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內蒙古有2470萬人,蒙古國只有320萬,為何差距這麼大?

內蒙古有2470萬人,蒙古國只有320萬,為何差距這麼大?

1911年,距離清朝覆滅還有一年,外蒙古地區在這個節骨眼上宣布「獨立」,並得到了沙俄的保護。此時的清朝自身難保,也沒有能力阻止。

1921年,外蒙古正式獨立,改名蒙古人民共和國。1992年,也就是蘇聯解體之後,改名蒙古國,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對於任何國家而言,人口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

2017年,內蒙古的人口為2470.63萬人。反觀蒙古國,國土面積156平方公里,比內蒙古多了38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320萬人,差距非常大。有著極深淵源的內蒙古與蒙古國,為何人口差距會這麼大?

1.人口基數差距

外蒙古作為清朝與沙俄的交戰之地,經歷了多年的動亂,人口消耗比較大(清末外蒙古只有40萬人左右),人口基數小,所以增長得就比較慢。

內蒙古因為地理位置,受戰亂的影響較小。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時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當時人口為561.7萬人,1949年增加到了608.1萬人,人口基數比蒙古國大很多。

2.扶持力度不同

蒙古為何人口比中原少?其實就是地域氣候因素限制了人口的增長。

中國建國之後,內蒙古進行了多次開發移民潮,大量漢族人口來到內蒙古,不僅增加了人口基數,也克服了地域氣候的限制,所以人口才能增長這麼多。

蒙古國不同,蘇聯自己還有大片國土未開發,不可能幫助蒙古國展開大規模開發,環境限制了人口發展(蒙古國最大人口容納量600萬)。

3.經濟因素限制人口

有了國家的扶持,內蒙古的經濟水平一直在上升,2017年人均GDP達11171美元。經濟好了,基礎設施、醫療水平等也都一一到位,不僅延長了人們的壽命,也提高了新生兒的存活率,人口增長比較快。

蘇聯時代,蒙古國還能得到經濟援助,但蘇聯解體之後這筆援助沒了。外部援助沒了,那就只能靠自己了,但蒙古國是內陸國,沒有海岸線,礦產又賣不動,因此經濟發展比較慢,2017年的人均GDP為3740美元。

就拿蒙古國海軍來說,蘇聯時代因為石油運輸路線經過庫蘇古爾湖(蘇聯與蒙古交界處的一座湖泊),所以海軍發展比較快,而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改變了石油運輸路線,海軍失去了資金來源,又缺少創收來源,如今衰弱到只剩七個人、三艘船。

蒙古國海軍的現狀其實就是蒙古國社會的一個縮影,經濟增長緩慢,外債積壓,導致沒錢建設基礎設施和社會福利,人均壽命比內蒙古短,新生兒存活率也更低,人口增長自然比較慢。

延伸閱讀

如果沒有革命,伊朗還是巴列維統治,是否能成中東首個發達國家?

經歷三次滅國,波蘭人到底做過什麼事?讓周邊鄰國非滅它不可

穆斯林統治印度六百年,如今人口兩億,在種姓制度中屬於什麼等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索馬利亞現狀:三大勢力割據稱國,最久的已獨立27年,政府不敢管
四千萬庫爾德人,10%生活在死敵伊朗,為何他們不願離開伊朗?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