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這一軍事重鎮名實分離兩千年,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影響歷史

文史宴:這一軍事重鎮名實分離兩千年,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影響歷史

文/朱勛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在河南省的西南部,是古今聞名的南陽地區,在南陽地區的西南部,就是本文的講述對象——鄧州。

之所以提到南陽,一是因為兩者的知名度相差甚遠,很多人不知道鄧州;二是因為在歷史上,兩者的行政區劃存在「漂移」的現象。

鄧州之地的名與實

1

由於中國歷史悠久,行政區劃變化很大,所以在研究歷史名城時,一定要分清名與實,否則會貽笑大方。

鄧州的「鄧」字起源於上古時代的「鄧國」。鄧國相傳最早由夏代第四任君主仲康分封,但目前僅見於地方志記載,不能作為信史。目前較為可靠的記載是,商代第二十三任君主武丁,分封叔父曼為鄧侯,成為曼姓鄧國的始祖。不知何故,殷商滅亡後,這個鄧國不但沒有受到衝擊,反而與姬姓、姜姓聯姻,獲得了較高的地位。

關於鄧國的都城位置,歷史界和考古界有不同的認識:

郭沫若在《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明確指出鄧國在河南鄧縣(今鄧州市),童書業在《古巴國辨》,呂思勉在《先秦史》等文獻中,均準確無誤的指明鄧國在今河南鄧縣境內。但據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考古發掘,在今襄陽市西北6公里處的鄧城遺址,發現 「鄧公乘鼎」「鄧公牧簋」等青銅器,2009年、2012年又分別在附近發現卜骨和墓葬,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觀點。

其實,我們站在發展變化的角度,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一分歧,即此「鄧」非彼「鄧」。

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滅鄧。這場戰爭的起因,見於《左傳》的魯桓公九年(前703年)事:「巴子使韓服告於楚,請與鄧為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於鄧,鄧南鄙鄾(讀為尤)人攻而奪其幣,殺道朔及巴行人。」巴國派使者韓服,通過楚國與鄧國建立友好關係,楚國派使者道朔同韓服一起前往鄧國,到達鄧國南部邊境的附庸國鄾國時,鄾人搶奪了他們的財物,並殺了道朔及巴國的隨從。楚國派人質問,鄧國不服,於是楚國第一次伐鄧。

魯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經過鄧國,受到了鄧祈侯的招待,鄧國大夫提出藉機殺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祈侯不聽。魯庄公七年,楚國第二次伐鄧;魯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國第三次伐鄧,最終滅之。

此後,楚國依照慣例,將本國貴族分封到滅亡的原封國去,國名不變,封君一般稱「公」。鄧國原都城離楚國太遠,因此移治到今鄧城遺址處,當時稱為「鄧陵」,即前鄧與後鄧的區別。

前鄧滅國後,其後人以「鄧」為氏,而後鄧的子孫則以「鄧陵」為氏,以示區別。

楚國又在今鄧州市內城河東南角處設立穰邑,取「禾實豐登」之義,這是現今鄧州的實地所在。

鄧州地理形勢

穰邑在戰國時代多次易手,楚懷王十七年(前312年)屬韓國,秦昭王十一年(前296年)屬秦國。後來穰縣屬於南陽郡,在今鄧州市境內設有三縣,即穰縣、山都縣和鄧縣。這也是「鄧州」的第一次名實分離,即現在的鄧州不是古代的鄧縣,而是穰縣,本文的脈絡也主要圍繞穰縣展開。

兩漢時期,隨著人口的繁衍和郡縣制的發展,在今鄧州市境內,最多時存在七個縣(或侯國):穰、鄧、冠軍、山都、安眾、樂成(後廢)、涅陽(存疑)。但穰縣並非一直屬南陽郡,西晉時屬義陽郡,後改屬新野郡。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由於南北對峙,一度將荊州治所遷至穰,轄8郡41縣,因之成為北魏南陽盆地的政治中心。

而自隋開皇三年(583年)至唐乾元元年(758年)的175年間,穰縣均為鄧州治所,這是第二次名實分離,只不過州治和縣治同城而已。其中隋煬帝和唐玄宗時期,曾短暫恢復南陽郡,但為了行政方便,治所並沒有移回宛城。也就是說,鄧州頂了南陽郡的名,即文章開頭所說的「漂移」現象。

五代後梁開平三年(909年)五月,升鄧州為「宣化軍節度」,治所設在穰縣,軍鎮管轄鄧州、泌州、隨州、復州、郢州等地。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宣化軍改稱威勝軍,後周廣順三年(953年)為避太祖郭威名諱,又改稱武勝軍。

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北宋年間,「仍曰鄧州,亦曰南陽郡武勝軍節度」,所指不明,或者時設民州、時設軍鎮,或者二者並有;初轄穰、南陽和內鄉三縣,後轄穰、南陽、內鄉、順陽和淅川五縣。

南宋初年,鄧州屬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議,鄧州割讓給金國,以鄧州以西40里和以南40里為界。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軍被宋軍擊敗,鄧州復歸南宋,兩年後,金軍南下,此地再次易手。

元朝至元十年(1273年),鄧州屬襄陽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鄧州屬南陽府,州治仍在穰縣,轄穰、新野、內鄉三縣。明朝鄧州屬南陽府,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廢除穰縣;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復置穰縣;十四年(1381年)五月,復省穰縣入州,轄新野、內鄉、淅川三縣。清朝雍正以後,為散州不設縣。從此名實合一,就是今天的鄧州市。

軍事重鎮,名將輩出

2

前文說過,穰縣是鄧州的實,所以對待地域人物,不能無限攀扯,把歷史上屬於郡治或州治管轄範圍內的也算上,混淆視聽。

不過作為地點明確,並且地名流傳至今的冠軍縣,還是要介紹一下的。

漢冠軍縣位於今鄧州市西北張村鎮冠軍村。西漢元朔六年(前123年),漢武帝因霍去病出征匈奴,功冠諸軍,割穰縣和宛縣之地為冠軍侯國。霍去病幼子霍嬗夭折後,冠軍侯國廢為縣。東漢永元四年(92年),擊破北匈奴的竇憲回京後,亦受封冠軍侯,但竇憲隨後被誅。史書上也沒有霍去病就國的記載,所以這二位名將只能算掛名,而東漢開國功臣中的賈復、杜茂則確切為「冠軍人」。

下面就要介紹「正宗」的鄧州名人:

兇殘酷吏寧成

寧成,西漢南陽穰縣人。漢景帝時,先後任濟南都尉、中尉。因貪暴殘酷,宗室豪傑人人恐懼。漢武帝時,改任內史,被貴戚彈劾,後畏罪脫逃,在家鄉放高利貸,購田千餘頃,役使貧民數千家,幾年後資產數千萬,出行比太守還威風。再次起用為關都尉,執法嚴苛,出入函谷關的人都說:「寧見乳虎,無直寧成之怒。」後來因為得罪了另一名酷吏義縱,被逮捕抄家。

窩囊太尉張溫

張溫,字伯慎,東漢南陽穰縣人。中平元年(184年),由大司農轉為司空,位列三公。中平二年(185年),加車騎將軍、假節,討伐北宮伯玉、邊章、韓遂等人的叛亂,當時孫堅、董卓都在其帳下。但在隨後的交戰中,漢軍兩路失利。

張溫以軍令徵召董卓,董卓拖延很久才去,而應答時也出言不遜。孫堅附耳說道:「董卓不怕獲罪,反而氣焰囂張,應該申明軍法斬了他。」張溫答道:「董卓在隴蜀一帶很有威望,今天殺了他,西征會失去依靠。」孫堅又列舉董卓三大罪狀,但張溫最終不忍動手。隨後邊章、韓遂乞降,張溫班師回朝。

中平三年(186年),張溫拜太尉,封互鄉侯,有傳言說他是通過買官得到此職。不過買官是當時的一種「風尚」,很多名臣如段熲、崔烈等,也都通過這種方式躋身三公。初平二年(191年),張溫為衛尉,因不與董卓合作,為其所恨,所以董卓誣衊張溫與袁術私通,於十月初一在市上將他拷打致死。

七朝元老趙宗儒

趙宗儒,字秉文,唐代鄧州穰縣人。唐代宗時登進士第,並中「書判」科高等,歷任陸渾主簿、翰林學士、司勛員外郎等職,在主持官員考察時處置公允,不避權勢。貞元十二年(796年),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兩年後罷相。唐憲宗時官拜吏部尚書;唐敬宗時改授太子少師;唐文宗時官至檢校司空兼太子太傅,封天水郡公。史稱他「前後三鎮方任,八領選部」,歷仕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七朝,最終以司空致仕。

范仲淹的伯樂賈黯

賈黯,字直孺,北宋鄧州穰縣人。他高中狀元後,授官將作監丞、通判襄州,又入朝為著作佐郎、值集賢院,遷為左正言、判三司開拆司。賈黯身為諫官,敢於言事,首論韓琦、富弼、范仲淹可大用。皇祐四年(1052),遷左司諫、判鹽鐵勾院,同修起居注。後以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時,上疏請求將每年囚犯死亡數量列入政績,使囚犯境遇得到改善。後來,賈黯因人事改革上的弊端而遭呂誨、司馬光等人彈劾,被指剛愎自用,貶為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宋英宗時,為中書舍人、權知審刑院,又遷給事中、權御史中丞。

挫斷上帝之鞭的王堅

王堅,無表字,南宋鄧州彭橋人。南宋嘉熙年間,王堅在杏山一帶屯田練兵,蒙古軍在順陽丹江沿岸,建造大批船隻,準備南下江漢,加緊攻宋。王堅偵知敵情,於嘉熙三年(1239年)一月,挑選精銳部隊,準備大量的引火材料,憑藉著熟悉的地形,盡焚戰船與造船木材,獲得重大勝利。

此後他多次擊敗蒙古軍隊,以戰功升任團練,駐守合州,淳祐十一年(1251年),參與收復興元(今陝西漢中)的作戰。寶祐二年(1254年),升任興元都統,兼知合州。王堅調集所轄軍民數萬,加固釣魚城。在城上開鑿大小「天池」,蓄水養魚,修築從主城至南北江邊的一字城牆,阻擋敵軍於城牆與江流之外,以逸待勞。釣魚城成為川陝民眾聚集的軍事重鎮。

寶祐六年(1258年),蒙哥汗親自督戰,猛攻釣魚城。王堅據險守城五個月,蒙古軍不能下。七月,蒙哥命人於釣魚城東面高地上築台,以偵查城中情勢。王堅早有準備,當蒙哥登台瞭望時,命人放石炮將其擊成重傷(一說蒙哥患病而死)。次日,王堅又將天池中兩條大魚和麵餅投於城下,並致信蒙哥「爾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蒙哥又急又怒,創傷迸發,不久死於溫泉寺中。

鄧州人拯救了埃及

九月,朝廷授予王堅寧遠軍節度使、左領軍衛上將軍、興元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兼知合州等職,進封清水縣開國伯。上帝折鞭,鄧州人與有榮焉。

宋末呂布——劉整

劉整,字武仲,金元鄧州穰縣人。劉整金末投奔南宋,隸屬於南宋名將趙方麾下,又跟隨名將孟珙攻打金國的信陽。他夜率十二名勇士,過塹登城,生擒信陽守將。孟珙非常驚喜,以五代名將李存孝十八騎拔洛陽的故事,稱呼其為「賽存孝」。

景定元年(1261年)四月,升任瀘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撫副使。身為北方人的劉整以武功獲得升遷,為呂文德所猜忌,受到誣告和排擠。劉整派人向朝廷上訴,因為老上級禮部尚書江萬載被迫辭職而無果。他報國無門,心灰意冷,暗中與蒙古聯絡。

元中統二年(1261年)六月,劉整降元,被任命為夔州路行中書省兼安撫使。中統三年(1262年),入朝覲見忽必烈,授成都路潼川路行中書省兼都元帥,因被同僚嫉妒,自請僅任潼川路都元帥。至元三年(1266年)六月,遷昭武大將軍、南京路宣撫使。至元四年(1267年)十一月,進言欲滅南宋,必先取襄陽。

此後劉整歷任鎮國上將軍、都元帥、參知河南行中書省事,期間造船五千艘,操練水軍七萬人。至正十年(1273年)正月,襄陽守將呂文煥孤立無援,獻城投降。襄陽之戰結束,南宋大勢已去。至正十二年(1275年)正月,劉整受命率軍出擊淮南,從左翼掩護中路主力的進攻。劉整一心想立頭功,卻被主帥伯顏阻攔,鬱鬱而終。

萬古忠義鐵弦

鐵鉉,字鼎石,明代鄧州人(穰縣已並省)。因在國子監成績優秀,選授禮部給事中,後調任都督府斷事。任上成功審理懸而未決的案件,深得明太祖器重,賜給他「鼎石」的字。

建文初年,鐵鉉為山東參政。正值靖難之役,在外地運送糧草的鐵鉉火速趕回濟南,與盛庸死守城池。朱棣命人用箭將勸降書射進城內,鐵鉉見書後隨即效仿此法回復《周公輔成王論》一文。燕軍引水灌城,築起長圍,晝夜攻擊。鐵鉉用計燒掉攻城器具,派一千老弱出城詐降,在城上埋伏士兵,只等朱棣進入,就用鐵板砸下,並派人截斷弔橋。不過士兵太過緊張,朱棣還沒到位置就把鐵板砸了下來。朱棣驚走,倉促之間,弔橋也沒能截斷。

朱棣大怒,以重兵圍城,鐵鉉在城頭大罵朱棣反賊。朱棣命人用數門火炮轟擊,眼看將破城,鐵鉉將朱元璋畫像懸掛城頭,又親自書寫朱元璋神主靈位,分置於城牆垛口,燕軍不便開炮,濟南城得以保全。相持三月,鐵鉉招募壯士,出奇兵襲擾燕軍,迫使朱棣退回北平。

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繞過防守嚴密的濟南,沿大運河南下,最終攻佔京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奪取帝位後,復攻濟南,鐵鉉不肯投降,終因寡不敵眾,城池陷落。後在淮南被俘,押送京師,鐵鉉寧死不拜。盛怒的朱棣將他凌遲處死,父母發配,長子充軍,妻女籍沒教坊司。明神宗時,終於下詔為鐵鉉等七位建文忠臣立廟。南明弘光帝時,追贈鐵鉉為太保,謚忠襄。

為于謙平反的李賢

李賢,字原德,明代鄧州人。宣德八年(1433年),李賢進士及第,授吏部驗封主事,歷任考功、文選郎中。正統十四年(1449年),隨明英宗出征,在土木堡之變中僥倖生還。景泰二年(1451年),上正本十策,遷兵部右侍郎,轉戶部侍郎,次年又轉吏部右侍郎。英宗復辟後,為內閣學士,遷吏部尚書,又加太子太保。他為于謙鳴不平,並勸告英宗摒除石亨等所謂的「奪門功臣」。

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重,召李賢委以託孤重任。明憲宗即位後,又加少保、華蓋殿大學士、知經筵事。成化二年(1467年)十二月,李賢去世,時年五十九歲,追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極盡哀榮。著有《鑒古錄》、《體驗錄》、《看書錄》、《天順日錄》、《古穰文集》等。

彭而述

彭而述,字子籛(讀作堅),鄧州彭橋人。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進士,授陽曲縣令。清順治四年(1647年),任兩湖提學僉事,遷永州道參議,被孔有德舉薦為貴州巡撫。永州被叛軍攻陷,遭彈劾被罷官。順治十四年(1657年),經兵部尚書王永吉推薦,補衡州兵備道副使,升任貴州按察使、廣西右布政使。後被吳三桂舉薦為雲南左布政使,彭而述感到年事已高,不想再蹚渾水,遂作《歸田記》,回鄉著書立說。

從中也可以看出,鄧州文人不多,更多的是耿介勇武之士,這可能與鄧州(穰縣)長期作為軍事重鎮有關。

《讀史方輿紀要》不厭其煩地介紹了鄧州的戰略位置:

「其地西控商洛,南當荊楚,山高水深,舟車輳泊,號為陸海雲……其後宇文泰欲經略江漢,使楊忠都督三荊,鎮穰城,而沔口以西,遂拱手取之矣。唐以襄鄧為重鎮,恃以震懾淮沔。至德二載,史思明遣兵寇鄧州,魯炅悉力拒守,經年賊不能陷。時賊欲南侵江漢,賴炅遏其沖,南夏得全。其後淮西拒命,兵鋒輒及於鄧州,及蔡州之平,功亦集於唐鄧。黃巢之入長安也,懼荊襄之軍起而制其後,遣朱溫陷鄧州,遂據之以扼荊襄。溫既篡位,因置鎮於此,以犄角山南,屏蔽荊湖。其後襄沔有變,實恃此以挫抑之。迄於晚宋,蒙古由此以傾金人之汴鄭,尋復道此以陷宋之襄樊。」

軍事重鎮多有軍事遺迹

3

魏冉墓

韓襄王十一年(前301年),秦國奪取穰邑;秦昭王十六年(前292年),封魏冉於此,稱為穰侯。因為後來五國攻齊時,魏冉又加封陶邑(今山東菏澤定陶區)並死在那裡,所以鄧州這座應該為衣冠冢。魏冉墓位於外城東北隅,原高5米,周長40米,歷經風雨侵蝕,已經夷平。現有限恢復於鄧州市人民公園東南角。

穰城之戰

東漢建安三年(198年),曹操進攻張綉,張綉被擊敗後退往穰城,與劉表合軍。後張綉趁曹操進攻袁術之際,數次反攻葉縣。建安四年三月,曹操再次進攻張綉,包圍穰城。此時,曹操聽說田豐勸袁紹趁虛襲取許都,迎獻帝以令天下,立即解圍撤離, 張綉尾隨追擊。五月,劉表派兵佔據安眾(今鄧州市東北),切斷曹軍退路,企圖夾擊曹軍。曹操致書荀彧,說到達安眾時必可擊破張綉,遂令拋棄輜重,佯裝潰逃,並連夜開鑿地道,暗中設下埋伏。等張劉所部進入伏擊圈時,曹軍突然殺出,步騎夾攻,大敗張劉聯軍。

福勝寺塔

福勝寺塔始建於北宋天聖十年(公元1032年),正值宋仁宗執政時期,北宋國力處在鼎盛階段。福勝寺塔也充滿盛世氣度,初建時十三級,高二十餘丈,但自古盛衰無常,後在靖康之變中被兵燹所焚。明洪武初年重修,存留至今,共七層,高三十八米,通體呈八稜錐狀。古塔造型簡潔,比例協調,是一座樓閣式密檐浮雕磚塔。1986年從其地宮中發現金棺、銀槨、佛牙舍利等物。

花洲書院

北宋慶曆五年(1045年)十一月,參知政事范仲淹因慶曆新政失敗,被貶鄧州任知州,他潛心教育,在百花洲旁修建了花洲書院。千古名篇《岳陽樓記》,任何一個讀過書的中國人都耳熟能詳,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范仲淹從沒有去過岳陽,更沒有登上岳陽樓。這其實是一部腦補作品。

慶曆六年(1046年),范仲淹應老友滕子京之邀,為岳陽樓題文。他在花洲書院中,面對滕子京送來的一幅展現岳陽樓風光的畫作,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憑著過人的詩文功底,揮毫潑墨,浩浩湯湯,一氣呵成《岳陽樓記》。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百年來激勵著中華民族無數的仁人志士,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之一。現有近年複製的華洲書院景點。

金代文廟碑

金代創建宣聖廟碑,位於城區一小大門西側。此碑為金哀宗大正七年(1230年)鄧州節度使為修建文廟所立的紀事碑,由金代書法家趙秉文撰文書丹。初看之下並無特別之處,但細查年份,背後卻隱藏著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當時金國已風雨飄搖亡國在即,卻還在大興文教,折射出歷史的荒誕與無奈。兩年後,蒙古三路進攻,由托雷部強行借道宋境,從鄧州、唐州方向迂迴金國後方。金軍主力完顏合達部從潼關南下馳援,但隨後窩闊台部攻克鄭州,汴京岌岌可危,金哀宗急命完顏合達回師勤王。

拖雷尾隨而至,專在金軍吃飯和宿營時挑戰,弄得金軍疲憊不堪。當金軍走到鈞州(今河南禹州)三峰山時,攜帶的糧草已經告罄。拖雷和窩闊台的部隊都趕到三峰山鏖戰,此時天氣突變,大雪紛飛,金軍「僵凍無人色,幾不能軍」,而蒙古軍則習慣於在寒冷的氣候下作戰。在天時地利極為有利的條件下,蒙古軍圍住金軍,輪番衝殺,又圍三缺一,故意讓開一條道路。金軍慌不擇路,向鈞州突圍,蒙古軍趁勢追擊,將其攔腰截斷,迅速演變成一邊倒的屠殺。此役金軍主力十五萬全軍覆沒,兵不復振,滅亡已成定局。

就在這通石碑的東側,有元代重修宣聖廟碑,此碑立於元至正二年(1342年),是鄧州知州劉辰重修文廟所立的紀事碑,轉眼又到了元朝末年。這形成一對絕妙的諷刺。

程子箴言

現存城區一小院內,明嘉靖六年(1527年)所立。程子四箴是北宋名儒程頤依照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而作,「視箴」碑中的字遺失較多,「聽箴」字跡模糊已成殘碑斷石,「言箴」和「動箴」二碑的字跡尚很清晰。嘉靖皇帝推崇理學,對程子四箴親自作注,頒行天下,立石於全國各地文廟學館,是勸學御碑。

三賢路

三賢路。三賢祠舊址位於今城區三賢路與仲景路交叉口西北角。明嘉靖10年(1531年),河南參政劉漳巡視鄧州,囑咐知州張定,選址建書院,以恢復韓文公書院並祭祀韓愈、寇準、范仲淹。史書上沒有韓愈與鄧州的淵源,很可能是根據《新唐書》的「鄧州南陽人」附會出來的,而寇準曾於至道二年(996年)被貶鄧州,卻沒有什麼事迹,只有范仲淹實有其事。張定捐薪俸於內城西南角創建書院,因臨湍河故名臨湍書院。書院內有三君子祠,亦稱三賢祠,毀於民國初年,如今只剩下路名。

像大部分古代北方城市一樣,作為軍事重鎮的鄧州,一次次地在戰火中毀滅,又一次次地在廢墟上重建。這些歷史滄桑,都可以被一句詞文高度概括:「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座城市有自己的宿命,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宿命呢?

大司馬事先強調,盡量不寫民國以後的歷史事件,但筆者還是忍不住在文末加一個彩蛋。一張圖片足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端平入洛若非內部撕逼,宋軍完爆蒙古軍不成問題
文史宴:老爺子竟然自顧自的走了——記金庸的逝去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