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小姐姐,你自學編程、玩轉拉丁,學業競賽實踐都不誤的樣子太酷了!
在本科階段獲得浙大最高層次的竺可楨獎學金,自己參與的信號課新課題研究項目所獲得的成果被預編入實驗教材;
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學業一等獎學金,三次獲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唐立新優秀標兵獎學金,;
專業第一保研成為電機與電器方向直博生,GPA高達4.97;
參與競賽,參加機器人、物理、數學建模等比賽,獲得美國數學建模大賽H獎、全國智能汽車競賽國家二等獎、浙江省一等獎;
還跳得了拉丁,打得了英式辯論,多次去山區支教;
……
短短三年的大學時光,這位浙大姑娘將這些體驗了個遍。
外貌與實力並存,奮進與勇氣齊發。她是電氣工程學院2015級愛迪生班學生王文婷,生活上的「女漢子」,學習上的「真漢子」。
主動鑽研編程,專註研究電機設計與控制
「我覺得做研究不只是我個人的滿足,還是作為一個浙大人對學術、對社會的負責。」
喜歡是藏不住的。每當王文婷談到自己所研究的項目和參加的競賽的時候,眼睛裡總是閃著光。
今年7月,她率隊參與浙江省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在設有環形道路、十字路口、減速帶的高模擬賽道上,王文婷團隊設計的車輛,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跑完了整個賽道,並通過車輪戰,與其他五十幾支隊伍分別進行PK,最終拔得頭籌。
「決賽的車輪戰沒有任何的調試程序或車輛機械的時間,這是今年比賽的創新之處。」從今年1月份開始,整整大半年時間,王文婷和隊友都在為這場比賽做準備,並且樂在其中。「在我們的隊伍里,有做演算法的、做機械的等等分工,我就是做演算法的那些人中的一個。」
由於事先是不知道賽道長什麼樣的,小車要靠團隊預先設定的程序自己識別障礙和規劃路線,這對小車的穩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賽中間小車還斷了一次杆子,最後是拿帶來的膠水稍微粘了一下馬上繼續比賽。沒有那管膠水的話我們可能就涼了。」說到這裡,王文婷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別看王文婷現在是個編程小能手,在初入大學時,她也曾經對編程感到迷茫。大一時,編程是王文婷的一塊短板。因為缺乏基礎和成績的打擊,她十分害怕編程。「我所在的愛迪生班的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對不同編程語言,和普通課程相比,內容更多、難度更大。這種高要求激發了我更大的潛力。」
於是,王文婷開始逼著自己去學編程、去啃各種教科書。漸漸地,她發現自己不再害怕編程了,甚至在智能汽車競賽的隊伍分工中主動承擔演算法分組的工作。
如今,順利直博的王文婷對未來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規劃:能將自己在電機設計與電機控制中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讀到博三博四的時候,她還打算出國交流,去國外的科研世界看看。
「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應該努力成為站在世界最前沿的人。」王文婷說。
自我革新,拉丁舞隊驚艷變身
在王文婷眼裡,自己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學霸。在繁忙的工作和學習之餘,她偶爾也會「放縱」自己,用拉丁舞來緩解壓力,看看美劇,和別人聊聊天。
「都說運動(拉丁舞)會分泌多巴胺嘛,跳舞的時候我可以忘掉任何的事情,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學生工作上的。而且和非常熱愛跳舞的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這讓我覺得非常開心。」
王文婷現任浙江大學體育舞蹈協會玉泉總會拉丁舞隊隊長,她將自己的「愛好」變成了一份「事業」。
以前,舞蹈隊的訓練大多服務於表演,許多同學是「為了表演而學拉丁」,這讓王文婷覺得並不可取,於是她「新官上任三把火」,改變訓練模式,規定固定的訓練時間,同時邀請專業的拉丁舞老師來進行教學,從基本功抓起。
「和一些優秀的大師一起,隊員們總能學到一些東西。」在王文婷看來,浙大拉丁不止代表了拉丁舞,也代表著浙大的形象。她想把浙大的拉丁文化推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浙大拉丁,為浙大塑造更好、更全面的形象。
王文婷也曾經擔心她的「魔鬼訓練」給隊員帶來了過大的壓力。但是,通過私下交流,她發現隊員們大多贊同並且支持她的決定。隊員的鼓勵給了她不少的動力和滿足感,也讓她感受到,隊長職位賦予的責任是挑戰與欣慰並存的。
當然,在訓練之餘,拉丁舞隊的氛圍還是輕鬆活潑的。王文婷經常帶著隊員出去吃東西、放鬆。私下裡,王文婷絲毫沒有隊長的架子,與成員們打成一片,練舞室里常常充滿了歡聲笑語,成員們還常常稱她「大哥」。
在自由中尋找約束,誰說女子不如男
為什麼王文婷可以同時擁有如此豐富的學習成果和實踐經歷呢?
原來,浙大一直致力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領導者。在全人教育思潮引領全球高等教育的變革的當下,學校正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構建了「知識-能力-素質-人格」四位一體(KAQ2.0)的教育體系,努力培養學生具備寬厚基礎、卓越能力、全面素質和健全人格。
在電氣工程學院愛迪生班,王文婷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方向和研究方向的干預減少了,學生的探索空間增加了。比如王文婷在信號課程上做的一個新課題項目。在普通班,這個信號課程實驗課基本是老師給出一個實驗,然後讓學生照做。但是在愛迪生班,老師只拋出一個大方向,要學生自己想出一個課題、自己解決,老師不會參與制作的過程。
「我們組裡面的同學自己去找論文、找文獻,看看哪個更加感興趣,大家商量後定下方向。」在這種自由的科研環境中,王文婷和團隊設計的殘障人士智能家居系統,還順利地被預編入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孫暉的信號實驗教材。
「但是環境越自由,我們越要學會自我約束。」王文婷說。剛成為愛迪生班一員、與優秀的人為伍,忙不過來的社團活動和緊張的課業壓力,都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在好友與鼓勵下,王文婷漸漸找到了學習和生活之間的平衡點。
「學習是最主要而且重要的部分,是大學生活的主心骨。所以我慢慢放掉了一些社團和組織的工作,保留了一些活動時間比較固定的社團和組織,使自己的學習時間安排更有機動性。」王文婷介紹道。
風雨之後總會出現彩虹,黑暗盡頭總會浮現曙光。分清了學習和課外活動的主次關係,王文婷成為了學習實踐上的當仁不讓的標準典範。
她還給學弟學妹們送了「四字箴言」——自律、效率,並且以身作則。雙休日有空的時候,她七點多便會到達自習室開始自習,一直自習到自習室關門。「和朋友一起約著自習很有意思。」
對王文婷來說,自由不等於散漫。自律帶給她最大的反饋就是一種成就感。在一次又一次解決難題之後,獲得的成就感讓她覺得,自律是快樂的、值得的。
就這樣,在勞逸結合中,王文婷實現了實踐和學習的雙贏。
文質彬彬,亭亭玉立,王文婷人如其名。她乘著浙大自由的學風起飛,在求是創新的天空中翱翔。
文字記者:浙江大學微訊社 陸心怡 周亦穎
圖片來源於受訪者本人
本文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胡可
責任編輯:艾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