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阿拉姜色》好:將信仰袪魅,描摹日常的詩意與蒼涼

《阿拉姜色》好:將信仰袪魅,描摹日常的詩意與蒼涼

思念

 思念

旺姆 

00:00/04:11

《阿拉姜色》片尾曲

身染重病的藏族婦女俄瑪自知不久於人世,決意替已故前夫完成去拉薩朝聖的未盡夙願。不明就裡的現任丈夫羅爾基與乖僻寡言的兒子諾爾吾也先後加入朝聖隊伍。俄瑪在朝拜途中不幸撒手人寰,剩下一對沒有血緣關係又隔閡重重的父子,代她走完了剩餘的路途。電影《阿拉姜色》用極為克制舒緩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哀而不傷的家庭倫理故事。

信仰、家庭、隔閡與救贖,是導演松太加作品一貫的主題詞。這位生於安多藏區的導演,此前曾長期擔任萬瑪才旦電影的美術設計和攝影師。不過與後者在《靜靜的嘛呢石》《塔洛》等電影中頻繁書寫的傳統與現代的衝突主題不同,松太加始終將目光聚焦於微觀家庭中個體情感的疏離與和解。

處女作《太陽總在左邊》中,意外將母親碾壓致死的少年尼瑪無法走出悲慟和自責,決意帶著摻雜母親之血的一抔黃土踏上漫長的朝拜路途。救贖路上,他偶遇一位曠達又空虛的老者,在相互慰藉中達成了心靈的救贖。而在電影《河》中,虔誠修行的爺爺拒絕了妻子臨終前相見的請求,以至於兒子對他始終無法原宥,並將這種情感隔閡延續到女兒身上。一條河如同一道鴻溝,隔開了世俗與宗教,也隔開了祖孫三代的情與愛。可以說,松太加始終關注個體幽微複雜的內心,關注日常生活里具有普世性的情感價值。

電影《阿拉姜色》里,妻子俄瑪無法忘懷逝去的前夫,她深藏著兩人的舊照片,更始終為自己未完成對他的承諾而心有負疚。丈夫羅爾基體貼入微,卻無法接受與繼子共同生活,也難掩因妻子戀念舊情而生髮的嫉妒和失落。從小與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兒子諾爾吾獨嘗寄人籬下的滋味,用緘默結起了層層的保護殼,如同一隻渾身是刺的小獸。夫妻、父子與母子之間無法徹底坦誠互見,看似平靜的重組家庭表層下滋生著難以言說的秘密與裂痕。而女主角決意完成對前夫的承諾,構成了整部電影的敘事動力,也為彌合情感罅隙提供了契機。

以公路片方式講述兩代人的情感關係,在世界電影史上可謂屢見不鮮。從《德州巴黎》《中央車站》《菊次郎的夏天》,到《完美的世界》《穿越美國》《野草莓》,旅途總是與成長相關聯,一次次的衝突與和解、出走與回歸描畫著情感嬗變的軌跡。有趣的是,電影《阿拉姜色》以女主角的去世為分界點,呈現出與以往公路片有所不同的兩段式結構。

影片的前半段,女主角俄瑪作為核心人物維繫著重組家庭的情感關聯。影片開始,俄瑪因夢見前夫而驚醒,此時畫面中找不到出路的飛蛾,暗示了她被圍困的人生,以及即將義無反顧撲向火焰的命運。當她去世後,丈夫與兒子成為彼此沒有血緣關係、孤獨無依的「陌生人」。

作為影片後半段的核心人物,丈夫羅爾基既承受著喪妻之痛,也為妻子與前夫的死生契闊而心有不甘,還面臨著如何與繼子諾爾吾相處的棘手問題。當諾爾吾挑釁似的向他裸露腳上鮮血淋漓的傷口時,那是兩隻孤獸的無聲對峙。面對困境,他選擇繼承妻子的遺志,以身體來丈量前路,用匍匐來救贖自我。影片中,羅爾基的三次落淚讓其丈夫與父親的雙重形象飽滿而生動。帳篷里的無聲落淚,是即將失去妻子的悲慟;水泥牆邊的號啕大哭,是愛、嫉妒、隱忍、無助等複雜情感的宣洩;為諾爾吾理髮時的落淚,則是父子歷經磨難後的百感交集。

與羅爾基複雜的情感狀態相比,少年諾爾吾表露出的是另一種成長的痕迹。他看上去對於母親的離去心無波瀾,卻倔強地反轉轉經輪試圖讓母親重生,還偷偷保留下被羅爾基粘貼在寺廟的父母照片。尤其當他靜靜地望著失去母親的小毛驢時,更讓人為之淚目。電影里,小毛驢是他內心情感的投射與外化,是他成長的陪伴者,也是父子二人走向和解的見證者。最終,這個曾經套著塑料袋站在馬路中間挑戰貨車的自閉少年,終於卸下心防,對著毛驢做出拎耳朵的親昵動作,不顧一切地奔向山頂去眺望拉薩。當羅爾基用剪刀為他減去肆意生長的蓬亂頭髮時,他終於長大成人。

觀看這部舒緩的散文電影,讓人極易聯想到《岡仁波齊》。同樣的公路片結構,類似的朝拜之旅。然而儘管導演張楊有意以偽紀錄片的形式營造一種去神秘化的寫實氛圍,但後者還是流露出些許獵奇化意味。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湧現出《塔洛》《清水裡的刀子》《老獸》《米花之味》等電影,形成了有別於前的少數民族電影風景線。這些電影沒有文化獵奇與異域奇觀,沒有來自他者的凝視目光。如同電影《阿拉姜色》,其中的草木與人物都生長於鮮活的泥土之中。它將信仰祛魅,轉而描畫日常生活的蒼涼、瑣碎與平淡,書寫生死的沉默、內省和詩意。或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少數民族電影。

文| 李寧

本文刊載於2018年11月02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報》B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從大同到大同
漢畫像磚拓片展又開始了!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