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寶:宋朝熏爐,古代文人的閑情雅緻,熏香的鼎盛時期

國寶:宋朝熏爐,古代文人的閑情雅緻,熏香的鼎盛時期

原標題:國寶:宋朝熏爐,古代文人的閑情雅緻,熏香的鼎盛時期


如今喝功夫茶成了一種時尚,有些人在飲茶之時啊通常還會用焚香的方式,為品茶的環境增添一份情調焚香.是中國香道的一部分,它和中國茶道一樣都有幾千年的發展史。比如在宋代無論是皇帝貴族,還是文人士大夫呢,都不可一日無香。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宋代人是如何與香親密接觸的。


故宮博物院有一個北宋的耀州窯生產的熏爐。它高11.4厘米,造型略顯奇特,看上去好像一件現代的高腳杯,它從上到下分三層。上面的口沿像一個傘蓋一樣略微下。垂中間是一個圓筒形的容器,外面是鏤空的。裝飾最下面是喇叭形的圓底。器物表面有一層薄薄的青綠色釉。均勻明亮有一種玻璃般的質感,這件瓷器是宋代人使用的熏爐。現在在北京故宮。而且博物館收藏的宋代繪畫上,就有他的身影。



這幅天庭圖,是宋代皇帝宋徽宗趙佶親手繪製的名作,畫面正中有蒼松一支,凌霄花盤繞其上,樹旁另有幾株翠竹。環境極其優雅,手下一人操琴,二人分坐兩旁細心聆聽。極為專註,在畫面中心的方形漆案上擺放著一件香爐。可以看出也是高足形的瓷爐。古人為了營造高雅清香的環境,同時也為了便於計時,在樂器獨奏時,通常要燃香助興。於是專門為撫琴彈箏用的小型香爐也就應運而生。並且起了一個優雅的名字琴爐。琴爐造型小巧,通常作為放置在琴桌前的擺設。這幅聽琴圖,不僅是宋徽宗親自畫的,有的專家認為啊,這還是一幅皇帝的自畫像相,圖中撫琴之人正是徽宗自己。而在下面聽琴的人們,身份也不一般,此人是香如命。在宋代也格外有名。在這幅聽琴圖右上角有宋徽宗趙佶題寫的聽琴圖三字。畫的上部是蔡京題詞用來頌揚宋徽宗。畫中穿紅衣者就是蔡京,蔡京是宋徽宗時期的當朝宰相,位高權重。此人尤其喜愛焚香。


有時候客人到訪,他並不急於出來迎客,而是先命令僕從,封閉門窗。然後有數十尊香爐在室內開始熏香。香煙充滿整個房間,就捲起正北方向的帘子,香氣蓬勃如霧繚繞在停機之前。蔡京對客人說,香必須這樣燒才有氣勢。蔡京身上的香氣在客廳里繚繞,來訪的賓客衣冠都沾上香氣數日不散。



蔡京對焚香如此熱衷的原因,還要從中國古人焚香的傳統說起。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時期中國人已經開始使用各種香料,用來增香除臭驅蟲防止疾病驅寒取暖。唐代時佛教的興盛。燒香供佛祭拜祖先開始流行。中國人相信裊裊的輕煙是人與神溝通的橋樑,凡是敬神禮佛都要用到香,到了宋代香文化發展到了高峰。禮佛時焚香所用的香爐也更加形式多樣。



在這幅宋代名畫,藩王禮佛圖中,畫作表現了當時人們禮佛的情景。其中一人手持香爐顯得十分特別,這種手持香爐既可以放置在原地使用,也可以行走時手持使用,故稱為行爐。這件宋代磁州窯黃釉菊花文形容高15.5厘米,上部為圓形,寬瓶口沿檐上。畫出雲頭狀。圓形之腹下為喇叭形。常足整體穩重端莊,一般的爐子我們放在前面用。這個不用手拿著的嗎?然後如果行走的話它肯定要加個底托。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說法。在宋代不但宗教活動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為禮儀的一部分,在禮記中就寫道少年拜見長輩,除了洗手漱口整理衣襟以外。還要戴香囊,避免身上的氣味冒犯長輩,由此可見日常生活中,使用香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美自身,敬他人的一種習俗。一塊香放在衣櫃裡邊,然後衣服在上面熏出來去旅遊,走在路上那個不單是玉帶飄香而且這個渾然天成。文人與香的關係,與雲香密不可分,芸香是一種草本植物。因為它有奇異的香氣。所以古人常用他夾在書中驅蟲,後來人們把讀書人家稱為書香人家,書香門第,世代書香等說法就是由此而來。這些說法表達了人們對書香文風,文化審美和精神高貴的尊崇。



另外古代文人追求親近自然,遠離塵世。青煙繚繞能讓人有身處仙境之感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這幅宋代的竹簡焚香圖,恰好傳遞了這樣的內涵。這是一幅繪畫在文扇面上的小景,畫中遠山近水,硬石疏竹,竹和潺潺流水,營造了幽靜的自然景象。只見在山石上一位文人,正焚香靜坐,神器靈敏別具一番禪意。在這幅宋代的,槐蔭消夏圖中,一位文人在夏日的午後在槐蔭之下,焚上一柱香躺在竹榻上酣然入睡,畫中情景真實反映出宋代文人以香為友的生活方式


如果提起複古天然,簡約這些辭彙啊,一定會讓人聯想到如今人們追求的流行元素,其實這些辭彙與宋代瓷器風格不謀而合,宋代瓷器被公認是中國瓷器藝術巔峰的代表。或許正因為它凝聚了中國人對美,千年不變的理解。宋代文人認為焚香可以怡神,而形制高雅的香爐,則可以悅目。香爐逐漸發展成為文房器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物。為了滿足陳設的需要,宋代瓷質香爐高度都在十幾厘米左右,造型精巧別緻。文人通常會在爐內焚燒香餅,室內外空間表現出簡樸實用潔凈安詳的氣氛。宋代最具特色的香爐要數仿古式樣的小型香爐。宋代皇室推崇復古,重視舊器物。從而導致這一時期的瓷器主要以仿製銅杯銅隷的造型為主。



這是一件南宋官窯的青瓷鼎式爐。仿商周時期青銅鼎的形制。塔高13.4厘米,雖然現在已經碎成上百塊碎片。但仍然可以看到。釉色鮮亮。有如冰似玉的質感,這件南宋官窯尊式爐,外觀呈直筒型。因此又稱為筒式爐,仿製古代青銅酒尊的造型,爐身裝飾三條凸起的弦紋,下面有三個獸蹄行走。在宋代詩詞中有詩情似水。給花香惱,入我香蓮境界中。詩中所說的香蓮,指的就是尊式爐。這件金代三周爐是耀州窯產的一件代表作,他高13.2厘米,直口平沿鼓腹。頸部刻一周仰蓮,腹部刻花纏枝牡丹紋,釉色光潔明亮帶有玻璃般的質感。


除了講究仿古,宋代詞曲也充滿了崇尚自然的靈氣。這件瓷器雖然已經殘損,但仍能看出活靈活現的鴨子造型,猿猴型的丫頭,修長的鴨頸,鴨身上還有突起的翅膀。它原本是一件鴨形香熏,宋人稱為香鴨。是專門陳設在文房中的熏爐,這種熏爐使用時,可以在中空的鴨腹部點燃香料,鴨嘴就會冒出裊裊青煙,別具一番雅趣。值得一提的是這件瓷器是從南宋官窯遺址出土的。證明他曾是南宋宮廷陳設的器物之一,可見宋代皇室對熏廬的推崇。



尤其難得的是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長干寺地宮遺址。考古人員發現了宋代時的香料食物。有乳香。陳香,冰香還有豆蔻,這些香料歷經千年時光,出土時仍然散發著香氣。堪稱考古史上的奇蹟。這些珍貴的香料和傳世的精美瓷香爐,折射出香文化悠久的發展歷史,也讓人們看到宋朝時期的社會面貌。琴棋書畫合成為文人的四大雅趣,而插花飲茶下棋和熏香,又有文人四大閑趣的說法。這些古人創造的生活藝術延續至今,稱為中國人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也在無形之中呢。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和哲學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天空翱翔的魚 的精彩文章:

亡國皇帝李隆基,本可中興為聖主,卻為美人傾天下
歷史上的女人呂雉,顛沛流離失寵幸,意冷心狠執政難

TAG:在天空翱翔的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