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鴻論》尹鴻、謝飛回憶八十年代電影變革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鴻論》尹鴻、謝飛回憶八十年代電影變革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至中期,中國電影出現普遍性藝術創新熱潮。那時,國人尚未接觸到真正意義上的電視劇,去電影院看電影成為了娛樂生活的首選。據統計,1980年中國年度觀影人次曾達到293億人次,如果以十億人口計算,那麼每人每年觀影29次,那是一個無法回歸的大影院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第四代導演在改革開放的潮頭迎來生活與思想的新浪潮,在此基礎上對電影語言與主題內容進行了全面革新,並為第五代導演的「狂飆突進」打下堅實基礎,這是中國電影文藝復興的先聲與轟鳴。11月2日,《今日影評·鴻論》特邀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謝飛帶領觀眾回顧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變革與傳承。

實踐為電影黃金時代檢驗真理

電影迎來從主題到社會生活的全面進步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黃金時代,源於1978年5月刊發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謝飛在《今日影評·鴻論》中表示,正是這篇文章破除了陳舊的觀念,樹立了新的理念,用實踐檢驗了以往所堅信的概念與原則,將其落後的部分用堅定的信念加以否定。在電影藝術上也呈現了這樣的情況,在《小花》上映時,謝飛與鄭洞天正在天山廠支援創作,這部電影給兩個人以極大的震撼。因為電影運用了全新的電影語言,將黑白與彩色,過去與現在交織在一起。大量的運動鏡頭表現了人的心理活動。最重要的是在藝術理念上注入了新的元素,在描寫革命戰爭時,並沒有沿著過去的習慣表現英雄主義,而是描寫了人情、姐妹情與兄妹情,用情感主題替換了革命主題。

而《生活的顫音》帶給謝飛的則是社會生活方面的震撼,這部黑白影片打破了中國電影解放後幾十年沒有接吻鏡頭的先例。《大眾電影》所登載的《水晶鞋與玫瑰花》封底接吻照喚起了尹鴻與謝飛共同的回憶,這幅照片引來一萬兩千多封讀者來信,甚至還引起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的爭端。謝飛在《今日影評·鴻論》中認為,這代表了八十年代社會與人的不斷變化與進步。在電影界,電影人們初次接觸到內參片,馬丁·斯科塞斯與今村昌平都攜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出色作品來到中國,這對當時的中國電影從形式到內容都帶來了很大影響。在此基礎上,謝飛與鄭洞天選中了名為《廚房交響曲》的劇本,據此拍攝的電影《鄰居》於1981年獲得了金雞獎的殊榮。

電影語言現代化思潮讓電影煥發生機

謝飛用個人體現四十年不懈改革

尹鴻在《今日影評·鴻論》中坦言,電影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用影像講故事,以往影像只用來敘事,沒有獨立性,而在八十年代電影開始用影像講故事,甚至影像的意義超過了故事本身。謝飛認為這種改變源於理論與創作的緊密結合,創作人員一方面如饑似渴地學習理論,一方面飽覽世界優秀作品化為自己創作的基石。

張暖忻是這種現象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創作的文章《電影語言的現代化》曾於1980年創作會上引起廣泛爭論。但最讓尹鴻感動的是,當時在電影界有較高地位的一批導演與電影理論家紛紛發聲支持對電影語言現代化的討論,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思想改革是實踐改革的引領。《沙鷗》這部描寫女排奮鬥精神的電影成為張暖忻電影語言現代化的載體之一,在電影中她為了追求真實的效果,要求演員不化妝,並且全部用自然光線進行拍攝,這對中國的電影拍攝傳統是極大的反叛。正是這種真實感,讓戲中的非職業演員用真實散發出的青春氣息直到今天仍能打動觀眾內心。

謝飛用自己的履歷對加大改革的號召做出堅定的回應,儘管他1978還在拍攝以階級鬥爭為綱為內容的電影,但1984年就開始拍攝《湘女蕭蕭》這種以人情、人性為主題的影片,而1989年謝飛繼續改革自己的藝術路線,拍攝了以個人生存狀態為討論焦點的電影《本命年》。謝飛表示正是因為敢於否定過去曾經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東西,中國電影人才能用實踐成果證明自己可以創造新電影並帶來中國電影藝術的改變。

第四代導演奏響中國電影變革先聲

第五代導演用視聽震撼世界

以謝飛為代表的第四代電影導演是承前啟後的一代,尹鴻在《今日影評·鴻論》中認為,這體現在他們既受到新思想、新藝術、新思潮的影響,但對傳統仍持有尊重的態度。這一代藝術思潮的變革所帶來的影響真正讓中國電影與世界的電影語言逐漸同步。謝飛表示中國的現實主義傳統與前蘇聯的社會主義傳統在第四代導演身上烙印很深,而且他們又將其傳承給了第五代導演。

而第五代導演為影壇帶來電影語言的新風,在視聽語言上的表現上尤為大膽,突破了許多在第四代導演眼中的「規矩」。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1988年在柏林電影節放映時,因為字幕製作問題導致觀眾無法理解情節,但電影僅憑精彩的色彩與畫面征服了評委,被譽為:「最像電影的電影」。謝飛認為,在90年代初期世界正是通過對中國電影的關注了解中國改革開放十餘年後的思想文化解放與東方文化的獨特。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謝飛《今日影評·鴻論》回顧了中國電影40年來的發展歷程,表示電影一直跟隨著思想與文學的步伐而前進,站在文學巨人的肩膀上攀登。過去的40年時思想、理論與作品相互碰撞的40年,也正因為對思想的改革與開放挽救了第四代導演乃至新一代中國電影的藝術生命。尹鴻認為謝飛用自己40年的藝術生涯實踐了改革的真義,而謝飛的個人經歷啟示中國電影發展決不能固步自封,需要吸取、延續40年來的改革進步勢能,永遠保持改革的現在進行時,做到改革與開放同步,改革促使開放,開放影響改革。

據悉,10月26日至12月28日,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電影文化訪談特別節目《今日影評·鴻論》將於每周五晚十點檔播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陸超紅毯首秀 引粉絲瘋狂尖呼高呼「真好」
曹譯文《第一把交椅》榮獲格拉斯哥電影節最佳劇本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