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喜歡呆在混亂不堪的環境中的人,更具有創造力
大家好,這裡是「第一心理」課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混亂環境和創造性思維的聯繫。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吐槽,你別看這個人平時打扮得漂漂亮亮,其實寢室混亂不堪。有的人的辦公桌永遠是亂七八糟、文件到處亂放,找什麼東西時半天都找不著。
或許以前我們會覺得這種人沒收拾、辦事也靠譜不到哪裡去。而一份神經心理學研究報告指出,喜歡混亂環境的人,更具有創造性思維,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2013年,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陳輝輝發表了一份極具爭議的心理學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環境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模式與想法。當處於一個井井有序的環境中時,人往往會做出更加保守的選擇,這種環境反而會束縛人的思維,使人循規蹈矩的辦事,難以有新鮮主意出現。
而與之對比的是,當處於一個相對無序、混亂的環境中時,人會有更多冒險的衝動,會擺脫定式思維的約束,產生更有發散性、新穎的想法,這種環境下的人,也會更願意去體驗新型產品。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那些產品設計師、藝術家等,往往在生活中都是比較隨意、辦公環境比較混亂的。
而如果要深層次的解析這種心理機制,需要結合大腦對信息的處理機制以及腦科學的相關研究。
混亂的環境提供了更多新異刺激,增加了大腦激活程度
一般來說,人們都是更傾向於選擇穩定、有秩序性的狀態。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會接收大量來自於外界的信息,而我們大腦的認知資源卻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將外界輸入的全部信息放到大腦中加工。
我們的大腦會有選擇性的忽略掉一些信息,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我們天生喜歡將事情簡單化、會選擇更便捷的處理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天生是「懶惰」的。
在生活中也同樣如此,有秩序的環境能給我們提供很多便捷,我們不再需要花費時間尋找我們需要的東西,不再需要消耗大量的認知負荷,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
但是長期處於這種環境,我們就會「習慣化」。就好像你每天都走同一條路線,最開始你可能會發現路邊有什麼樣的風景,覺得很有新鮮感,久而久之,你就習慣了這條路線,適應了這個環境。
當你所處的環境一成不變時,你的大腦對於這條路線就不會產生新的加工。而混亂環境恰好能夠打破這種習慣化,使我們的大腦會發現一些習慣之外的刺激,讓大腦變得更加活躍。
因此,混亂的環境往往能夠帶來更多、更豐富的刺激,使得我們的大腦處於更活躍的狀態,也就更可能會產生一些新奇的想法。
喜歡混亂環境的人往往更隨意
認知學認為,創造性與人的性格特質有一定關係。愛把東西隨手一扔的人,往往性格也比較隨和、不會過於強調規則與秩序。這因為如此,他們才能打破原有的程序、規則,提出一些開創性的建議。
對於那些什麼都要收拾得整整齊齊的人來說,他們更喜歡按著規矩辦事,不斷重複已有的程序,自然也難以有新的方式出現。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神經心理學導論》
※心理學家:夫妻離婚,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未來,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心理學弔橋效應:讓你暗戀的人對你怦然心動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