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廈門城記:等候對岸的兄弟

廈門城記:等候對岸的兄弟

從高雄飛往廈門,只有165海里。但生活之地與創業之所,已很難囊括廈門對台灣人的意義。對他們而言,當飛機的轟鳴減弱、緩緩下落,家就到了。

一個帶著裂痕的老式浴缸里,養了幾條金魚,舊物堆滿整個鋪子,老舊的收音機里播放著閩南歌曲,清冽、柔和。

不輟舊物館內,收藏著風靡80年代的黑色摩托,明清時代的梳妝台與掛件,以及年代更久遠的瓷器。

來自台灣的李芝芝坐在沙發椅上,品味著熟悉的味道。

每逢春節前後,奶奶總是用木製的龜糕印給她做紅龜粿。而廈門流傳著同樣的習俗。

漁民家裡的貝殼手工藝品,街頭巷尾精緻店鋪里的閩台食品。因此有人說,除了文字是簡體的,廈門就是個生活更快的台灣。

「這裡的穿著習慣、偏甜口的食物、閩南語方言都和台灣相差無幾。」來自台灣的創業青年楊勝凱說。兩年前,他在廈門思明區台才服務中心,創辦了一家農產品的設計公司。

今年,他為漳平櫻花節設計了新款鳳梨酥,在餡料里加入了櫻花,形成了櫻花節的獨特味道。

為了讓口味更飽滿,楊勝凱考察了整整兩個月。同事最後形容道,「台灣手藝就是追求精緻」。

精緻,是人們對廈門與台灣兩座城市的共同印象。

相比其他城市,廈門島內的街道略顯狹窄,路邊的店面藍窗白牆,帶著一股「文藝范兒」。開了十多年出租的張師傅笑著說,「廈門乾淨,除了垃圾桶,街邊找不到任何垃圾。」

他拉過很多台灣遊客,幾乎每個人都輕聲說話、彬彬有禮。他聽從一個台灣遊客的建議,特地在車上安了窗帘。

悄然間,廈門早已經歷巨變。

十幾年前,蔡連丁和四十

多位台胞帶著台灣產的大同電鍋、兔牌熱水瓶等商品來到廈門大嶝島販售,成為第一批搶灘大嶝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台商。

沒過幾年,他們全部撤回了台灣。因為「廈門的山寨貨太多」,他們沒有任何競爭力。

2012年,他們返回廈門,一切已經規範有序,企業得到大量訂單。蔡連丁也成為了廈門市兩岸小額貿易協會副會長。

除小電器外,在廈門的鼓浪嶼、中山路、曾厝垵等景點,台灣的牛軋糖、鳳梨酥、太陽餅等食品隨處可見,這些已經成為遊客在廈門必買的特產。

很多台胞開始選擇在廈門經商,也有不少台胞定居在廈門。

台灣老人忠泉老早在1992年就在廈門買房。在他的記憶里,彼時廈門仍相對荒涼,他的住宅樓是周邊最高的,四周是諸如醬油廠一類的廠房,街道上跑著老舊的三輪車。

據統計,在改革開放初期,福建省的GDP只有台灣的1/40,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也僅是台灣的1/13。廈門一度被視作「小漁村」。

現在,廈門的城市建設已不亞於台北。台灣的電視節目里,主持人介紹:九成的金門人都在廈門置業,10年漲了10倍,賺翻了。

上個世紀80年代,隱秘的交流在台灣和廈門悄然萌生,廈門的民眾通過收聽台灣的廣播、電視,微略地熟悉台灣消息。

1979年,大陸方面首先倡導開啟兩岸交流。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呼籲儘快實施通郵通航,同胞直接接觸,探親訪友,參觀交流。

次年,鄧麗君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了一場演唱會,在演唱會上提出了她來大陸演唱的條件。

雖然鄧麗君一生都未曾踏入大陸,但是1981年8月在距廈門最近的金門響起了她的歌聲。

那個年代,以鄧麗君為代表的台灣流行文化最先進入大陸,不久,與鄧麗君同期的「瓊瑤熱」迅速席捲了中國大地。

1990出生的李明偉住在廈門的思明區,父母在樓頂立了一根天線,他從小就看台灣的電視節目。「《百戰百勝》《超級星光大道》我都看,這幾年大陸熱播的節目都有當年台灣節目的痕迹的。」

兒時,他時常站在岸邊,遠眺對岸。如今,他更想與對面的人擁抱,喊一聲「兄弟」。

80年代,在台北街頭,一群五六十歲的老人穿著寫有「想家」字樣的上衣,奔走呼號,呼喊著「我想老娘」「我要回家」。國民黨老兵們成立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

母親節的時候,老兵們在台北連續集會,舉著「白髮娘盼兒歸,紅妝守空幃」的條幅,合唱歌曲《母親你在何方》。

原台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回憶道,「整個大禮堂都塞爆了,外面操場也擠滿了人,到場至少有兩萬人。大家淚流滿面,台上台下哭成一片。」

1987年10月,台灣開放了部分台灣同胞赴大陸探親的政策。1988年1月,探親團登陸內地。

1989年6月,台灣哥仔戲研究者陳建銘衝破「探親」限制,到廈門進行了半個月的尋根交流。自此之後,台灣和廈門開始了無障礙的文化交流。

90年代末,廈門便設立了台灣街,並且由時任海協會會長的汪道涵親自題字。隨後,廈門與金門、馬尾與馬祖之間開闢了小三通航線。

與此同時,廈門越發了解這個隔海相望的兄弟。

2011年,擁有百年歷史的廈門人和路因為大量的台灣小吃入駐,被遊客稱為「台灣小吃街」,台灣小吃成了廈門的特色。

環島路邊廢棄的碉堡正對金門,岸邊依然有人花10元錢,用高倍望遠鏡看過去。只不過,對岸的衣食住行,早已在身邊重現。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被人稱為「海上花園」。廈門中山路、曾厝垵、鼓浪嶼等景點喧囂一刻難停。擁擠的人潮衝散了廈門的安逸和寧靜。

在廈門的街邊,你會看到台灣的奶茶,廈門的茶葉,歐美的咖啡。

在中山路的一間門市店內,滿頭銀髮的老人搖著扇子,旁邊的水杯里沖著廈門茶廠生產的鐵觀音,9塊錢一盒,她年輕時就喝。偶爾,她會去「八市」買一點餡餅,「那家餡餅都是現做的,特別香」。

八市是廈門市第八市場的簡稱,是老廈門最認可的本地市場。走進市場,海腥氣裹挾原始的生活氣。賣菜的農婦,挑著海鮮的年輕孕婦,操刀剁魚的老闆……這是廈門的「老名片」。

廈門思明區龍山文創園的徐景燦覺得廈門變化很大,很多大型的廠房被改造成文化區,不少台灣的創業者在廈門安家立業。

雕塑,陶藝、服飾、動漫、音樂等在大廠房裡不斷湧現,在沙坡尾,即便是路邊的一輛廢舊客車,也會由台灣創業青年改造成門市。

在年輕人聚集的空間里,泡芙、咖啡、冰淇淋的味道混在空氣中,瀰漫著特有的青春氣息。

在曾厝垵、台灣小吃街等地,奶茶、牛軋糖等台灣特色隨處可見。徐景燦10年之前在台灣住過半年,「廈門和台灣還是有區別的,台灣注重細節,廈門注重數量」。

在曾厝垵狹小的巷子里,閩台小吃不斷地吸引著遊客。一家名叫「蝦扯蛋」的小吃門店,總是排著長隊。

他在台灣從未聽說過這種小吃,但是做法卻和章魚燒一樣,頗有台灣風格。最近他四處求證,終於確認,蝦扯蛋是廈門人結合各方口味,自己研發的。

沙坡尾58號廈港海洋文化展示館,坐落著一艘紅色的「王船」。這是廈門「閩台送王船」風俗的再興之地。

因為歷史的動蕩,「閩台送王船」的習俗一度消逝。上世紀80年代,兩岸關係緩和,阮過水申請到回廈門探親的機會。他希望恢復「閩台送王船」的活動,因為這是台灣、福建一脈相承的傳統。

那時候的廈門,幾乎買不到與祭拜有關的任何物品。

他通過香港中轉,一包一包把祭祀物品送到廈門。1995年,廈門舉行了第一屆「閩台送王船」活動。活動沒有聲張。那一年的深夜,廈門珍珠灣海邊,火光燃起船身,照亮整個夜空。阮過水帶著一幫漁民,在沙灘上虔誠祈禱。

2015年,活動已變得更為隆重。參與民眾來自海峽兩岸,巡遊隊伍多達幾百人。今年,廈門「送王船」習俗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大陸與台灣的交流中,廈門成為關鍵的紐帶。很多台灣商人會駐留在廈門,然後從這裡出發,在大陸發展事業。

「在廈門我已經覺得節奏很快了,不敢想內陸會是什麼樣子,等我在廈門站住腳,紮下跟後再去內陸,我的理想地方是上海。」李芝芝說。

對於內陸,廈門是個旅遊與休閑之地,對於台灣同胞而言,這裡也是個創業發展的起點。兩種文化在這裡交融,最終形成如今獨特的廈門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登中產 的精彩文章:

指尖的洪流:從追時代到刷時代

TAG:摩登中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