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女嬰被封口拋棄:這些關於人性的認知,知道的早就是幸運

女嬰被封口拋棄:這些關於人性的認知,知道的早就是幸運

點擊上方即可收聽主播 

天歌

 

朗讀音頻


更多音頻可在喜馬拉雅搜索:

遇見張小嫻




小雅出生在東北,爺爺奶奶在她出生當天,從要去醫院看望的路上,直接折返回家。趙家傳了幾代的族譜,本來由南方傳到北方的趙家,在她出生後,也重新送回了南方的族系家庭。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小雅的爸爸是趙家長子,而他唯一的孩子小雅,竟然不是兒子。







小雅一直長到八歲,才第一次見到爺爺,而且只有爸爸陪伴,媽媽自打生完小雅,就在家族中無法抬頭,再沒進過趙家的門。現在小雅已二十齣頭,爺爺至今仍然用著她小學時給他的摺紙書籤。印象中,爺爺看書時的背影最為慈祥。



雖然小雅能感受到爺爺奶奶對她的接納,隔代間也算情深意重,但趙家長子長孫不是男孩仍然是他們心中的遺憾,兩位老人曾經一直催她父母生二胎。這種矛盾的親情,其實雙方都沒能釋懷。







男性才能延續香火,擁有這種根深蒂固傳統觀念的人,大都不會去思考為什麼,以及這麼做會怎麼樣,而是當做一種信念給家人試壓。幸運如小雅,窠臼陳規最終無法抵擋祖孫之間自然生髮的情感,但不幸的女孩,就只能承擔性別歧視的結果,被拋棄,甚至被扼殺。




「你的錯不僅是生為女孩


更是因為沒有投資價值」



剛過去的十月,黑龍江黑河地區早已到了0℃以下,一群穿著大衣、羽絨服的藝術團阿姨爬山時,在叢林里的涼亭發現一個還未滿月的女嬰,小寶寶嘴巴被膠帶封住,一個阿姨給揭開後,她才能哭出聲。在被送到醫院檢查後得知,她是個健康正常的寶貝。











如今在生育專科類醫院的附近,依然有號稱「神醫」的人宣稱自己比B超還准,可以保證生男還是生女,抓住大家二胎想要男孩的心理行騙。




社會現象是市場需求的一個反應,養兒防老,仍然是一種經濟利益的體現。




如果因為兒子能養老送終,而將其視為一種長期保障方式,那麼女兒則因嫁人而顯得沒有投資價值。所以女性經常被各種粗鄙的形容調侃,「招商銀行」、「賠錢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些辭彙無不和錢財有關。貧窮地區的許多家庭大都會犧牲女兒的前途,供養兒子讀書。








我們無法斷言棄嬰為何被遺棄,也許是性別女,也許是生錯了家庭。那位保證能生男孩的「神醫」,也說了想生女孩也沒問題。其實生男生女,生多生少,背後都受經濟利益的驅使,說的還是人性的醜惡面。




《貧窮的本質》一書中做過一個調查,在七十年代之前,農業生產目標是農作物居多,而在1978——1980年,人們開始種植經濟作物,茶葉、水果。




種茶時女性的優勢更突出,因為採茶需要靈巧的手指。而水果種植,男性則更擅長,因為需要負重。




於是對改革前後出生的孩子進行對比調查,茶葉種植區域的女孩數量有所增加,但在適宜種植水果的地區,女孩數量則有所減少。



我們早已告別飢貧交迫的年代,但這類事件今時今日仍在發生。有學者從中國最近三十年3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中得出結論,





計劃生育毋庸置疑地加劇了女嬰相對男嬰生存機會的惡化:1981年只有四省女嬰死亡率偏高,2000年只有四省(黑龍江、西藏、寧夏和新疆)不偏高。




狀況最惡劣的是江西,男嬰死亡率是3.136%,女嬰死亡率是7.850%,也就是說在

2000年的江西,每死去1個男嬰就會死去2個多女嬰

,遠遠惡劣於普世標準。①







在某些農村,常常可以看到有三四個姐姐,一個弟弟的家庭組合。農村用俗語「一個桌子四條腿」來預言生了三胎都是女兒的母親,第四胎很有可能還是女孩。但這無法阻擋父母對男孩的偏愛,

他們會一直生齣兒子為止

中國很早就成為男女比例失衡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女嬰被謀殺,人

們為何選擇秘而不宣?




許多人會對窮人的大家庭產生一個困惑,「那麼窮,還生那麼多孩子」?




其實不是孩子越多,家庭越窮,而正是因為貧窮,孩子才會越來越多。

因為父母會把孩子當做一個儲蓄產品,為自己養老送終,基於「產品收益」的不確定性,便會選擇多生。基於這種考量,生兒子,顯然比女兒更能保值。




當重男輕女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性別選擇性墮胎也會成為許多父母的需求。當這一需求還無法滿足時(有錢的話基本都能滿足),擺脫不想要的孩子便以最原始的方式來解決。




讀學前班時有個玩伴是個小女孩,姥姥偷偷說她有好幾個姐姐,一生下來發現是女孩,被她媽捂住口鼻,讓其窒息死亡,然後次日向計生辦交待,生下的是死胎。我當時聽完覺得毛骨悚然,那種震驚來自於父母對親生骨血的殘暴。以我當時的認知,完全無法了解為什麼,但這也是我對重男輕女最為直觀的初始認知。







與其說是小城鎮條件落後無從查驗真正死因,不如說是,重男輕女的思想讓大家隱約知曉真相也會選擇秘而不宣。因為重男輕女是被默許的,這意味著家庭的資源有限,只能給更具價值的兒子。為了讓兒子能有飯吃、有書讀,只好犧牲女兒的性命。




這種暗含著血腥和兇狠的傳統家庭運作方式,即便是對倖存的兒子,也讓人很難相信他們有愛的能力。




人類通過進化,求生成為本能,優先服務於個體利益。但

人類被賦予了承擔倫理道德的資格,人性,便成為我們區別於其他物種的重要特徵。

我們懂得什麼是善良、邪惡,榮譽和恥辱,更重要的是懂得「愛」,而不是一切決定的前提都從生存條件、經濟利益出發。




有的父母不想負責,便會以貧窮、養不起為由選擇拋棄嬰兒,來消減那來自殘存不多的良心譴責。這種人根本缺乏的不是錢,而是愛。




出生是註定的,但如何做人可以自己選




今年春節節後,朋友說要到鄭州轉車,而不是直接買到上海的車票。因為她和爸爸媽媽一起出發,這樣一家人能在一起多呆一會兒,畢竟一年只能見一次,短暫相處幾天的時間。而叔叔阿姨,也要在這一站下來再輾轉去南方。




我早就知道她在上海住客廳隔斷,還有一個妹妹在讀書,她每個月會從自己七千多塊的月薪里,給讀大學的妹妹1500塊的生活費。




我以為這種負擔會讓她對家庭有所抵觸,而聽聞坐車細節,著實讓我為這情感細膩的一家人感動得眼熱鼻酸。真正的其樂融融一定基於愛吧。即便是貧窮的家庭也有豐裕濃厚的愛。







導演是枝裕和最擅長刻畫家庭、親人之間複雜的愛和感動。在他創作並執導的電影《如父如子》中,就涉及到一部分親情和錢的對立。




護士因為自己的不幸,惡意調換了兩個嬰兒。六年後,這兩個家庭才被醫院告知真相。養了六年的孩子,是要延續血緣把孩子換回去,還是為了這六年的父子親情,選擇不換?









富裕家庭的父親良多,因為自己的中產身份,也因在交涉中見識到另一家庭的窮酸,誤以為他們只在意金錢,想要把兩個孩子都爭取過來,價格好談。貧窮家庭的父親雄大聽過之後,動手打了他的頭。




雄大愛佔小便宜,行事舉止有些小市民。但他願意花時間做一個好父親,懂得陪伴孩子,修玩具、放風箏、玩遊戲,能和孩子打成一片,時常給他們製造歡樂。我記得幾年前韓寒談起自己女兒時說,愛就是陪伴,沒有其他。




而富爸爸良多,是一個周末會主動去公司加班,到家也會熬夜忙項目的工作狂,他不滿只有6歲的兒子靦腆柔軟的性格,而是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樣成為強勢的精英。









他的養母說沒有血緣也視其己出,他上門準備譴責護士時,繼子本能的站在前面保護媽媽,研究自然森林的朋友說,從別處飛來的蟬,要在這片人造森林裡用15年的時間產卵孵化成蟲。




在良多面對換子困惑時,他身邊彷彿集中出現許多開解困惑的線索。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你以為處處有啟示,實則是

之前只是聽過的道理,觸碰到具體困難,才真正從心內破土而出。




最後,良多從相機里,發現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拍了許多他在卧室睡覺、在書房工作等等日常的照片,孩子用相機去捕捉生活中總是忙忙碌碌的父親,以此表達自己的愛和想念。最終讓他領悟到,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錢和親情的較量,而是親情的複雜性和不可替代。







愛和錢當然有關。但沒錢也不代表沒有愛的能力。錢絕不是衡量愛的先天必要條件。你真的懂得了愛,便不再受困於血緣、階層或其他形式,可以說,愛是最為平等的事物。

這種懂得,出現的早就是幸運。晚一些,也許就是痛苦。無論如何,都好過無知。






參考資料:


①中國青年網:《中國女嬰死亡率變化考訂》




互動話題


只因為是女孩,你曾受過哪些創傷?




致親愛的你: 




因為微信改版,最近收到很多粉絲反饋不能及時看到更新了。別急~按照下面動圖中的關注步驟,把我們

「設為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推送啦!




點擊

「公號名」至首頁

-右上角

「三點」

-選擇

「設為星標」






文經

遇見張小嫻?

原創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張路,遇見張小嫻?策劃編輯。


主播:天歌,電台主播,聲音工作者。願以聲音帶給你溫暖與真實。


註:本文配圖選自網路。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如果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張小嫻 的精彩文章:

比魏瓔珞「段位」更高的女人:笑到最後,還得靠這一招!
生為女孩,都是賠錢貨?重男輕女毀了多少家庭

TAG:遇見張小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