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父母都有顆玻璃心,只是孩子不知道

父母都有顆玻璃心,只是孩子不知道

有一次一群熟齡媽媽聚在一起聊天,聊到自己兒子與她之間的互動,每個故事都很經典但揪心,結論就是兒子怎麼都少了一顆敏銳的心,傷了媽媽的心卻不自知。沒想到聊到最後卻變成大家在比慘痛的經歷,看誰最痛。

父母都有顆玻璃心,只是孩子不知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位媽媽說,她兒子每次回復她的回應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而且都是單字回復,嗯、喔、好、知。後來她很生氣,索性也學起兒子,回答也用這單字,聊、可、不、哈。有一天兒子有急事需要老媽幫忙,老媽也就這幾個單字冷冷地應付,後來兒子受不了了投降,以後只好乖乖回答,不敢再隨便應付。

另一位媽媽分享道,她們全家約好要一趟國外家庭旅遊,兒子表明要帶女友一起參加,媽媽知道反對的話兒子就不去了,只好接受。剛好去國外那幾天媽媽感冒身體不適,所以躲在飯店沒出門,帶著口罩少說話,怕傳染給大家,結果兒子跑來質問她是不是不喜歡女友,為何表現如此冷淡。這位媽媽表示,要是兒子也能用這麼在意女友的心情,來在意她的身體健康該有多好!

大家哈哈大笑完了之後,我開始講述我的故事。去年夏天兒子冷不防地在微信上送一張照片給我,兩本結婚證,接下來一張是兒子和女友兩人天真無邪的笑容拿著結婚證,我頓時有種被驚嚇的感覺,快樂不起來。此時大家已經張大了口,公認我最慘。

父母都有顆玻璃心,只是孩子不知道

雖然兒子事先很不經意地跟我提過他可能想結婚,但以他的個性我當他是開玩笑,所以不置可否,只是問他想清楚了嗎?其實我壓根心理還未淮備,怎麼去接受一個陌生女人,也還不想當婆婆,況且我跟她還不熟。沒想到幾個月後兒子竟然就先斬後奏領證了,讓我不得不接受事實。

可能太過突然,當下看到那個消息,玻璃心碎了滿地,事後也得自己慢慢撿起來修補它。突然想到龍應台老師的母獸心情,我想告訴天下做兒子的,其實父母都有顆玻璃心,尤其媽媽。媽媽對兒子無論如何都是自己兒子最帥最優,但是學習放手和接受另一位女人還是需要一點時間,請給媽媽心理淮備,盡量當兩個女人之間的橋樑,讓媽媽多多了解她,接受她。

現代的父母已經被教育的對這種事要很雲淡風輕,小孩選擇任何伴侶只要祝福,不介入,少過問。但是母親也是人,對兒子的情感這麼深,更需要有一個轉折和調整的過程,去準備接受另外一個女人成為家人,並且接受兒子將關愛的眼神轉移到她身上。

我祝福你,但我需要接受的過程。我們一直聚少離多,記憶里你還是那個緊拉著我的小手,一路嘰嘰喳喳地問我為什麼的小男孩啊,我還沒回神過來你想結婚了,但你這個笨兒子,卻追問一句,你是吃醋嗎?兒子,我只是失神了。

或許做母親的心裡永遠不會準備好,甚或根本不想淮備好。都知道早晚有一天父母都必須放手,讓小孩有屬於他們的世界,另組家庭。但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叫真正放手。我們都沒經驗,但放手,需要一點瀟洒和勇氣。

知道自己原來還有顆玻璃心是有點丟臉,所以不想承認,深怕自己也會進退兩難,事情發生之後只能故作鎮定,慢慢消化,慢慢接受,其實是驚魂未定。看著自己長大的兒子投入另一個女人的懷抱,而且義無反顧的,是真的有點吃醋。我只好跟小女兒要求,以後要結婚之前可不可以給父母一點適應和接受的時間,多點時間將男朋友安排和家人相處,讓我們認識他,了解他進而喜歡他之後,再去結婚好嗎?

父母都有顆玻璃心,只是孩子不知道

一位朋友說得好,父母的計劃中永遠包含小孩,但小孩子的計劃中永遠沒有父母。這就是做父母和小孩最不一樣的地方。小孩長大後,外面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能量,迫不及待地想認識這個新世界,去測試一下自己的能耐,施展自己的能力。而父母恰恰相反,經歷了人生一切的利益得失以及高低起伏之後,知道家人才是人生的靠岸以及情感的歸宿。

一個想回家,一個剛出發,一個心往內找尋安定,一個心往外尋找夢想,註定前往的目標是背道而馳。所以父母的期望落差較大,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是生命歷練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目標而已。

提醒做兒女的,不要以為父母永遠堅強,父母也有一顆玻璃心,只是他們不說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寶寶異常哭鬧,家長別掉以輕心,當心腸套疊
聽說經前親熱能加速月經來潮、減緩經前不適,真的嗎?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