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獎獲得者基普·索恩:引力波是探索宇宙的理想工具

諾獎獲得者基普·索恩:引力波是探索宇宙的理想工具


諾獎獲得者基普·索恩:引力波是探索宇宙的理想工具


網易科技訊11月4日消息,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在2018年騰訊WE大會上以引力波為主題發表了演講,基普·索恩是當今世界最權威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致力於對黑洞、引力波等天體物理現象的研究。


今年已經78歲的基普·索恩,從8歲開始就愛好天文,13歲立志成為天體物理學家。他說:「科學本身就有很多樂趣,你每天觀察研究它,每天都會有新的不可預知的變化或驚喜。」


基普·索恩一直致力於將把愛因斯坦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引力波將為人類理解宇宙帶來革命。」這個信念貫穿了索恩一生。他在會上表示從學生時代開始就立志用理論和觀察探尋彎曲的世界。


諾貝爾大會曾經這樣評價引力波的發現:「2015年9月14日,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愛因斯坦在100年前預測了引力波,是由兩個黑洞在合併時產生的。引力波抵達美國LIGO天文台需要經歷13億光年。

基普·索恩談到現在可以去用引力波觀測宇宙。「引力波,它們是空間形狀本身的震動,電磁波是原子分子波的不均勻疊加所釋放出來的,而引力波是質量和能量的牽連運動的均勻釋放,它裡面涉及到了大量的質量和能量,而電磁波是容易被灰塵或者其它的物質吸收或者分散,而引力波即使你臨近了宇宙大爆炸,非常熱非常密度大的地方也不會被大幅度的吸收或者是分散。」 因此,不同的波會有很大的不同。


談到蟲洞時,基普·索恩對記者說:「很遺憾,我們也不知道在宇宙當中是不是確實存在著蟲洞,但是很有可能物理學原理會阻止蟲洞的形成。蟲洞即使能夠形成,物理學原理也會導致其崩塌,使之不能夠帶任何的東西進行時間旅行。」而他在演講中也說道,蟲洞並不會在宇宙當中自然產生,需要有高級文明有意識的去創造和維持,再填充特殊材料,蟲洞才能存在。


基普·索恩同時還是許多經典科幻藝術背後的科學顧問,曾經創作了《星際穿越》的電影綱要,故事靈感就來自於天體物理學中的黑洞、蟲洞及時間膨脹。他首次將蟲洞設計為時間機器,開創了科幻界的先河。在電影《星際穿越》中,他和製作團隊合作,向人們展示了令人驚嘆的宇宙黑洞「卡岡圖雅」,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於科學理論的黑洞藝術作品。2014年,《星際穿越》上映後,在全球引發熱議。


另外,基普·索恩與霍金也是好朋友,二人曾經多次進行科學賭局,而每次都是霍金輸,霍金還曾經輸給索恩1年的成人雜誌《閣樓》。據他透露,二人還經常聚在一起談論生死與愛。


基普·索恩在演講最後不無激動地表示:「400年前伽利略製造了第一個天文望遠鏡,他找到木星的四個衛星,這是400年前的事兒;在三年之前LIGO第一次觀察到了黑洞碰撞所形成的引力波,我想有請大家也跟我們一起推測一下往後400年,我們將電磁波觀測和引力波觀測都結合起來,我們還會有更多更大的發現,大家可以盡情想像。」



以下為Kip Thorne(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演講全文: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這實際上是一種物理學的定律,他告訴我們時空會被質量和能量彎曲。時間的彎曲會產生引力,也就是我們在地球上能夠感知的引力。


50年之後,我到了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作為一個博士生,我被告知我們的世界、宇宙有可能有彎曲的一面。我們在時空當中有一系列不同的物體、事物,我會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些,比如說宇宙、蟲洞、黑洞、奇點、時光旅行、引力波。


作為一個年輕學生,我給我自己設定了一個人生的目標,要用理論和觀察探尋彎曲的世界。在今天的演講中,我將給大家介紹,在過去的50多年當中,我們用這種方法了解到了什麼。


在過去的56年里,包括我自己、霍金、Lisa Randall以及其他很多的同事們,都在共同探尋。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體宇宙,就我的了解,太陽周圍的空間是彎曲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我們的宇宙當中有一個平面,它是一個三維的平面,形成了一個膜,這個膜又生活在一個四維宇宙當中,就成為了一個體宇宙。

我們在屏幕上的(示意圖)能夠描述二維世界,而我們生活在三維的世界當中。如果它圍繞著太陽,如果它的直徑只有幾公里,那麼這樣的體宇宙是否真的存在?1962年,當時我們認為,這樣的體宇宙並不存在,到了1999年,Lisa Randall告訴我們,這樣的體宇宙有可能存在。


我也沒有想到這一點,待會兒Lisa Randall會在她的發言當中給大家介紹體宇宙原理。如果我們看宇宙,一邊是太陽系,也就是左邊,另外還能夠看到右邊的仙女座,我們把它折起來,會看到距離僅有幾公里——如果我們需要穿越體宇宙的話。


可以看到,從這樣的蟲洞當中,光線是可以穿越的,它就像一個光纖一樣,這樣的圖形也能夠讓我們計算,蟲洞的另外一邊是什麼樣子。屏幕圖片,是由我們的朋友Double Negative特效公司在製作《星際穿越》時候給我們展現出來。


我們不斷地把蟲洞打開,我們可以讓土星的光線穿越、彎曲,我們就走到了仙女座,我們又用蟲洞回去,這麼長的距離,只要幾分鐘就可以過去。


我們再看一下蟲洞,蟲洞往往會自毀,會自己崩塌,我們怎麼樣才能夠避免這一點呢?我們就是要用特殊材料去把它填充起來,它是一種反引力的效應,它能夠去修復蟲洞的側壁。而且可以說,蟲洞並不會在宇宙當中自然產生,需要有高級文明有意識的去創造和維持,再填充特殊材料,蟲洞才能存在。


但有一個例外,儘管我們說蟲洞是人為的,但是在非常小的尺度上比如說10的負33次方厘米,在這個微觀尺度上,一種新的物理學理論量子引力學,能夠去指導我們了解。這一點我後面還會多次提到,雖然我們對此並不是了解的那麼清楚。


與此相對照的是黑洞,跟蟲洞不一樣,黑洞是在宇宙當中切實存在的,大家在左邊可以看到,黑洞就像這個失敗了的蟲洞一樣,它是從起點這邊延伸出來,我們也想去了解一下到底黑洞是什麼樣子。在我們的宇宙當中,可以想像,在左上方有這麼一個恆星,在右下方有一個攝像機,光從恆星射到右邊的這個透鏡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兩邊都有它的路徑。


另外,還有一個光線是穿過這個世界之後再進入到攝像機,那攝像機它就能看到恆星不同的面貌,如果說有幾百萬個恆星的話就能看到幾百萬,宇宙當中氣象萬千。這是我的朋友詹姆斯與我模擬的。


我們可以看到黑洞在整個星系中移動的時候,對於恆星的面貌對有多大的影響,在我們的宇宙當中,我們旁邊會有熱的空氣,這個裡面會帶走很多的能量,然後進入到宇宙的各個方面。


我們也是知道這一點,是因為我們看到有X射線以及可見光,它是由這個熱氣來抬升的。

對這個X射線還有光進行了分析,然後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圖像,在近期將會有這樣一個世界望遠鏡,去呈現在銀河系中心的一個巨大黑洞的實際景象,這裡面我們已經看到有多個世界望遠鏡,它會去覆蓋世界不同的地點,它們的數據會進行集成、整合。


它就能夠看到遠方非常非常細小的事物,包括了銀河系的這些黑洞,我們怎麼做到的呢?這個就是《星際穿越》這個電影當中的黑洞,它怎麼出來的呢?其實很簡單,光線從這個星際右後方出來,然後繞過黑洞以後進入到攝像頭。


這個攝像頭會認為,這是從黑洞的上方穿越過來的。那麼從下面過來的這個是先下後上,進入到攝像機,它拍出來的是下部方的形象。


另外,由吸積盤直接穿過來的光能夠形成星盤的面貌,這樣就由攝像機拍出來黑洞是什麼樣子。


我再回到愛因斯坦關於時間彎曲的定律,他告訴我們,事物總是喜歡停留在它衰老最慢的地方,而且引力能夠讓他們聚合在一起。地球的質量會扭曲時間,而這個時間的彎曲會產生引力,有這樣的引力才讓大家安坐在禮堂的座椅之上。


我們能夠感到,引力是很小的,它使得地球上的時間每100年才放慢一秒。第一次是高精度偵測是在1976年的時候,當時NASA放了一個距離地球一萬公里遠的衛星,用它的原子鐘進行時間的計算,再與地面上測算的時間進行對比,它的準確性能夠幫我們預測愛因斯坦的時間彎曲定律。


越是臨近黑洞,引力越強,時間越慢。大家可以看到,這是黑洞的世界。假設有這樣一個飛船停在這邊,在這樣的飛船上,它測的時間就會比地球上要慢一半,如果它繼續往下走,接近世界,那麼最後時間會慢到停止(跟地球相比)。


在黑洞之內,它比停止還要慢,時間會倒流,一直會降到黑洞的中心,也就是起點,在這個地方廣義相對論會失敗,會由量子力學來替代,而這個現在我們還不太理解,雖然我們很想理解。


說到底物理學告訴了我們,時間穿越回過去會是怎麼樣的。但事實上,首先時間滾滾向前,無法回到過去,比如說我們旁邊有我的朋友,時間會讓你們向一個方向走,而不可能說我向前,而你或者我的朋友往後走,這是物理學完全所禁止的。


另外一方面,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我們在太空旅行的時候,時間是一直向前,如果在當地來講的話,有可能在你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便已經返回了,這是一個很奇妙的事情。

另外,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你的旅行會導致一個時間機的啟動,但是這個時間機在啟動之後,一會兒向前,一會兒向後,有可能會受到一個巨大的爆炸而毀滅。


這個爆炸就是因為光線當中的真空不穩定所導致的爆炸。只有量子引力學才能夠準確的告訴我們,實際上是怎麼樣的,這是霍金和我在90年代初的時候,我們一起來做的課題。


我們再回到引力波,就愛因斯坦來看,它使得空間彎曲,以光速旅行。我們有這樣的一個例子,它在宇宙當中自由運動,當引力波過來的時候會使得空間伸或者縮,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所謂伸縮的效應,它可能一個方向拉,另外一個方向壓,都有可能。


這就是愛因斯坦對於引力波的理解,在1972年的時候,我開始跟我的同事和學生一起創立了一個理論,我們能夠偵測引力波,我們可以想像到引力波對於天文學的意義,我們可以對比電磁波和引力波,過去我們所使用的觀測手段都是電磁波,而現在我們可以去用引力波觀測宇宙。


引力波,它們是空間形狀本身的震動,電磁波是原子分子波的不均勻疊加所釋放出來的,而引力波是質量和能量的牽連運動的均勻釋放,它裡面涉及到了大量的質量和能量,而電磁波是容易被灰塵或者其它的物質吸收或者分散,而引力波即使你臨近了宇宙大爆炸,非常熱非常密度大的地方也不會被大幅度的吸收或者是分散。


這個就告訴我們說,不同的波會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引力波由於它是由彎曲的空間所形成的,它是一種去探索彎曲宇宙的理想工具。


第二,它很有可能會引導我們的宇宙觀,以及對於宇宙理解的革命,在1972年的時候,我的同事們和我一起提出了這樣的一個設想,之後麻省理工的教授們,他們發明了這種激光干涉引力波的觀測手段。


假設說,我們有兩組不同的激光各自觀測,有不同的發現,引力波會把這個鏡子往一邊來推,另外一邊也會有它的鏡子,在鏡子之間會有升和壓,它就會告訴我們到底引力波是有一些什麼樣的作用,這個是Weiss他提出的,我們後來又想去用激光器來進行測量,我感覺到非常的激動,一旦我搞明白了這個,深刻了解這個思想,以及它成功的可能性,我們就和麻省理工的團隊一起去建設這樣引力波的觀測工具。


1994年是由Barish——他曾來過WE大會,他當時說,這些方法手段有多麼的複雜,到底多難才能觀測到(引力波),所以他就把這個團隊擴大了,這也是成功所必要的。

現在,一共是在20個國家有1200名科學家一起來參與,包括在中國。


在2015年的9月14號,LIGO第一次偵測到了引力波,他們從地球上空穿過,也作用到了我們偵測器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另外也作用到了華盛頓哈佛觀測站,這兩邊我們比較了它的引力波所導致的振動,然後再用計算機去進行模擬,我們認為來源是兩個黑洞,他們都要遠重於太陽,他們在13億年以前相互碰撞,在非常遙遠的星系,如果我們在那的話,我們的眼睛也會看到。


他們的碰撞融合釋放了大量的引力波出來,如此大的能量。在這邊大家可以看到,碰撞如果從體宇宙那邊看是什麼樣子,每一個黑洞,時間的放慢由顏色來表示,越是近越是慢。


我們看到,下面是碰撞發生時候的情況,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風暴,就像在海里的風暴是一樣的,出現了振蕩,引力波就飛散出去了。


可以說世界上所有恆星的能量都加在一起,那麼這個續航能量相當於那個的15倍。我們可以看到,在今後的十年,還會由他來偵測到更多的幾千次的碰撞。


我們在義大利也曾經觀測到了中子星的碰撞,每一個中子星大概直徑20公里,大概100倍於太陽的質量,他們碰撞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巨大火球。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其中25%都會形成電磁波。世界天文學家都會去看中子星碰撞的後果,當然引力波在傳播的時候會有幾個小時的時差。


那我們到什麼地方能夠看到?還能看到一些什麼呢?我們可能會看到黑洞撕裂中子星,這是一個模擬,大家可以看到是一個非常奇妙的視覺體現,這就是黑洞撕裂中子星的情況。


同時我們也能夠探索宇宙的誕生,宇宙大爆炸在引力波當中所產生的東西,都是由量子物理學來控制的。


在這邊我們可以看到,會有一個巨大的膨脹,這種膨脹是一種非常快速的宇宙膨脹,尤其是在宇宙形成的早期是這樣的。


我們可以看到,會有本初引力波,我們會從中了解到大爆炸以及量子引力學的一些知識。我們也可以知道宇宙膨脹的情況。


最後,400年前伽利略製造了第一個天文望遠鏡,他能夠找到木星的四個衛星,這是400年前的事兒,在三年之前LIGO第一次觀察到了黑洞碰撞所形成的引力波,如果我們再追溯100年,我們可以看到電磁波給到我們多少的變化,在這400年來科學有如此大的發展,甚至我們還能夠提出宇宙的彎曲。


我想有請大家也跟我們一起推測一下往後400年,我們結合了引力波觀測,也將電磁波觀測和引力波觀測都結合起來,我們還會有更多更大的發現,大家可以盡情想像,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太陽發光近50億年,其源源不斷的能量是哪兒來的?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