骨陽葯治之;多熱者牡瘧,牡蠣陰葯治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執簡馭繁之理,在張仲景書中屢見不鮮。張仲景立法組方雖圓機活法,然不離「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大旨。
《傷寒論》載:「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傷寒脈浮,病為在表,誤以火劫迫汗出,導致「亡陽」。心為陽臟,主神志,汗出過多心陽隨汗外泄,陽虛不能養神,心神浮越不斂,驚狂、卧起不安諸症,以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中牡蠣、龍骨潛鎮浮越神氣,然此病屬陽虛神氣渙散,重用龍骨溫復心陽,鎮驚制亢。《金匱要略》載「風引湯除熱癱癇」,山東中醫藥大學陶漢華教授認為方名風引湯是以主治證候命名,風引即風癇掣引,即抽搐,其主要病理是發熱,故本方主要作用首先是祛熱,方後注也載「除熱方」。且清代葉天士有「陽化內風」說。《臨證指南醫案》載:「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方中龍骨牡蠣鎮潛陽氣,然據病而設必以斂陰潛陽清熱為主,故牡蠣量更勝。
古人云「經方不傳之秘在量」,仲景用藥精於考量,服藥量因病而異,重視葯之偏頗所長。今人學習經方也應遵循仲景之法,不可浮於表面,但取大意,而疏於劑量,須知葯證相對,效量相依。(姚鵬宇 遼寧中醫藥大學)
來源:中醫中藥網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治療頸椎病應重視心理疾患
※總想躺著可能不是因為懶,只是得了這種病!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