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教育監測與評估國際研討會在京隆重舉行
與會嘉賓合影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10月27-28日,第五屆教育監測與評估國際研討會在北師大二附中隆重舉行。會議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主辦,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協辦。
會議圍繞教育監測與評價的技術方法和監測與評價結果的運用與轉化,邀請到來自經合組織(OEC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NAEP)、美國研究院(AIR)等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以及北京師範大學、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19位教育監測與評估領域全球著名專家學者作大會主題報告。教育部教育督導局胡延品巡視員、北京師範大學周作宇副校長出席開幕式。來自全國各省(市)級教育監測部門的領導和專家、教育監測評估領域的高校師生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代表,共計320餘人參加了會議。
周作宇教授在致辭中首先介紹了北京師範大學近年來在教育監測與評價領域取得的突破和成績。他強調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且對教育決策有重大影響的研究與行動領域。他希望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能夠加強國際合作,深入交流方法與經驗,切實提升教育質量監測的科學性和國際可比性。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與技能部部長、OECD秘書長教育政策特別顧問Andreas Schleicher認為學生評價應適應學生技能與社會情感發展的需求而轉變。基於計算機的測試可以對更為廣泛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評價,並使評價的重心從對內容知識的評價轉向對深層次概念與認知理解的評價。
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巡視員胡延品介紹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質量監測評估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同時也指出新政策新形勢下我國教育質量監測評未來發展方向:一是借鑒國際經驗,完善教育監測評估體系;二是加強標準建設,規範教育監測評估工作;三是創新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監測評估信息化水平;四是強化監測評估結果運用,實現以評促建目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全球教育監測報告項目主任Emmanouil Antoninis聚焦2017-2018年全球教育監測報告主題——教育問責制,為與會嘉賓介紹了基於學校與學生的學習數據實行教育問責制的國際經驗。他以數據收集為例,具體闡述了不同國家對數據進行有效對比並用於決策之前,需考慮的成本及其自身能力等因素,並根據明確的數據使用目標設計其信息採集系統,來保證數據收集和報告過程的簡單有效。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辛濤教授從「互聯網+監測」角度向大家介紹了中心在建立教育評價雲平台、學科監測智能化、信息採集系統、監測數據可視化等方面取得的諸多進展,同時,他表示中心將繼續探索基於大數據的測試方法,並逐步實現「紙筆測試」向「自適應網路測試」與「實時動態數據收集」的突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紐約總部教育處教育專家Manuel Cardoso在報告中重點介紹了多元指標聚類調查方法在指標體系背景信息豐富性和增強全球範圍可比性的前沿技術。他以朝鮮和獅子山為例,具體介紹了該指標體系在國際比較中的應用。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教育評估中心主任Risto Hotulainen會上主要介紹了芬蘭教育監測與評估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報告在探討國家樣板監測評估系統的基礎上,介紹了地方關於監控基礎教育公平和功能的實踐經驗。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國華教授介紹了目前我國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與實踐探索。並指出當前改革主要解決招生唯分數,考試內容偏重機械記憶、重複訓練、加重學生課業負擔,規範招生管理、實現公平公正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香港大學健泰基金教授(數學教育)、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心特聘專家梁貫成教授指出目前國際大型監測評估項目的研究中存在過於關注國家排名、不夠謹慎地進行因果關係的結論等研究結果的誤用。他認為各國基於這些研究結果對政策進行調整時,需要認真考慮這些研究的本質與局限性以及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
美國研究學會(AIR)副主席David Osher從學習科學的學科視角出發,反思教育政策、實踐和評價系統。學習科學融合了諸多領域有關學習與發展的研究成果,發現學生的學習方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育政策、實踐和評價應著重關注學習的個性化、社會情感及認知過程的綜合性等問題。
密歇根州立大學傑出教授、課程政策中心主任、教育政策中心主任William Schmidt從政策視角出發,討論基於評估結果制定政策建議所需滿足的假設,並由此得出可行的推斷類型和不可行的推斷類型,並以PISA和TIMSS為例,闡釋了國家評估數據在政策制定中的適用性和局限性。
重慶市教育評估研究會執行會長、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創新教育專委會理事長龔春燕研究員認為「監測是事實判斷,評估是價值判斷,監測是評估的基礎」。會上,他以重慶市為例,介紹了重慶近十年來實現教育評價現代化、自動化和科學化的過程。
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NAEP)項目數據科學主任、密歇根大學教育學院高級專家、杜克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客座教授Gary Feng報告了NAEP兩項最新研究說明了當前國家和國際大規模學生評估項目正在發生三個主要轉變,一是,國家評估正在對學習和測試產生影響;二是評估模式正由基於紙張向數字化快速轉變;三是,利益相關者對評估項目的期望不斷發生變化,期望評估項目能夠對更多的背景因素進行監測,並提出更為豐富且具有操作性的建議。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平平教授簡要介紹了中心承擔的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任務及其主要發展成果,如擬定監測標準,研發監測工具,並完成了監測數據的收集、分析、報告和管理工作,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家義務教育監測制度,並致力於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的應用等。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東亞及太平洋地區辦教育顧問Francisco Benavides介紹了為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和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SEAMEO)所代表的國家開發的東南亞初等教育指標。該項目將於2019年實施第一次正式測試,區域和國家結果預計在2020年發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教委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基礎教育國際課程比較研究所副所長、特級教師紀明澤報告了上海綠色指標的實踐改進與完善的情況。他表示綠色指標2.0版將完善綠色指標的內容、結構、精度和技術。
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研究員Harrison Kell基於提高學習成果的系列評估,介紹了當前ETS評估認知和非認知能力所採用的傳統和現代方法及其試題類型,並討論了評估這些能力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比利時根特大學心理學和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教育研究系主任Martin Valcke在報告中指出,儘管PISA結果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但是PISA除排名之外的諸多影響並未得到應有的關注。他通過舉例證明PISA為教師教育、互聯網應用、閱讀教育、幼兒園教育等熱點議題提供了重要啟示。
美國研究學會(AIR)資深數據研究員Chenna Reddy Cotla報告了運用機器學習方法分析學習條件對學生學業成就影響的差異性。他認為釐清影響的差異性至關重要,因為這有助於我們更為明確如何設計和選用更具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從而實現對有限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育學院體育教育學資深講師Juha Olavi Valtonen介紹了芬蘭基礎教育中的體育教育監測與評估的機制。芬蘭的體育監測與評估以體育課期間進行的移動測試和基礎教育體育學科跟進性評估為主要形式。強調個人發展而非與他人比較,不列入身體健康水平,重視以觀察與互動為核心的形成性評價。
教育監測與評估國際研討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是教育監測與評估領域最新理念和技術方法的國際性交流平台。參會的國際專家對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發展,對於北師大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所作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OECD教育與技能部部長Andreas Schleicher說「很高興看到你們已經成為了中國教育發展的引領者和守護者,你們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幫助學校提供更好的環境等方面所做的貢獻,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監測報告項目主任Emmanouil Antoninis說到,「中心的發展態勢讓我感到驚嘆,尤其是你們發揮自身優勢特色取得了創造性成果,並能慷慨地與其他同行機構分享,這點尤為值得稱讚」。未來,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將充分利用這一平台的專業性和國際化資源,繼續深入開展教育監測與評估領域的研究與探索,切實推動我國教育監測與評價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