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胡佩衡講解作畫時如何用筆

胡佩衡講解作畫時如何用筆

胡佩衡(1892-1962),河北涿縣人。蒙古族,名錫銓,字佩衡,號冷庵。1919年受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主編《繪學雜誌》。後為中國畫學研究會、湖社畫會評議,並參與編輯《湖社月刊》。曾任教於華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平藝專,北京中國畫院畫師兼院務委員,《中國畫》編委。為中國美協會員。胡佩衡是20世紀早期北方畫壇湖社等畫家組織的骨幹之一、重要的山水畫家。他在山水畫創作、繪畫技法理論研究、美術教育三個方面都有突出貢獻。

作畫用筆的方法有用毛筆寫漢字的方法是有關的,漢字起源就是象形的,一個字等於一部分畫,後來逐漸演變才形成了現在的漢字。所以這種用圖畫變化出來的象形文字,到現在看起來,仍具有美術的成分。

中國書畫是相通的,因此,中國畫用筆的法子與寫字的法子有密切的關係,寫意是由點、線合成 ,作畫也不外是點和線合成。每個畫家到了成熟的階段,由於個性的不同,愛好的不同,通過用筆墨表現事物的手法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面貌,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風格。無論古人或今人,凡是成名畫家的作品,不用看名字就能知道是誰畫的。例如清代四王吳惲六位作品,將款字蒙上,研究畫的人一看就知道哪一幅是王石谷,哪一幅是惲南田。近代的畫家也是如此。這就是用筆的方法和個性結合的原因,也就說明用筆在中國畫中的重要性了。

從前畫工初步教徒弟作畫,先練筆法,執筆要正,手指要用力,懸肘懸腕,全身直立,先練習畫圓圈,也有比著磁碟畫圓圈的,畫圓圈就是練習畫曲線;然後練習 畫四方形,畫方形就是練習畫直線。雖然徒工是不會寫字的,這樣練習一個月也就能了解用筆的法子了。這個法子是值得我們學畫的同志作參考的。

要學習富有民族形式的國畫,首先須研究基本按法就是用筆。畫家因筆墨的變幻,用的筆最為講究,必須有長短大小粗細軟硬不同類型多枝才夠應用,畫某種東西一定要某種筆來表現的,換了筆就表現不出來。初學的人不必要,程度一高自然會明白其中奧妙的(但是也有就用一枝筆作畫的,室外寫生為了方便用一兩枝筆的居多)。

古人作畫用筆的方法,不論中鋒與側鋒,都要注意起筆和收筆,畫一線雖是很長,絕沒有一點不用力稍有鬆懈的地方,所以能「精神貫注」「力透紙背」。一切直線,曲線,短線,長線,由一筆兩筆,連續五六筆七八行,用筆雖有頓挫(隨著物形的變化,有頓挫才顯筆力,參看畫樹榦和山石勾線的用筆)、曲折,墨線變化活動,仍然要一筆畫成,沒有一點遲滯的現象,這樣練習,可以明了用筆的竅門。

中鋒筆用法最廣,用於畫樹木的枝幹,人物屋宇的輪廓等等。畫點也是用中鋒筆。畫線時筆到紙上趕快行筆,畫到末了趕快提起,畫點雖然沒有中間拖的空當,但起筆時隨落隨起毫不停留。因為宣紙是吸墨的,無論畫線畫點,一停留就滲出,失去了用筆的韻味。

畫點(點苔用禿狼毫筆)筆落紙之後,立即提起再作第二點,很快地一氣作幾十點,但點和點之間不可相連,筆意筆氣卻要相連,不這樣必然模糊而成一片。筆幹了蘸墨再接著往旁邊點,看起來是一個一個的點,從整體看來卻是一氣連成的,用來描繪近樹的樹葉,遠樹的樹形,山石間的雜卉,在稍遠的山上用以表示山上的小樹和畫中蒙茸的部分。畫點若是氣不貫,力不足,就同浮擺著一樣,並沒有長在山上樹上,太不美觀。所以練習畫點的用筆非常重要,初學苔點須十分努力練習,天天總點,才能畫到好處。畫點有圓點、直立、橫點、斜點、渴點(干筆點)種種都是用中鋒。

側筆用於特種的樹葉,山石的皴擦,樹榦的橫染(用濕筆橫皴染)等。這些地方雖然也有用中鋒的,但是用側鋒的比較多。側鋒用筆的法子也和畫線畫點是一樣的,不過筆端側用。

作畫,一筆完了緊接第二筆,要一氣畫成。無論多少筆必須連貫一氣,若不這樣,畫出來是不會有氣勢的,也不會生動。皴山石先要練慣用筆,其次是染墨和著顏色。染墨和著顏色也必須要注意用筆,用筆若不熟練,染出來墨色、顏色必然板滯,沒有活潑的氣象與用筆的精神不能調和。用筆要懸腕,雖然小畫可以不懸腕,稍大的畫必須站著畫,腕自然會懸起來。因為懸腕用筆才能隨心所欲,揮灑自如,這也是畫畫畫應注意的地方。

胡佩衡山水代表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書畫 的精彩文章:

清新美麗——齊兆璠工筆花鳥畫欣賞
張大千青綠山水選粹

TAG:一點書畫 |