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吳將領為何瞧不起陸遜,除陸遜缺乏經驗外,還有一個關鍵原因

東吳將領為何瞧不起陸遜,除陸遜缺乏經驗外,還有一個關鍵原因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發生在夷陵之戰期間,主人公為陸遜。原文如下:

次日,陸遜傳下號令,教諸將各處關防,牢守隘口,不許輕敵。眾皆笑其懦,不肯堅守。次日,陸遜升帳喚諸將曰:「吾欽承王命,總督諸軍,昨已三令五申,令汝等各處堅守;俱不遵吾令,何也?」韓當曰:「吾自從孫將軍平定江南,經數百戰;其餘諸將,或從討逆將軍,或從當今大王,皆披堅執銳,出生入死之士。今主上命公為大都督,令退蜀兵,宜早定計,調撥軍馬,分頭征進,以圖大事;乃只令堅守勿戰,豈欲待天自殺賊耶?吾非貪生怕死之人,奈何使吾等墮其銳氣?」

於是帳下諸將,皆應聲而言曰:「韓將軍之言是也。吾等情願決一死戰!」陸遜聽畢,掣劍在手,厲聲曰:「仆雖一介書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汝等只各守隘口,牢把險要,不許妄動,如違令者皆斬!」眾皆憤憤而退。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為了報關羽被殺、荊州丟失之仇,劉備率七十五萬大軍東征伐吳。孫權任命年輕的陸遜為大都督,統領東吳大軍抵禦劉備。兩軍開戰後,陸遜下令全軍嚴守關隘,嚴防死守,避免與劉備決戰。此舉遭到眾多東吳將領的嘲笑和譏諷。最終,陸遜拔劍在手,強調自己的責任,並警告眾人若違反軍令,必將受到嚴懲。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陸遜口中的「忍辱負重」,意為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三國志?陸遜傳》中的「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夷陵之戰開戰之處,陸遜一直受到東吳將領的責難,這是歷史的事實。《三國志?陸遜傳》中說出了其中的一個原因:「當御備時,諸將軍或是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恃,不相聽從。」這種現象與以前在赤壁之戰中程普為難周瑜如出一轍。究其緣由,主要是因為他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加上此時的陸遜只有三十九歲,算是東吳將領的年輕人。故此,東吳將領對其能力心懷疑慮也是在所難免。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個眾所周知的原因之外,東吳將領責難陸遜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陸遜採取的戰術。上面提到,夷陵之戰開戰後,陸遜選擇的是不與劉備決戰、大踏步撤退的戰術,這一戰術令不少將領非常不滿。為何會如此呢?因為劉備參戰的部隊並非小說中所言的七十五萬人之多,僅僅只有五至八萬人。而東吳則是傾全國之力,總兵力尚在劉備之上。既然在兵力上具有優勢,而陸遜選擇的卻是撤退的戰術,也就難怪將領們紛紛不滿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諸葛緒因何被司馬昭治罪,其實與姜維無關,而是惹惱了兩大統帥
為何魏延會撲滅主燈,導致諸葛亮續命失敗,理由其實很簡單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